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奈何文物全才之人,古今实属罕见,今天咱就列举中国历史上五位可担“出将入相”之名的能臣良将。(君主除外)以朝代时间线为准,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1.吴起兵家亚圣,与孙武齐名。虽为杀妻之名所累,却仍能在乱世之中立得一身功名。在魏国建魏武卒,那在当时简直就是无敌般的存在,魏国也一跃成为战国前期头号强国。吴起一生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在魏则魏强,使秦人不敢东向,在楚而楚伯,使三晋不敢南谋。其在楚国变法虽然让楚国富强,但却招致了楚国贵族的怨恨,也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2.王猛不管放在十六国时代,还是历史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位神级人物,文能下马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用在任何人身上都算吹捧,唯一放在他身上简直太贴切了。可以说是汉初三杰韩信、张良、萧何的结合体。使匈奴刘氏部、乌桓独孤部、鲜卑没奕干部和拓跋部的代国等都先后归服了前秦;后率军进攻东晋荆州掠取万余户,后讨平羌族叛乱;大破前凉国斩首一万七千级,夺占甘肃东北,平定前秦四公叛乱;对桓温伐燕进行援助趁机完成消灭前燕的布局;六万破三十万攻占晋阳,最终破邺城灭亡前燕;临终前帮助苻坚解决了西北的仇池、前凉,接着陇西鲜卑乞伏部、甘青之间的吐谷浑也都臣服于秦。死前叮嘱苻坚不要南下,可惜苻坚不听丧失大好局面,在位时断言慕容垂必反,果然灭亡秦国的就是他。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3.李靖出将入相能做到的基本上就是立下对帝国有绝大功勋的重臣,我们说到的唐朝初期的李靖就是这样的人物,李靖一生征战无数,为大唐帝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唐朝初期的定鼎之势,李靖居功至伟,后管至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可谓是出将入相的卫国公爵,曾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他的一生灭萧梁,破辅公祏,击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可以说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过奇怪的是作为一代英主的唐太宗李世民却一直没有对这位功勋赫赫的公爵大人有过怀疑,依然对其恩赏有加,贞观4年,唐太宗以李靖为主帅,北伐突厥,让其带领十几万帝国最精锐的军队,却并未对其有过怀疑,后来李靖官至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唐太宗也对其信赖有加,最终,这位功勋赫赫的公爵大人是病逝的,也算得上结局完美的帝国宰相了!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4.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光复长安、洛阳;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收罗了所有重大功绩,安史之乱后,震慑回纥再败吐蕃,可谓是再造王室,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不但武功厥伟,而且还资兼文武,忠智俱备,故能在当时复杂的战场上立不世之功,在险恶的官场上得以全功保身。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5.王守仁(王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阳明公这一身,大官小官都做过,也令人乐道的就是龙场悟道一说,也端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了,其本人手无缚鸡之力,加之病患缠身,一篇瘗旅文,字字泣血!但老天似乎并不远这么早就将他收去,因为他还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第一次带兵,便是平定江西,荡平为患数十年的盗贼,附近的人都惊呼守仁是神。在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当时王守仁正准备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乱。行至江西吉安与南昌之间的丰城,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乱的消息,就顺带脚把宁王也给收拾了。虽然立下不世之功,但王守仁急流勇退。此后一心立学,也为心学之路铺上一条大道。后来王守仁几次被朝廷征召平叛,无论是为将帅还是为相臣,皆是完人也!而那位打赢日俄海战,被奉为军神的东乡平八郎正是王圣人的超级粉丝。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就列此五人。但既然提到了出将入相就还得再提提辛弃疾与文天祥了,时兮势兮,在那样的大环境下,也不能说这两位的能力就不如上面五位。但相比之下,他们气节与诗词更令人催神。

中国历史上,有五人可称“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

国家不幸诗家幸,一愿后世再无边塞诗,再无大诗家。二愿后世读书人,人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知老之将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