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

酝酿两年,阿里正式官宣,内部代号为“未来酒店”的首家无人酒店正式开业。整栋楼没有一个服务员。

巧合的是,曾参与阿里12年战略设计的曾鸣教授刚刚出了一本书《智能商业》,指出未来10年会掀起一场智能商业大变革,智能化是未来商业突破的三条主线之一。

智能商业发展的同时,关于人和机器的共处的讨论从未停止,“人工智能未来将取代人工”的言论一直都有,甚至有文章鼓吹失业论,光看题目就非常唬人,比如《中国将有3亿人陆续失业!人工智能强势抢饭碗,没有谁能幸免》。

我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马云无人酒店的开业,让我更加感受到“人工智能”,正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一起来先睹为快,我们再来讨论:“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取代人工,如何才能避免不被取代?

——粥左罗笔记

阿里无人酒店开业

未来酒店已经到来


阿里旗下企业飞猪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称:阿里巴巴首家实体酒店“FlyZoo”已正式开业,并可以通过官网预定双十一的房间。

入住全程没有任何人工操作,没有大堂、没有经理,甚至连打扫卫生的阿姨都没有,所有事情统统依靠人工智能完成。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据称,这不是一家普通的酒店,它是集合了阿里经济体内多个团队的创新技术所打造的“新物种”,比任何一家酒店更安全、更干净、更舒适。

阿里无人酒店到底如何,我们直接看入住的全程体验吧。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1)接待入住:

客人到达酒店后,进入大堂,面对的不是前台服务员,而是一个1米高的机器人。它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首先记住了客人的样子。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登记入住时,客人在手机上凭电子身份证check-in或在大堂刷脸,后台就会自动对接公安系统,确定住户身份信息。随后,客人的个人信息就会覆盖酒店内全场景。

这意味着:客人的脸成了一张通行证,无需任何服务员引导,只需刷脸就能享受酒店所有服务。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登记完毕后,电梯会启动等候系统,机器人会带客人去房间,不必再费时间等电梯。

电梯通过无感体控系统,识别客人身份,判断乘坐电梯的意图后,最后直接在入住的楼层停下来。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2)入吃、餐饮、休闲娱乐

传统酒店进门必须插卡才能取电,但在阿里未来酒店,一切反人类的东西统统消失了。

到达房间门口后无需插卡,摄像头识别出身份,房门自动开启,灯光会自动进入欢迎模式,电视机自动开启。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房间内的空调、灯光、窗帘等设备全部不用手工操作,客人只要对着天猫精灵下达指令,一切躺着进行都可以。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因为入住时,登记时酒店系统已经记住了客人身份,所以去餐厅、健身房、游泳池只需带着一张脸就行了。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比如,当客人走进餐厅,人脸识别系统就会识别出他的身份和房间号,所点的餐品将自动被记录到消费清单。客人不需要再结账或签单,用完餐或者健完身拍拍屁股就能走。

如果你不想出去,只需在手机上点单,机器人就能把食物和水送到你房间。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3)退房离开

我们在传统酒店退房时,前台会派卫生阿姨前去查房,等查房完毕才能离开。

但在未来酒店,客人只需在手机上退房,系统就会弹出客人的所有消费金额,点击确认后,随时离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而且在离开房间的一瞬间,电梯就已经启动程序等候客人了。

离开以后,房间会自动生成一张打扫订单,就像滴滴派单给附近的车辆一样,卫生阿姨接到订单就会前来打扫房间,酒店无需专门请清洁工。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不止如此,未来酒店凝聚了阿里豪华的阵容:

达摩院负责架构、阿里云提供大数据、人工智能实验室设计机器人、智能场景事业部完成酒店数字化运营和智能服务中枢、天猫则为酒店床品提供供应链。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阿里未来酒店CEO王群表示:“通过酒店管理平台系统能力的提升,未来酒店的人效比是传统同档次、同等规模酒店的1.5倍。

在阿里无人酒店,传统服务员看起来确实无用武之地。


还有谁

不可以被替代的?

没有服务员,到底行不行?我想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更有发言权。

成功上市的海底捞,上个月刚刚斥资1.5亿打造的“无人餐厅”,在北京正式营业。

店里没有洗菜工、没有配菜员、没有传菜员,就连表演拉面的小哥和美甲擦鞋的服务员都不见了。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昔日忙碌穿梭的服务员,完全被机器臂和机器人取代。没有服务员的日子,这家海底捞的成本降了4成。

而且,机器人全年无休、不要加班费、不会发脾气、出错率又低。

其实早在海底捞之前,马云的无人餐厅,在2017年10月就已经亮相。没有纸质菜单、没有点餐员、没有收银员,顾客吃完饭拍拍屁股就可以走人,交给了支付宝在后台扣账。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互联网巨头京东当然不肯落后,正在筹备推出“JOY’S 智慧餐厅”,点菜、做菜、传菜全程无人化,预计在2020年,将运营1000家无人餐厅。

除了店里的服务员,流水线的工人也越来越少。

制造业领头企业富士康,则率先用机器人取代流水线工人,如今已掀起制造行业大规模地自动化迭代,就连包饺子这种细活都交给了机器。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室外的劳动力,同样开始了一场颠覆革命。从京东研究无人快递车开始,到饿了么外卖机器人,快递小哥和骑手的寿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体力劳动容易被取代,那么脑力劳动,是否绝无被取代的可能?

我要告诉你,阿里的人工智能设计师从去年就已经上岗,每秒钟做8000张海报。

结果,真的会像有些人担忧的那样,人工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只要愿意行动

机器永远无法取代你


从阿尔法迎战围棋选手大获全胜开始,大家把“AlphaGo”吹得天花乱坠,甚至有观点认为机器人将抢走很多人的饭碗,越说越恐怖。

机器人已经比人聪明了,人最后都会被机器打败。

到2030年,人工智能的影响层面,已经冲击到了所有体力劳动,和服务类的后端操作人员,将近8亿人将失业。

在中国,人工智能将占领16%左右的工作机会。意味着有2——3亿人会失业,无法生存。


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说:

有观点认为机器人将抢走很多人的饭碗,但我反而担心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我比较担心人像机器人那样去思考。

因为,人有一个独特的能力,就是与时俱进。

如果机器人在这个时代,可以获得很多的显现机会,人完全有能力找到一种方式,跟机器人互动或者共同工作的。

如果说机器人能胜任很多工作,那人就一定能找到一种方法,解决自己生存的问题。

如果你仍然担心未来有一天我们工作,大部分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我们要思考的一件事:就是如何让人比机器更有价值?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那么你首先要学会理解,你有两件事情,机器是替代不了的:

第一,就是你的个性,这是没有人可以模仿的。

“个性”是动词,是一个变量。你如果不断的去变化,不断的去调整,没有人可以替代你,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属性。

第二,人有一种能力,机器替代不了。

陈春花教授谈到,能力的定义有三层含义:

1)能力是一种可能性

一个人的能力,其实是没有边界的。比如:没有人能断定,你的能力最后能到什么程度。

梁宁在产品思维也里说:“一个人恐惧的边界,就是他能力的边界。我看到了很多人的边界,但看不到马云、雷军、罗振宇他们这些人的恐惧边界,至少现在还未发现。”

只要你能克服内心的“恐惧”,不断地尝试,你的能力边界就会不断地被突破,新的能力就会不断的被呈现出来。

你不给自己的能力设定边界,就没有人能给你设定边界。

2)能力本身是一种想象

回想小时候,我们肯定想不到今天会做这个事情、那个事情。就像在山村里长大的马云,他一定也没想到,会成做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就像我自己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靠写作为生。

有好多你之前从未想到过的事,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自己竟然做到了。

实际上,人能力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当想象空间足够大时,能力也就足够大。

马云在演讲时也说:没有想象力,人跟机器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不好是一个机会,看你如何在不好的工程中寻找机会。

在你敢于想象时,你的能力就会被释放出来。

3)能力本身是行动

那些看起特别难的事,只要去行动你就会发现,是可以变成现实的。

理想和现实之间只需要一个桥梁,就是行动。只要你愿意行动,理想就会变成现实。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所以,为什么不必担心,人会被机器人取代、被淘汰?

因为只要我们愿意行动,人就一定不会被淘汰。

关于危机感

其实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如果你仍有危机感,那么我要恭喜你。

危机感的本质,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往往喜欢追求稳定的东西,害怕不确定。面对充满未知的“人工智能”,有危机感是正常的。

但反观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危机实际上是真正的动力。

1、食物危机

因为食物危机,早期的人类学会了养殖和耕种,随着社会人口的快速增长,我们再次面料粮食危机时,袁隆平教授研究出杂交水稻,使得产量成倍增长。

2、健康危机

因为健康危机,人类最初先学会了辨别百草,记录医案,通过积累临床经验,不断开发新的药物。

3、人力资源危机

因为人力危机,科学家发明蒸汽机,引发第一次世界工业革命,人们开始用机器取代人力。

4、传统能源危机

因为能源危机,用电力取代蒸汽机,不断开发新能源。


假设我们一直都在舒适区,反而没有办法进步。

人为什么有进步、有未来,就是因为他有危机、有冒险。我们不断地想象和突破,去扩展生存的边界。

无需过度担心

最后给三点建议

马云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说:“人类将重新定义自己的思维方式......机器无法取代人类的工作,人类无需太过担心,未来人类每天只需工作4小时,每周工作3天。”

这意味着我们将有更多时间陪家人、去旅游、去吃喝玩乐,把精力浪费在美好事物上面,而不是现在的朝九晚六!

马斯克也曾直言:上班这种苦差,未来都是机器干的。

李彦宏则在百度峰会宣布:第一幕PC互联网和第二幕移动互联网即将成为过去式,第三幕人工智能已经来临。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宗庆后diss他:

“什么都用机器人代替,全社会都失业了,还要人干什么?人不都变傻子了吗?”

李彦宏霸气怼回:

技术革命,不论你喜欢不喜欢,都会发生。比如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都会因解放劳动力造成大量的失业,但我们现在不是活得更好吗?

实际上,每一次改变,都来带了新的就业机会,人类的体力劳动也得到更多的解放。

比如说:蒸汽机取代人力后,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电力取代蒸汽机后,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休2天。

按照大佬们的美好设想:未来人类将可能实现每周工作2天休息5天。

但未来到底会如何,每个人心中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马云吹过的牛正一个个实现——“未来酒店”


最后,我想给出三点建议:

1)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所有不懂的事

我们说危机和焦虑,最大的原因是你发现很多东西不懂了。或者,身边的同龄人发展得比你更快更好,带给你一种的紧迫感。

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你只要能接受、包容更多新东西,你愿意抛开成见,就有机会去学习,发现更多美好的实物,追赶这个时代的发展。

2)用积极的态度,拥抱社会发生的变化

因为之前没有这些美好,包括你的危机和焦虑。我觉得这也蛮有意思,如果你足够焦虑,你身体反而可能动起来,也许对你的健康有好处,你只要把焦虑变成动力。

我建议你接受这一切,用积极的态度,拥抱变化。

3)找到自己恐惧的边界,去突破它

有的人把一件事计划得很美好,但真的要做的时候,往往自己吓自己:

想换工作时会说,我没有好的履历,找不到好的工作怎么办?别人不要我怎么办?

想学新的工作技能时会说,我都已经三十岁了,还学得会吗?太难了吧?现在才开始太迟了吧?

想转行时会说,我完全没有经验,不懂从哪开始怎么办?找不到门路怎么办?


这时候得冷静下来问一问自己,你是真的做不到,还是害怕做不到?你的恐惧到底是什么?失去稳定?担心失败?还是害怕无法掌控的不确定性?

有句话说:“先干起来,就赢了一半。”

没有恐惧边界,你的能力就没有边界。你的无限可能性,将是机器永远无法代替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