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在生活中,不缺乏人才而是缺乏識別人才的人。同樣對於寶物來說也是如此,有的寶物可謂是稀世之寶,價值不菲。但是由於很多人對其稀世珍寶“有眼無珠”,致使很多寶物都流落海外,甚至失傳了。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當然,機緣巧合之下,還有些寶物被有識之人發現,從此呈現在世人面前,被永久保存下來。小編要說的這五件寶物,都有著十分傳奇的經歷,要不是被人發現,從此就可能消失在世人眼中。而且這五件寶物,從價值上看都屬於稀世珍寶,十分寶貴。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1.四羊方尊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恐怕只要學過歷史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件寶物,因為它實在是太出名了。不過它的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是它身上的故事恐怕就鮮有人知了。時間追溯到上世紀的30年代末期,在湖南的幾個老鄉,挖到了這個方尊。不過,那個時候對文物的意識很薄弱,幾個人就賣了幾百塊大洋給了一個古董商人。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後來,這個人在隨後的倒賣中,被民國政府繳獲了。但是那個時期正處於中國戰亂的時期,特別是日本開始侵略我國,日軍轟炸了當時的長沙。四羊方尊從此杳無音訊,直到後來,文物相關部門在多方尋找中,從一個銀行庫房裡找到了幾十塊的四羊方尊。通過長期修補才成了如今我們看到的方尊模樣。

2.清明上河圖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時期的名作。反應當時北宋繁華的樣子。這樣的畫作能夠保存千年之久,也是相當罕見的。從北宋開始,經歷朝歷代,不斷的存放於不同的朝代宮殿。最後的存放地是在清宮,當時溥儀在逃離宮殿的時候,把清明上河圖拿到了東北偽滿洲國。隨著日本戰敗,偽滿洲政府被推翻,溥儀也就此逃亡。在逃竄後,大量的文物被毀壞,原以為清明上河圖也隨之付諸於火海之中。沒想到,後來在整理東北博物館時,又重新發現了清明上河圖的真跡,這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3.班簋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首都博物館存放著這個商周時期的班簋。從班簋上的銘文來看,這個商周時期的物品,已經成為探究商周時期文化歷史的重要依據。在北宋期間,這座班簋就已經被發現了,不過到近代列強侵略我國,致使這座寶物丟失。難得是,在後來文物人員,在一堆破爛中發現了這個商周時期的寶貝,才讓它重現世間。

4.犧首獸面紋銅尊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在湖南博物館有這麼一件寶貝,它的發現可以說太過偶然,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它是在一堆廢品中發現的,並且剛開始只有一小片,後來經過找尋,發現了剩下的部分,最終讓這件寶貝被保存下來。這就是商代的犧首獸面紋銅尊。

5.

何尊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這件寶貝是西周時期的祭器,同時更是最早記錄了“中國”一詞,足以見得它的價值非同凡響,國寶上刻的這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也正是因為“中國”這兩個字才讓他變成無價之寶。更有意思的是,這件西周時的何尊,曾被一位農民當成存糧罐,後來這件西周文物又被農民當成廢品30元給賣掉了。要不是有專家認得此件寶貝,怕是又一件至寶白白流失掉了。

西周文物被農民30元賣掉,國寶上刻的2個字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

每一件寶貝身上都有它傳奇的故事,當然這些寶貝能夠最終被保存下來,才是我們的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