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覆蓋上百個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被曝拖欠物業費,發不出工資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收到爆料稱,在線教育機構“理優1對1”出現問題,其運營主體上海理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理優教育”)銀行賬戶資金被凍結近1000萬元,由此引發大面積拖欠員工、教師工資以及停課停業等問題。

為了解真相,11月1日上午,記者前往“理優1對1”所在公司地址,發現公司大門已經落鎖,物業正在清場。

被曝拖欠房租物業費,員工、教師工資還沒著落

“理優1對1”位於上海市徐彙區虹梅路2007號上海遠中產業園1號樓6層。11月1日,記者來到這裡時,公司大門已經落鎖。透過玻璃門,記者看到內部垃圾遍地,辦公桌椅散亂的扔在過道上,裡面有一名物業人員正在打掃。


曾覆蓋上百個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被曝拖欠物業費,發不出工資


11月1日上午,記者發現理優教育公司大門落鎖(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黃鑫磊攝)

上述物業人員告訴記者,10月25號,由於“理優1對1”拖欠房租、物業費和水電費,出租辦公房屋已被收回,目前正在清場,預計幾天後將會被清理乾淨。

一位曾參與維護現場秩序的物業人士告訴記者,“理優1對1”租下的辦公房屋大約1000多平方米,房租約200萬元,物業費用每月8000多元。截至公司離場,仍拖欠著六七萬元的水電費用和20多萬元房租未曾支付,“我們已經把發票開給他們了,但目前還未收到欠款”。


曾覆蓋上百個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被曝拖欠物業費,發不出工資


11月1日上午,記者發現理優教育公司內部雜亂不堪(圖片來源:每經實習記者黃鑫磊攝)

記者當天採訪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理優1對1”公司員工,他告訴記者,公司已有將近2個月的工資未發放,最多的是全職教師隊伍,有教師已有3個多月工資未發放。

在被問到是否提前瞭解公司出現財務問題時,該員工表示,“理優1對1”是每月15日發放上個月工資,此前從未拖欠,直到這次延期到10月24日,也並未出現懷疑。而在10月24日上班時,他們發現公司所有電腦、教學設備等均已被供應商收回,大批家長來到公司“維權”,這才意識到公司可能出現了嚴重問題。

針對上述事項,近日,記者按照“理優1對1”原CEO兼創始人葉茜茜名片上的電話,向她求證相關事宜,但一直無人接聽。此外,記者還試圖通過公司員工瞭解葉茜茜及其他高層最近動向,也未獲得有效信息。

覆蓋上百個城市,曾受家長與資本青睞

工商資料顯示,“理優1對1”成立於2014年9月24日,當時註冊資本為100萬元,創始人葉茜茜任CEO。據介紹,在此次出現問題前,“理優1對1”在上海有員工200多人,在武漢也有數十人的團隊。

公開資料稱,“理優1對1”是一家專注於初高中學生在線1對1輔導的教學機構,已積累了數萬套優質教案,師資儲備已超過6000名。根據多位家長表述,目前“理優1對1”平臺上學員超過4000人,覆蓋全國上百個城市。

不過,記者注意到,理優教育的工商經營範圍包括從事教育科技、計算機科技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計算機軟硬件(除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的銷售,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等,並未包括教育培訓相關資質。

但是,一位家長代表向記者表示,不少家長與“理優1對1”簽訂了2到3年的在線教育合同,甚至部分家長一次性預付了9萬多元的學費。

“老師是真的不錯,在‘理優1對1’經營已出現問題後,部分家長仍然對其師資力量表示肯定”,上述家長代表稱。記者瞭解到,即使“理優1對1”還拖欠著數月工資,少數老師還在堅持免費為學生上課。

天眼查數據顯示,“理優1對1”曾在2015年12月獲得GGV紀源資本旗下的源星資本的Pre-A輪數百萬美元融資,在2017年4月獲得包括中金資本、晨暉創投在內的數千萬美元融資。


曾覆蓋上百個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被曝拖欠物業費,發不出工資


近日,記者致電中金資本、晨暉創投以及GGV紀源資本旗下的源星資本,試圖採訪投資方是否會撤資及其他事項,但電話均未接通,未能獲得置評。

導火索或是一起訴訟

“理優1對1”出現經營問題的導火索或是一起訴訟。

有家長代表稱,因為此前“理優1對1”在與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淘米)的訴訟中,被凍結將近1000萬元資金,引發現金流緊張。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淘米是一家典型的騰訊系外出創業成功的案例,它的三位創始人汪海兵、程雲鵬、魏震,在創立淘米之前,均就職於騰訊。而它的最大股東,也是天使投資人曾李青更是騰訊的五位創始人之一。

這次訴訟案件中,“理優1對1”和公司的原投資人汪海兵一同被列為被告。


曾覆蓋上百個城市的在線教育平臺,被曝拖欠物業費,發不出工資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5年12月21日,汪海兵成為“理優1對1”的股權投資人之一,同時也成為公司董事。彼時,“理優1對1”註冊資本從110萬元增加到423.52萬元。

2017年8月11日,“理優1對1”投資人再度發生變更,汪海兵退出投資人序列,同月16日,汪海兵在公司董事備案名單上消失。此後直到“理優1對1”出現問題,僅從工商資料上,汪海兵和“理優1對1”已經看不出任何關聯。

但根據一份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的資料說明,汪海兵仍與“理優1對1”存有牽連。2017年11月23日,上海淘米以“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為由狀告汪海兵與“理優1對1”,截至目前已經開庭多次。

一位在“理優1對1”工作過近兩年的員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據他了解,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上海淘米就已經和“理優1對1”發生糾紛。

11月5日和6日下午,記者數次致電上海淘米,希望瞭解上海淘米與“理優1對1”發生糾紛的原因以及上海淘米與股東汪海兵的關係,但電話一直未能接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