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提起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一《三國演義》,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或許看過小說,或許看過電視連續劇。但我問起諸位,這部大作的作者羅貫中是哪裡人?好些人都不知道,今天我可以告訴你:“魁星點鬥降大任,妙筆生花著三分。貫中故里今何在,昌源河畔河灣村”,他是山西祁縣人。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人物簡介: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羅貫中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代。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祖籍山西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餘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主要著作:羅貫中的一生作品有許多,但是流傳下來的卻是很少,有些遺失僅有部分。羅貫中的作品中劇本現在所知的就是《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和《三平章哭死蜚虎子》,但這些劇本網上資源很難找,還有小說現在是有出版的也有電子書,有興趣的可以搜一下,其中有《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還有一部就是《粉妝樓》。

《三國志通俗演義》大家都知道是羅貫中的作品,而參與編改施耐庵的《水滸傳》現在也有許多人接受。羅貫中的作品中《殘唐五代史演義》和《粉妝樓》本來的作者一欄是無姓名考查的,但是經過驗證學者認為是羅貫中的小說。《隋唐兩朝志傳》這本是是從隋朝末年寫到了唐朝末年,前九十一回是寫隋朝衰敗李唐興起的歷史,後面二十多回則是貞觀之治後的兩百多年曆史。《殘唐五代史演義》共六十回,從黃巢起義開始到陳橋兵變結束,主要寫唐末和五代時期重要的政治。

《三遂平妖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的神魔小說,以宋代王則起義而流傳的民間故事,到了明朝萬曆時期,馮夢龍進行了補改,目前孤本國內僅有藏於寧波天一閣的一部。羅貫中的作品中《三國演義》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因此一般說起羅貫中就會想起《三國演義》。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羅貫中故事:羅貫中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所以在自己的鎮上開了一家當鋪。有一天有人拿著一個玉手鐲來當錢,這個玉手鐲做得很精緻,所以來人一開口就是一百兩,當時店鋪老闆沒看出來,竟然用50兩成交,後來經過檢查發現上當了,這個鐲子根本不值錢,所以這個損失應該由店鋪老闆負責,但羅貫中的父親為人忠厚,不忍心讓這個為自己打工的老闆承擔,當兩個人都沒有辦法,在場的羅貫中對父親說自己有辦法讓那個人拿著50兩回來,結果兩個大人聽了羅貫中的辦法連聲稱讚。第二天,羅貫中的父親和老闆召集了鎮上的人向他們炫耀自己用50兩收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許多人聽說價值連城都來看這件寶貝的模樣。

羅貫中和那些收藏名家都串通好了,每個將玉手鐲拿到手裡的名人都連連稱好,因此圍觀的人越來越多,羅貫中拿著手鐲在眾人面前一一展覽,結果在遞給掌櫃的時候失手將玉手鐲掉在了地上。價值連城的寶貝四分五裂,人人惋惜,沒過多久鎮上就傳了開來。第二天哪個人就拿著50兩來贖回玉鐲子。當時當鋪若是拿不出被當的物件時要賠給來典當的人雙倍的價錢的。那人得意的時候,老闆卻原封不動的將手鐲拿了出來。50兩銀子成功被討回,這都是羅貫中的主意。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文學特色:羅貫中被稱為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說特色是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回故事相對獨立,段落整齊,但又前後勾連、首尾相接,將全書構成統一的整體。且已經分卷分目,目錄文字也很講究。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中國小說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羅貫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塑造出了永遠都光芒四射的典型人物。這些人物,幾百年來都活躍在中國的舞臺上,印在中國老百姓的心坎裡。情節曲折而新奇,語言個性化而凝練,也是羅貫中的歷史小說的一個特徵。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人物評價: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

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瞭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於洩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蒐集、整理、充實等紮實的新創工作。

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我國小說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有人甚至稱羅貫中為“中國古代小說之王”。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祁縣紀念場館:祁縣羅貫中紀念館位於祁縣西六支鄉河灣村,南靠著名的九溝風景區,北靠南同蒲鐵路、108國道。現利用羅氏祠堂成立了羅貫中紀念館,內陳展有羅貫中家譜、神軸以及羅貫中使用過的硯臺等一批珍貴文物。

紀念館佔地四千五百平方米,青磚碧瓦,雕樑畫棟,為仿明清時代的園林式建築風格。羅貫中雕塑通體為青銅製作,像高6米,雕塑基座高2.7米。石浮雕牆長21米、高3米,呈折線形圍合於青銅雕塑背後,浮雕內容反映了昔日波瀾壯闊的三國文化。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羅貫中故居位於村中,門樓牌匾《天高月旦》,為清代竹溪山人所題。村內保存完好的有貫中墓、千年古槐樹、文峰塔、鎮河牛,已成為研究羅貫中和遊客關注的又一個旅遊景點。

祁縣昔日的文學大作家《羅貫中》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顆巨星,是白話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鼻祖。羅貫中的小說創作,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人類文化遺產中一份寶貴財富。羅貫中是歷史留給祁縣的無形資產和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