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请查收滨医附院儿科医生发来的小贴士!

冬天来了,天气预报说又要降温了,宝妈们开始犯愁了,天一冷,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就开始高热,而且体温不容易降,是不是“流感”了?今天和宝妈们说一说流感这些事。

流感高发季,请查收滨医附院儿科医生发来的小贴士!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指的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该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流感的一种。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流感高发季,请查收滨医附院儿科医生发来的小贴士!

为什么婴幼儿和儿童易发生流感?

孩子容易患病毒性感冒,与他们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和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密切有关。

婴幼儿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

由于孩子生长发育快,需要的营养物质多,不良的饮食习惯,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均衡,引起不同程度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蛋白质摄入不足,从而影响机体的抵抗能力。

体内维生素A缺乏或亚临床缺乏,会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减少、消失,腺体失去正常功能,呼吸道分泌的IgA抗体减少,屏障功能减退,会导致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生。

有的家庭居室内温度过高或太低,天气寒冷时终日将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或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受凉感冒,会给孩子穿衣过多,在气温变化时没有及时给孩子增减衣服而诱发感冒。

还有不少孩子缺乏户外活动,冬季天气寒冷孩子大部分时间待在室内,很少有机会在户外活动,孩子一旦受点凉,就无法适应,极易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

如何预防流感?

流感高发季,请查收滨医附院儿科医生发来的小贴士!

1.“打铁需要自身硬,邪不压正”。首先,要有自身强大免疫抵抗力,应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服,既不能穿的太少处于冻透状态,也不能穿得过厚,稍有活动就出汗,这样更容易感冒,这一点是家长很容犯的错误。

流感高发季,请查收滨医附院儿科医生发来的小贴士!

2.切断传播途径是关键。谈预防之前,必须先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典型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气溶胶)吸入,或与感染者的鼻腔分泌物或污染物直接接触。从“手-手”,“手-物体表面-手”的接触传播似乎比飞沫传播更普遍。病毒可长时间在环境中生存(鼻病毒超过18小时)。病毒可能粘附在人手上,随后带到眼睛或鼻腔,引起感染。

3.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去相对封闭、人员密集的场所,必须去的话,尽量戴口罩并减少滞留时间,回家后,换衣服,认真洗手、洗脸。

4、家长从外面回来,首先换衣服,彻底清洗暴露在外的皮肤,然后,再接触孩子,特别注意防止:一进家门,张开双臂搂抱亲吻孩子。

5.家长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研究发现感染流感病毒后3~5小时即可排出病毒,流感患者发病后的第24~48小时是病毒排出的高峰,流感患者呼出的每一个气溶微粒中,含有10万~100万个流感病毒,所以密切接触者很容易感染。不得不接触时可佩戴口罩,不要密切接触病人,回家后更衣洗手,以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孩子流感期间要注意佩戴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同时避免带病上学、入园或上课外班,休息是最好的治疗。

流感季节是否需要注射“流感疫苗”?

这是家长朋友们经常问的问题。注射任何疫苗,机体在体内产生保护性抗体都需要几周的时间,流感一旦流行,再注射流感疫苗为时已晚,起码一个月后才有预防效果。

是否需要用药物预防?

不少家长很想知道如何用药物预防流感,甚至,自作主张自行服用药物预防。这样做可能只能增加用药的副作用,预防效果甚微,况且,很多传统的抗病毒药对这种病毒几乎无效,比如,利巴韦林,各种抗病毒中成药,流感是病毒感染,抗菌药物无效,这个时候用抗生素预防,只能增加副作用,所以,对于没有接触病人的人群,不主张药物预防。

如果孩子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抗病毒治疗,切勿耽误最佳用药时机。注意观察孩子体温及精神状态,及时就医。

觉得不错,请点“赞” 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