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還得服羅貫中:憑史書中28個字,寫就一段蕩氣迴腸的經典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

今天我們繼續《墨說三國》的小故事環節。目前絕大部分人對於三國的瞭解都是來自於羅貫中的經典小說《三國演義》。

腦洞還得服羅貫中:憑史書中28個字,寫就一段蕩氣迴腸的經典

三國

而羅貫中在創作《三國演義》時,不但參考綜合了史書《三國志》、《後漢書》、《世說新語》……還參考了許多已經失傳的野史以及民間傳說,大部分都尊重史詩,小部分腦洞大開。但正就是這部分腦洞大開的文字,給我們帶來了臥龍諸葛亮出山後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等等經典。

但是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和臥龍齊名的鳳雛龐統的故事。

鳳雛龐統的故事在史書中也不乏記載,前期在荊州、東吳等地都鬱郁不得志,後來投靠劉備也僅僅是個縣令,這些基本上都是真實的記載。

但是唯獨讓人拍案嘆息的龐統之死,被羅貫中極力渲染,寫出來蕩氣迴腸的感覺!

腦洞還得服羅貫中:憑史書中28個字,寫就一段蕩氣迴腸的經典

鳳雛


先是遠在荊州的孔明覺得不妥,於是以夜觀天象為名,決定寫信勸阻;

然後是收到信後龐統認為諸葛亮不願意自己立功,也勸諫劉備,大功告成在即,豈可退兵?

聽從龐統意見的劉備於是決定和龐統準備兵分兩路,一舉攻佔益州,在進兵道路上劉備龐統紛紛搶著走危險小路。君臣之間和諧無比。

劉備爭不過龐統,於是二人依依惜別;可惜在分別送別時龐統馬匹不知何故,掀翻龐統,劉備將自己坐騎的盧送給龐統;

最後龐統率軍來到落鳳坡,看到“落鳳坡”大驚,稱“此地與吾道號不利

!”準備撤退時被張任當做劉備萬箭齊發,射於馬下。

腦洞還得服羅貫中:憑史書中28個字,寫就一段蕩氣迴腸的經典

鳳雛隕落落鳳坡


龐統死後,順理成章的引出諸葛亮和張飛西進,留下關羽鎮守荊州。

可以說龐統之死的幾個段落寫的極為精彩,龐統死的也是蕩氣迴腸,讓人大呼遺憾。最後還留下關羽埋下大意失荊州的隱憂。

可是史書上真的是這樣記載的嗎?

歷史上,龐統獻計劉備西進益州,拿下益州作為根據地。於是劉備和龐統率軍西進,諸葛亮等人留守荊州。

一路上龐統為劉備獻計,和劉璋見面時直接拿下劉璋,益州就平定了,可惜劉備以第一次見面,這樣做太不仁義了拒絕。於是龐統再獻上中下三計,劉備選擇中計而行,這些和三國演義中的記載差不多。

但是隨後龐統就在雒縣戰死,三國志中對於龐統之死只有短短28字的記載

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則流涕。--《三國志》

腦洞還得服羅貫中:憑史書中28個字,寫就一段蕩氣迴腸的經典

鳳雛龐統

從中可以看到龐統並不是死於埋伏,而是死於攻城作戰中。而且龐統並沒有像普通謀士一樣在後面高坐,反而在戰場上親自指揮作戰,而且身先士卒。可惜龐統運氣太背,被冷箭射中而死。

我們回過頭來演義和正史做一對比,才發現羅貫中老先生腦洞極大,正史中短短二十八字的記載,硬是腦補出來了分兵獻計、夜觀天象、孔明寫信、劉備贈馬、的盧妨主、鳳雛隕落等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故事。而且每個故事之間互有聯繫,寫的扣人心絃,不愧為久經流傳的四大名著。

這一系列的寫作技巧都是現在網絡寫手極為稀缺的,可以說要想寫出一本好的小說,羅貫中這種基於真實史料,九真一假的架空手法,就是好好學習的對象。

寫到此處,對於前輩,我等唯有為羅貫中前輩的腦洞浮一大白,再嘆一聲佩服了!

我是以史為鑑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