“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10月末

微博上的一段視頻

再次將楊永信13號室

曝光在公眾視野內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視頻的內容

是一個孩子的慘叫哭嚎

慘叫聲

聽的人毛骨悚然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隨後官方闢謠

屋子裡面

只是一個精神發育遲緩的孩子

並且有孩子奶奶進行看護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對此網友們紛紛質疑

“我是不信的”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這個說法是否真實

我們暫且不能得知

可楊永信管理下的“13號室”

卻的的確確存在過很長一段時間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直到今天

也還有網友爆料

臨沂網戒中心改名後

“電擊療法”“戒網癮治療室”依舊存在

楊永信暗地裡換了地方

仍在精神中心工作

繼續實施他所謂的

“療法”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臨沂網戒中心大樓)


楊永信得意洋洋的稱

電擊、體罰是教育方式

這是幫助他們開始新人生

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直到現在

他的微博簡介裡

依舊寫著

“拯救孩子,問心無愧”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可被送進去的每個人

都發抖著說

這是

“集中營”“渣宰洞”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不瞭解戒網癮學校的人

可能覺得這個說法

誇大其詞

“人家都說了是學校,頂多犯錯多跑幾圈”

“肯定為你好的”

“還能搞出人命不成?”

……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今天卷卷就來給大家做個小小的揭秘

或許下面的內容會讓你感覺到不適

但這卻是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發生在那些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身上的

那些鮮血

那些吶喊

一直都血淋淋的存在著

而這些

是我們這些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

或許一輩子都無法想象得到的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楊永信和他的“學校”

從頭至尾教育孩子的方式

只用四個字

暴力、洗腦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用暴力來制服叛逆

換來一個被洗腦的聽話孩子

再也不打遊戲了

再也不不聽父母話了

他們接待“新生”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剛被送來的“新人”

不管願不願意

一律要先進到13號室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他們多數都選擇拼命反抗

然後被七八個人強行扭著

帶到屋裡按在這張床上

電擊太陽穴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為了避免電擊時

太過痛苦而咬碎

牙齒或咬斷舌頭

負責電擊的“點評師”

還會示意給被電擊的人

帶上牙套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電擊會反覆持續

點評師會循序漸進

他們用“循循善誘”來形容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先是讓你承受不住痛苦

停止反抗和咒罵

承認自己有網癮

最後問你知不知道和外面的父母怎麼說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卷卷驚呆了

難道不是不承認就一直折磨的

嚴刑逼供嗎?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更煎熬的是

還要在治療後違心的對著楊永信說“謝謝”

不能表現出絲毫負面情緒

最好是表演出真心感謝的樣子

不然又是一輪電擊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他們描述電擊的痛苦

“生不如死”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對於少數頑劣、不服管教的孩子

還會用插在手指甲縫

讓你感受一下什麼叫做

“十指連心”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誰能承受住這樣反覆的折磨

所以幾千個孩子都在這張床上

解決了“問題”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因此

從13號室出來的孩子

無一不是痛哭流涕

跪著和父母道歉、大罵自己不孝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這是孩子變好了嗎?

這是還孩子被嚇怕了

你能想象自己被幾個人

緊緊按在床上電擊太陽穴的感受嗎?

——生不如死

能怎麼辦?

只能聽話

“不聽話,我就得死啊……”

而這一切僅僅只是個開始

短暫的和父母接觸後

他們將進入楊永信主持的“病區”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言行嚴格遵守規定

違規的行為叫做“點現錢”

甚至有嚴格的表格規定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點現錢”表格)

如果存在表上或者其他沒寫到的出格行為

就會被在記錄上“加圈”

圈畫滿5次就要進入13號室

接受一次電擊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除了肉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13號室的陰影下

還有一切扼殺人性的行為

楊永信在“盟友”組成的班級裡

“班長”“班委”等多個職務

相當於班級內的小頭領

有權限給普通盟友加圈

還可以提前知道誰會被電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但如果管轄內的人

出格行為或企圖自殺

他們也要被連累

送進13號室一起被電擊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被牽連的班委和知情盟友)

在這裡

杜絕了一切你自殺的可能

尖銳的利器一概沒有

時刻有“盟友”監管

發現自殺傾向就去舉報

把你送進13號室電一電

不管多麼痛苦壓抑

你都不能自殺

畢竟如果出事

學校不好交代

還要賠錢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沒有社交

沒有信任

沒有隱私

各自為伍,出賣朋友

不停的忍受暴力行為

這裡的變態制度

比死刑犯的圍牆還要高

比監獄柵欄還要密不透風

對人精神的折磨

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對,這樣的地方

人們稱它為“學校”

你很難想象這樣的事情竟然發生在二十一世紀

竟然發生在如此開放包容的現代

卷卷寫到這裡手都是發抖的

但最令我心痛的

卻不是這些

而是那些站在孩子背後的家長們

幾乎全部的家長

在看到孩子一改叛逆、不服管教之後

不問過程

甚至有人會下跪感謝他

“治好了”自己的孩子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這個世界究竟怎麼了啊……

這些家長究竟怎麼了啊……

他們把13號室譽為“神蹟的誕生地”

一位家長興奮的說

“楊教授太厲害了,孩子二十年都沒服管,

在這兒二十分鐘就變化了!”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他們人手一本反覆拜讀

楊永信的《戰網魔》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像著了魔一樣

像被布了道一樣

甘心把自己最愛的孩子

拱手遞給惡魔

還跪在地上叩謝痛哭

這場景哪是學校

分明就是邪教

就差有孩子甘願拿起點擊儀“自電”:

“來啊,電擊我吧,

我有罪,我要自己給自己救贖!”

這些家長

他們其中有很多人

並不是對“電擊療法”毫不知情

而被問到這個問題時

他們對此讚不絕口

“暴力又怎樣,它能救孩子的命!

我們家長沒有錯!”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採訪中的孩子家長)

他們舉出楊永信曾經受到的嘉獎

信誓旦旦的告訴記者:

相信楊永信

多於相信自己的孩子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至於電擊後

孩子是否會留下心理陰影

家長們笑了

只要你成為“乖孩子”

每天擔驚受怕的活著

恐懼一輩子又怎樣呢?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你很難相信

那是一個父母對孩子說出的話

孩子的內心得多絕望啊!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可以離開網戒中心的孩子

被稱為“精品”

這部分人中

有很多人選擇了和父母斷絕關係

逃離出老家

但他們的噩夢並不會因此結束

因為戒網癮中心

採用“終身制度”

楊永信手下有一個抓捕隊

還天真的以為

熬過去就可以自由了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但最恐怖的是

即使你挺過了幾個月的電擊

寫著真情實感懺悔的總結

在點評會上抱著楊永信的大腿

痛哭流涕的喊“楊叔救救我”

可出院後一旦家長不滿意

和楊永信訴苦

你就會被抓回來

哪怕天涯海角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有“盟友”透露

他在戒網中心期間

就看到過很多人被抓回來

有一個人甚至跑到了新疆

可還是被找到了

坐著火車被帶回來

他們每天擔驚受怕

床下常備著刀具

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有人在即將被抓捕前

跳樓身亡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父母不滿意就可以隨時“複診”

被“治療”的噩夢終會像一輩子的噩夢一樣

跟在這些孩子後面如影隨形

就因為一個小小的網癮

毀了一個孩子的一輩子

而可笑的是

網癮根本就不是病啊

“網癮是病”這件事情

最早只是一個心理學家開的玩笑


美國精神科醫生伊萬· 戈登伯格(Ivan Goldberg)

為了調侃《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

(DSM-IV)中

酗酒、賭博成癮等 “行為障礙”概念缺乏生理基礎

胡編亂造出一個概念叫做

網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即使是

最先提出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

美國茲堡大學布拉德福德分校心理學教授

金伯利 · S· 楊(KIMBERLY· S· YOUNG)

也認為網癮

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精神疾病

而是已知的“衝動控制障礙症”

體現在了網絡使用者身上

沉迷網絡只是一種心理問題

只是因為長期接觸而對網絡

產生了心理上的習慣性依賴

並不能稱之為精神疾病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也曾公開表示

“網癮不能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

我國目前也並未批准,

而在戒網癮這條利益鏈上的人

誇大事實、把網癮妖魔化

恨不得把接觸電腦的所有青少年抓進去

電擊體罰進行改造

背後的居心

卷卷不用說你們都知道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所以為什麼啊?

為什麼這樣天理難容的事情至今還在發生?

為什麼今天我們還是能聽到“十三號房的慘叫”?

為什麼這些早就該下地獄的

“楊永信”們怎麼打都打不死??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我想起前陣子看到的一個新聞

家長們聯合請願被關停的豫章書院重開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家長請願關停的學校重開)

是的

造成這一切發生的

不是什麼讓孩子變壞的網癮

不是什麼問題少年

是那些不負責任的父母

就像網上有個網友說的:

“楊永信身後, 跪著一群遞刀的父母。”

他們從小就對孩子不聞不問

沒有正確引導

等孩子長大了、發現問題了

再回頭管也管不住了

乾脆就送進戒網癮學校

買自己一個安心

“反正我出錢了,孩子有人替我管”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至於孩子是否在裡面受到虐待折磨

為了出院放下自尊、違心撒謊

出來後對社會、人際關係的不信任

甚至不能正常的融入社會

家長們根本就不想了解

出了什麼問題是專家的

治得好也是專家做的

作為不是專業人士的父母

又能幫上什麼忙呢?

爸爸媽媽就盡力了”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這些家長們也樂於見到

本來叛逆的孩子變的百依百順

不敢違抗

只要人不死、聽話了

管他用什麼手段呢?

最可笑的是

出來以後的孩子

並沒有戒斷上網

而是變成了

“偷偷的,不告訴家人”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這些父母

明明是自己病了

卻要給孩子吃藥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據統計,

中國網癮青少年高達

2400

戒網癮學校超過300

每個月要交取的費用從5000-1w不等

這條暴利的產業鏈存活至今

大部分的支撐

卷卷說的這些也並非憑空捏造

還記得柴靜在《網癮之戒》中那段採訪嗎?

她站在“問題少年”的家長中間

問了這些家長一些問題

如果答案是“是”

就舉起手

“你是否對孩子使用過暴力?”

大部分的家長們舉起了手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你是否對孩子過度溺愛?”

家長們也舉起了手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你是否顧及不上孩子,

夫妻間不和諧的關係曾發洩在孩子身上過?”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在家長們多次舉手後

柴靜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你們認為這些家庭問題

跟孩子現在的問題有關係的請舉手?”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幾乎全部的家長都羞愧的舉起了手

是的,他們承認

這些父母們都意識到了

孩子的叛逆、不懂事

源頭在於他們

每一個孩子都像白紙

而他們給白紙塗上了糟糕的顏色、

揉皺了又弄髒了

回頭卻罵著孩子不懂事、白眼狼

更多的家長

還並不能意識到這點

他們打著“爸爸媽媽都是為你好”的旗號

以愛的名義

冠冕堂皇的把孩子送進了“地獄”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而在教育家長如果真的束手無策

其實還有很多辦法可以選擇

國際教育界倡導對孩子進行

“非監禁”教育

比如讓“問題少年”們做社會服務項目、當志願者

或者在家庭內部分配給他們一些事情

父母們在期間

對孩子進行觀察和保護

請教育專家對“問題少年”作出指導

而不是把他們關在封閉環境內進行虐待

現在我國對於這方面

還不是完全發達

但也設立了針對問題少年

正規的工讀學校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老師們24小時陪伴學生

引導教育

如果學生表現好

積極做作業

他們還會自發的掏錢給學生買零食

學校內設立“宣洩室”

讓學生的負面情緒發洩出去

而不是轉為不良行為

還開設了剪紙、健身、書法、陶藝等多門課程

讓學生自由選擇

但由於名聲問題

很多家長認為工讀學校和少管所沒什麼區別

去了就等於“進監獄的前兆”

所以他們寧願花高價把孩子送去戒網中心

飽受電擊折磨

也不願意把孩子送進工讀學校

接受矯正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上海某工讀學校的一個班級,只有2名學生)

楊永信們如野草生生不息

背後是無數家長們的

“面子”“虛榮心”

戒網中心這塊遮羞布多好

“優秀家長”既保留了面子

也不會暴露孩子走到今天

是因為過去自己的教育失敗

“把我送去網癮學校前,他們對我說‘我愛你’”


無數孩子被父母騙出來

被“盟友”架上面包車

送進13號室電擊時

仍然哭喊著“爸爸媽媽”

寄希望於愛自己的父母能趕快解救他們出去

可這些孩子們不知道

在他們忍受電擊、哭嚎掙扎中

最想要去求助的爸爸媽媽

在面對親戚朋友問起孩子不見時的疑惑

只會輕飄飄的說一句

“孩子啊?去外地上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