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首先,我們所提到的第一個只是名義上的“雲南王”。 其中有著這樣的描述“全家白骨成灰士,一代紅妝照汗青, 痛哭之師皆稿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不用我細說大家一定猜出了, 他就是平西王吳三桂。

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吳三桂祖籍遼寧錦州,原是明朝赫赫有名的遼遠總兵,只因不負美人,向多爾袞借兵,引清入關,毀了大明王朝,使滿人從此座上了中原龍椅,開始了漫長的清統治時期。同時也得到厚待,割據為藩成為了雲南的土皇帝,吳三桂統治雲南23年期間,擁兵自重橫徵暴斂,但也興建了許多有名寺廟道觀。正好應驗了老昆明的旅遊感想‘白天看廟, 晚上睡覺”。昆明在歷史上是一個遠離中原且民族眾多的地方,也是一個有著 神秘色彩的地方。吳三桂統治雲南期間,自知引清兵入關,殺戮眾多,因此大肆修建寺廟,以求神靈庇佑。

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就以金殿來說,於清康熙二十-年,吳三桂命人以武當山銅殿為模型修建,同時也效仿朱棣,以自己為原形塑造真武。很多人認為吳三桂塑真武原因有三:一、他本身就是北方人而真武系北方之神:二、以求神靈護佑;三、把自己塑為真武,意示自己是神以佑王業。其實不然,我認為吳三桂把自己塑為真武煞費苦心,細觀金殿格局,就能看出真武設於魁星樓後,古時文人趕考之前必到孔廟或魁星樓前參拜,希望能讓魁星點中金榜題名,可大門一開,他們跪拜的不正是吳三桂的化身真武嗎?自古文人清高自傲,可這時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另外在塑真武之時,也與其它道觀中的真武有細微差別,五龍龍袍加身,儀態威嚴,端坐於紫禁城中,彷彿上朝親政,正好反映吳三桂稱帝的野心,除此之外,吳三桂於原熙八年命女婿胡國柱擴建圓通寺,建“圓通勝境”牌坊,並令匠工將其及胡像都塑於寺中,後被推毀。

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更有趣的是,在宜良的巖泉寺中也曾留下了吳三桂的足跡,吳三桂與陳圓圓曾在巖泉寺小憩數日,因無事可做便求籤問卦,卦象表明陳與佛有緣,日後必將進入空門。半時兩人皆不信,後因吳喜新厭舊,陳出家為尼。為此陳圓圓派人秘密送“天下第一簽”扁懸於寺中。吳三桂最終也因興“三藩之亂”,稱帝起兵反清,康熙二十年,病死衡陽,叛亂被平定。代稱霸雲南的愛雄結束了他的歷史使命,留給後人津津示道的,依然是那句“衝冠一怒為紅顏,不負美人負汗青。”的佳話。

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第二個”雲南王”,自然是20世紀中國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龍雲。龍雲,1884年11月出生於雲南昭通炎山區松樂村下營盤。原名登雲,字志舟,自幼習武,憑著一股正氣,隻身殺掉“順江王”餘海山,威震金沙江兩岸。1911年與鄒若衡、盧漢在四川加入魏渙章的反清部隊。

兩個“雲南王”在昆明的歷史痕跡

1911年底加入滇軍。1912年與盧漢等到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陸軍講武堂創於1908年,後由同盟會雲南負責人李根源任監督及總辦,至1928年共辦19期,朱德、葉劍英、範石生等,也就成為了龍雲的校友。1914年畢業後,到唐繼堯身邊就任。1926年提出改組省政府,靠攏廣州國民政府,還政於民的建議。1927年2月6日,史稱“二六政變”迫使唐繼堯交出政權。2後為爭奪雲南統治大權,於1927年6月被胡若愚擒獲,同年8月獲救,出任代理省安員會主席,若戰三年,統一了雲南全省。1928年底,組建雲南省府,出任主席。1931年後,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實行整頓和改革,建設” 新雲南‘對東南亞採取開放政策,同時也被稱為“雲南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