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吴国海陆并举北伐齐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竟“铩羽无归”

现代国家军事实力强盛与否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那就是一个国家是否掌握制海权。现代化的军事强国必然拥有强大的海军,以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在大家的印象里,可能觉得中国拥有海军应该近代以来的事情。其中最著名的海战还是中日“甲午海战”,当时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大清北洋舰队竟惨败于日本之手,此战令无数中国人从愚昧与麻木中觉醒。

春秋时吴国海陆并举北伐齐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竟“铩羽无归”

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没有“海军”之称,但是有“水师”、“水军”之名,也实打实发生过一些大规模的海战。比如崖山海战,南宋流亡政权与北方兴起的蒙古帝国在海上的一次决战,南宋水师因采取了错误的策略而大败,此次海战的结束宣告了南宋的灭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完全统治。还有唐朝与日本之间的白江口之战、万历三大征时抗击倭寇的露梁海战等等,笔者在这不一一详述。

春秋时吴国海陆并举北伐齐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竟“铩羽无归”

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又是什么时候呢?答案令大多数人出乎意料,没错,公元前485年的春秋时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海战,战争双方为强大的诸侯国齐国与吴国,史称“吴齐海战”,因战争主要在琅琊附近海面上进行,又称为“齐吴琅琊海战”。

这场海战是谁发起的呢?战争结果又如何呢?先谈谈吴国,公元前506年,吴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都,吴国声势大振,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又讨伐越国大胜,此时吴国北上称霸的野心表露无遗。

春秋时吴国海陆并举北伐齐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竟“铩羽无归”

吴国的称霸不可避免地会与齐国发生冲突。此时的齐国却陷入内乱之中,先是齐悼公杀害公子荼继位为齐国国君,而后齐国大夫鲍息又杀齐悼公立公子壬为国君,是为齐简公。公元前485年春,吴国以齐国收留邾隐公为借口讨伐齐国。是年,吴国联合鲁哀公、邾(zhu)桓公等联合一起攻打齐国,吴国兵分两路,吴王夫差率领主力军队由邗(han)沟入淮河,陆路攻打齐国南部。又派大将徐承统率吴国内河水师从海路北上,直逼齐国后方,力图两路包夹,一举拿下齐国。

齐国收到吴国兵分两路率军讨伐的消息,本来乱成一团的内部各方势力却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齐国作为百年的“海洋强国”,也拥有一支完备的水军船队。齐国派出所有水军主力以迎战吴军,齐国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战术,在琅琊附近海面伏击吴军,伺时而出。

春秋时吴国海陆并举北伐齐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竟“铩羽无归”

吴军到达齐国海面时,齐军船队利用吴军并不熟悉海面环境的优势,冲向吴军,并向吴国船队射出无数火箭,一时间火势大作,吴国船只陷入一片火海。齐国水军趁势登入敌船,长途跋涉而疲惫不堪的吴军乱作一团,很快溃败,主舰“余皇”号也被齐军缴获。

吴国海军的溃败也影响到了陆路的战局,虽然吴王夫差取得了一些小规模的胜利,但不足以撼动此时信心大作的齐国,吴王不得不撤兵回国。历史的戏剧性又在于此,越王勾践趁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时,又听闻吴国兵败,起兵攻入吴国都城,杀吴国公子,复立越国。夫差最终兵败自杀,吴国灭亡,可谓“铩羽无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