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這篇,再看《神奇動物2》

相比前作,《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節奏更快、伏筆更多、劇情更充實。上部中身世悲慘的“默然者”克雷登斯在此部結局中揭曉身份,將劇情推向高潮,也為續集埋下更多期待。

在不少非原著粉絲看來,此次觀影體驗頗有難度,因為羅琳編織的魔法世界正在變得愈加龐雜,影片中的細節和彩蛋不僅源於《神奇動物1》,更融合哈利·波特七部作品中的隱晦伏筆,例如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愛情、厄里斯魔鏡等。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讀完厚如磚塊的七部原作,但在走進電影院前,還是需要大致補習魔法世界的基本常識,才能真實感受到電影帶來的快感。

《神奇動物2》的基本設定

《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故事比麻瓜世界熟知的《哈利·波特》系列提早大概70年。它講述的是哈利波特誕生前54年,英國魔法生物學家紐特·斯卡曼德在世界各地的探險歷程。

男主角紐特其實早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就已經出現過。根據羅琳的設定,紐特生於1897年,在母親的鼓勵和支持下,他對神奇動物產生了興趣。離開霍格沃茨後,紐特進了魔法部。他先在“家養小精靈重新安置”辦公室待了兩年,在他看來,這兩年“枯燥之極”,隨後被調到了神奇動物司。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再次露面的“小雀斑”

紐特具有豐富的關於神奇動物的知識,因此他在動物司提升很快。哈利和羅恩在霍格沃茨中使用的《神奇動物在哪裡》的課本也由他親自編寫。在《神奇動物》系列中,紐特·斯卡曼德29歲。

女主角蒂娜則是一名在魔法部工作的傲羅,她因為看了八卦雜誌誤以為紐特很快就要結婚,所以兩人的聯繫越來越少。而妹妹奎妮在倫敦也和紐特說了:姐姐已經和別的人在約會了。

兩人之間一度產生誤會,即便重逢,蒂娜也稱呼紐特為“斯卡曼德先生”。但是《神奇動物在哪裡》的課本已經為我們揭示了結局:“斯卡曼德先生現在已經退休,和他的妻子蒂娜以及他的三隻寵物貓狸子:霍比、米麗和莫勒生活在英國多塞特郡。”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蒂娜和紐特

另外兩個重要角色是阿不思·鄧布利多和蓋特勒·格林德沃。即便在麻瓜世界,鄧布利多也因為《哈利·波特》系列而大名鼎鼎,他是霍格沃茨的校長,也被認為是當代最偉大的巫師。

在原著中披露,年少時的他曾與格林德沃有過一段美好回憶,最後因為格林德沃在爭執中對鄧布利多的弟弟使用了鑽心咒,並且誤殺鄧布利多的妹妹阿利安娜而與鄧布利多分道揚鑣。羅琳曾親口承認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之間的關係超越友誼,實質是情人關係。在影片中,鄧布利多承認“他不能傷害格林德沃”正是源於這段關係。

影片最大的反派蓋勒特·格林德沃是近百年來危險程度僅次於伏地魔的黑巫師,故事發生的1926年,格林德沃時年43歲。他在學生時代就熱衷於黑魔法,被德國著名魔法學院德姆斯特朗開除後,前往戈德里克山谷拜訪親人,並機緣巧合認識了鄧布利多。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格林德沃成為本片重要角色

兩人在山谷裡的相聚僅維持了短短兩個月,這兩個月間,格林德沃和鄧布利多一見如故,並萌生了巫師統治世界的想法,將這個計劃命名為“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在爭執過後,格林德沃離開了戈德里克山谷,獨自追求他本該和鄧布利多一起追求的事業,而鄧布利多則走向了格林德沃的對立面,著手阻攔自己的舊情人,併為巫師和麻瓜的和平而奮鬥終身。

《哈利·波特》系列中,鄧布利多戴著半月形眼鏡,留著白色長髮,是慈祥而深邃的老人形象。根據魔法史記載,格林德沃於1945年被鄧布利多擊敗,該事件最後竟成為鄧布利多榮譽履歷上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青年教師鄧布利多

1926年的倫敦,鄧布利多正處於盛年時代,英俊、強大、不羈,並在霍格沃茨教授黑魔法防禦術。在未來的續集中,鄧布利多將與格林德沃展開世紀決鬥,並將舊情人永遠關在了紐伽蒙德監獄中。兩人的感情一直秘密延續至生命的最後一刻,格林德沃因保護鄧布利多,不願透露老魔杖的秘密而被伏地魔殺死。

不可不知的魔法常識

在羅琳構建的魔法世界中,巫師共分為三類:純血統、混血和泥巴種。其中,純血統指父母皆為巫師,混血指父母中一方是麻瓜,另一方是巫師。而泥巴種是一種汙衊性稱呼,專門代指父母皆為麻瓜的巫師,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天資最聰穎的赫敏就曾被稱為“泥巴種”。

在19-20世紀之間,巫師和麻瓜的關係並不友好,麻瓜對巫師的屠殺和迫害達到高峰,在動盪、恐懼和怨恨中,宣揚純血統的觀念開始佔上風。由於和麻瓜通婚可能會暴露巫師身份,遭到屠殺,因此《國際保密法》中規定,巫師不允許和麻瓜通婚。因此在影片中,奎妮和麻瓜雅各布的愛情得不到主流認同,促使奎妮追隨了格林德沃。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格林德沃召喚同黨集會

格林德沃在巴黎發動戰爭同時,正值人類社會一戰與二戰間隙。在影片中,有格林德沃的旗幟緩緩從天幕降落的場景,影射此時正在世界另一端醞釀風暴的納粹。

在影片中,著名的萊斯特蘭奇家族正是地位最高的28個純血統家族之一,萊斯特蘭奇家族的後人莉塔·萊斯特蘭奇在學生時代和紐特關係更親近,但她選擇和紐特的哥哥忒修斯結婚。在影片末尾,莉塔轉過頭來,對斯卡曼德兄弟說出“我愛你”的時刻,不禁使人產生疑問:這句話究竟是對哥哥說,還是弟弟說的?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莉塔·萊斯特蘭奇

值得注意的是,在《神奇動物》系列中,不少配角曾是原著中的重要角色。例如,在馬戲團中亮相的美麗女子“納吉尼”因為身中血咒,會逐漸變身為蛇,且無法破解。納吉尼在印度尼西亞的叢林被發現,幾經周折,成為了巫師馬戲團的一員,來到了法國,並與克雷登斯成為密切夥伴。

而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她是伏地魔的重要助手和殺人機器,一直以蛇的形式現身。同時,她也是伏地魔的最後一個魂器,葬身於格蘭芬多的寶劍之下。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納吉尼和克雷登斯互相陪伴

電影第一次揭示她的原身是人類,也暗示了在羅琳的魔法世界中,人類與其他生靈的界限並不明晰,那些充滿智慧卻不言語的動物,例如克魯克山、海德薇、巴克比克,都可能是人類的化身。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曾偶然提到的尼可·勒梅也在本片中現身,他是魔法石的發明者,自己也一直在服用魔法石延長壽命。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尼可·勒梅和雅各布

而前作中曾被炸成一縷輕煙的克雷登斯,在本片中再度復活,通過他的身世之謎串聯起整個故事。克雷登斯是一個“默然者”,因為長期壓抑自己的魔法力量而被魔法生物“默默然”寄生,擁有強大力量,但很難自我控制。在影片中,他一度被認為是萊斯特蘭奇家族的一員,最後才被格林德沃揭曉真實身份。

片中也出現了一系列魔法器具。在《神奇動物》中,厄里斯魔鏡的作用是讓鏡子面前的人看到自己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東西,在魔鏡頂部的框架上刻著這樣一行文字:“Erised stra ehru oyt ube cafru oyt on wohsi”。倒過來閱讀並重新斷詞後就會得到這樣的句子:“I show not your face but your heart's desire”,也就是“我展現的不是你的面容而是你的渴望”。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鄧布利多面對哈利,曾聲稱自己在鏡子中看到的是一雙羊毛襪,而片中揭曉,鄧布利多真實看到的景象其實是格林德沃。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鄧布利多在厄里斯魔鏡裡看到的場景

片中出現的手套、茶壺、卡片等會飛的小物件,則被稱為門鑰匙,一種被施了咒語的引路儀器。只要在需要的時刻握住門鑰匙,就會被帶到指定地點,即便是麻瓜也可以使用門鑰匙。

格林德沃手中使用的魔杖,被稱為“老魔杖”,也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死亡聖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杖。格林德沃通過老魔杖釋放出魔鬼火焰,整個巴黎幾近葬身火海。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格林德沃“放火”

神奇動物的前世今生

除了錯綜複雜的時代背景,片中出現的神奇動物也琳琅滿目。護樹羅鍋依然當仁不讓地擔任紐特的第一愛寵,它是一種守護樹木的小生靈。在羅琳的書中寫道:“護樹羅鍋是一種性情平和、極其害羞的動物,以昆蟲為食,但是如果它所棲身的那棵樹受到威脅,它就會一躍而下,撲向試圖毀壞它家園的伐木工或樹木修補專家,用它那長而鋒利的手指挖向他們的眼睛。”

然而,影片中這隻護樹羅鍋並未展現挖人眼睛的本領,而是化身暖萌小綠人,不僅可以粘在身上,鑽進口袋,抱住手指不撒手,關鍵時刻還能打開鐵索,屢次解救紐特於危難之時。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可愛的護樹羅鍋

最吸睛的神奇動物莫過於中國神獸“騶吾”。騶吾出自《山海經·海內北經》,在影片中,它原本被馬戲團豢養,體型巨大,四顆獠牙外露,宛如獅子的頭長在龍的身體上,彷彿一腳就能踏碎一座城市。但是,只要拿出逗貓棒晃一晃,兩眼兇光立刻消失不見,竟變成一隻呆萌大貓,跟著逗貓棒撒嬌不停。在紐特擅闖巴黎魔法部的危急時刻,騶吾突然出現,激戰兇狠敏捷的靈貓,發揮日行千里的能力,將紐特一行人逃離危險。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騶吾源自《山海經》

在上一部中大放異彩的神獸嗅嗅再次亮相。

先看这篇,再看《神奇动物2》

坐在紐特箱子上的嗅嗅

在原著中,嗅嗅是一種喜歡掘取金幣的小動物,所有亮閃閃的事物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在本片中,嗅嗅再次展現尋蹤覓跡的出眾本領,只不過,這一次他們的功能似乎有所拓展,不僅可以尋找金錶、金鍊子,還能通過人物身上穿戴的金屬描繪出他們的行蹤軌跡。與此同時,嗅嗅還在紐特與格林德沃的對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影片的點睛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