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菌人工栽培技術

繡球菌又叫繡球菇,是一種食藥兼用的真菌,野生數量極少,其野生繡球菌賣到了每千克100元的高價。繡球菌對陽光需求量大,因此被稱為“陽光蘑菇”。

繡球菌的香味十分獨特,聞著彷彿是藥香,再聞又彷彿是茴香,其香味清新又激起人的食慾,在國內外都非常受歡迎。由於野生的繡球菌非常稀有,成熟的繡球菇個體高15釐米左右,而人工培育時間需要280天。目前繡球菌已實現工廠化、標準化生產,現將繡球菌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基本特徵特性

繡球菌子實體呈白色或乳黃色,個體較大、肉質脆嫩,菌柄基部貌似樹根狀,由一個粗壯的柄上發出許多分枝,枝端形成無數無序曲折的瓣片,玲瓏似花瓣,晶瑩剔透,潔白的花團狀外形像個繡球,不少人將它認為大銀耳。

除具有特殊的外形,繡球菌與其它食用菌品種相仿,其(幹品) 蛋白質含量約為12.9%,氨基酸9.3%,種類齊全,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佔總量的33.9%。此外,繡球菌的典型特點是含有大量β-葡聚糖,據資料,每100克繡球菇含有β-葡聚糖高達43.6克,比靈芝和姬松茸高出3~4倍;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物質,其中,維生素e含量位居菌藻類食物前列,鋅、猛、鐵的含量則是一般食用菌如香菇、木耳、牛肝菌的4~20倍,超氧化物岐化酶的含量位居食用菌之首。

繡球菌人工栽培技術

二、生物學特性

1、溫度

菌絲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4~26 ℃,子實體發育的最適溫度為17~19 ℃。要求偏窄的溫度條件乃是繡球菌發生數量極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2、溼度

在菌絲生長階段相對空氣溼度應在60%~65%之間;子實體生長階段,對溼度的要求應保持在85%~95%之間,當空氣相對溼度低於80%時子實體容易因失水而萎蔫死亡,而空氣溼度達到或接近100%持續數日原基又容易爛掉。

3、光照

菌絲生長可適應弱光、暗光或無光;子實體生長階段需要有光線誘導,一般光照強度控制在500~1200勒克斯,才能維持繡球菌子實體的正常發育。

4、通風

由其野外著生的特性決定,良好的通風條件是繡球菌生長的基本條件之一,即使發菌階段也應控制二氧化碳濃度0.1%以下。

5、pH值

繡球菌適宜在偏酸性條件下生長,培養基的pH值在3.5~7範圍內,菌絲可以正常生長的最適pH值為4.5~6,pH值超過7.5時菌絲生長受到阻礙,pH 低於3 時菌絲難以生長。

三、菌種製作

(1)菌種來源通過組織分離或菇木分離可以獲得純菌種。建議初次栽培者以直接引進種源為上,尤其是沒有制種技術基礎和經驗的生產者不要盲目分離菌種並直接用於生產。

(2)菌種製作可採用常規制作;建議進行商品化栽培的企業,應在至少進行2批小試的基礎上再展開制種;一般試驗性栽培的散戶以直接購入三級種進行栽培為好。

四、菌袋製作

基本配方硬質雜木木屑150千克,棉籽殼50千克,麥麩25%,玉米粉25%,豆餅粉3千克,石灰粉3千克,蔗糖3千克,輕鈣3千克,三維精素0.12千克。木屑提前加入石灰粉拌勻堆悶2天,期間翻堆2~3次;豆餅粉提前2天浸泡;棉籽殼、麥麩提前一天加水拌勻堆悶;待木屑吸水軟化,確認沒有乾白芯時,按配方將全部原輔材料共同拌勻。

分裝滅菌一般可採用扁寬16~18釐米的聚丙烯折底袋,每袋裝料(以乾料計) 約400~500 克;套環封口;高壓滅菌以0.15MPa壓力2小時即可;常壓滅菌時可在圓汽後維持10小時左右;根據經驗,冷卻至40~50℃時取出;冷卻等按常規操作。

接種培養常規操作即可, 不再贅述。大約40~60天即可完成初步發菌。

菌絲後熟將完成初步發菌的菌袋移入4 ℃及其以下的恆溫庫中,靜置培養20天左右,即可完成後熟培養。

五、出菇管理

1、原基誘導將菌袋立排於出菇架,提高棚(室) 溫至22 ℃左右,保持空氣溼度80%左右,光照強度500勒克斯以上,必要時,可以鬆動封口蓋,或者解開扎口繩(但不拉開袋口),並採取紅光間斷性照射,以刺激菌袋儘快現出原基。

2、調控條件一旦菌袋有原基現出,即應調整溫度至15~18 ℃ , 保持溼度80% ~90%, 加強通風做到“常通不止、保持新鮮”,打開光源,保持500~1 000 勒克斯每天不少於12小時。

3、原基分化——根據原基發生位置,確定開袋的方式或位置:如著生於出菇面大約中部位置,直接去掉套環,然後將袋口打開或剪掉,使之發育無礙;如果著生在周邊袋壁,就不要去掉封口蓋,只需切開塑膜,使之從容發育即可;注意問題:將未來菌球生長的方向朝上,以使之形態周正,色澤正常。——原基直接接觸空氣後,繼續保持上述調控條件,約需三週左右,待分化結束。

4、培育菌球開袋後應將條件調控至:溫度16~19 ℃,空氣相對溼度為90%~95%,800~1 000勒克斯的散射光以及新鮮的空氣。注意要點:空氣溼度可以高,但不要在剛剛分化的葉片上結成水珠;空氣必須新鮮,但不可有驟然的大風進入。

5、成菇管理當子實體主柄逐漸分化出小葉片後,注意不要有袋口的塑膜妨礙生長,子實體必須全部暴露在空氣中,這樣有利於子實體的正常發育。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培養30 天后,子實體就可以視為發育成熟。注意要點:繡球菌子實體的發育成熟期沒有明顯標誌,只要生長環境適宜,其葉片會不斷地伸展和分層,而其基部則隨之老化,食用價值逐漸降低,因此,不能無限期地延長菌球的生長培育時間。

6、採收採收的依據有二:第一,葉片展開、邊緣呈現大波浪狀,背面略現白色“絨毛”;第二,子實體葉片顏色由乳白色、慘白色轉向淡黃色。採收時,握住子實體,用不鏽鋼刀片從基部割下就可以。此時,即可根據手感確認子實體的老化程度,以此總結和獲得經驗。採收後的子實體可以直接分裝鮮銷,注意不要散裝上市;鮮銷不及的,在溫度1~5 ℃條件下貯存,可保鮮15天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