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孩子很烦人的时候,怎样才能忍住不发火呢?

手机用户84859084550


孩子顽皮是正常的,老话说的好,七岁八岁狗也嫌。所以说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不应该烦,而应该感到高兴。如果一个小孩子很乖,乖到像一个木偶一样,或者像个成年人一样,那可真是你的悲哀。

小孩子为什么顽皮呢?听说过出生牛犊不怕虎吗?因为小牛犊什么都没见过,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什么都新鲜。孩子也一样啊,他会凭着自己的思维和眼光来看世界。所以,他什么都想去摸,去动,去研究,有时候把玩具还给拆了呢。他的顽皮有时候真的很让人心烦。

怎么对待这样的小孩呢?我这里提供两点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就是抽空多陪陪孩子,三四岁的爱听故事,六七岁的爱做游戏,十岁左右的爱动脑筋。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大人的陪伴首先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其次是给予正确的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是老师就要教育孩子。不能因为心烦就不管不顾他,这样的老师就不称职了。

第二就是要多研究孩子。古人说,子不教父之过,哑巴说话娘知道。作为父母如果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呢?所以,要多观察孩子,提前做好预案,以应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千万不要忽视了。作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达成一致,父母为教育孩子而经常发生争吵,会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阴影。

家庭教育,邻里教育,亲友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当这些教育形成合力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孩子的自我教育。

一旦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就是他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你不仅不再心烦,反而有点喜欢自己的孩子了。

孩子就是你的未来,孩子的成功才是你人生的成功。就说到这里吧。这样您的阅读!


伊犁河钓


想想小时候父母对我们发火,我们是什么感受呢?我妈妈年轻的时候脾气特别急躁,我小时候常常被妈妈骂,有时候明明是在帮妈妈干活,只是不会做而帮了倒忙,妈妈能说我半天,我当时的心里委屈的要命,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我多么希望妈妈对我温柔一点,耐心多一点啊,直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当时那种难过的感觉。

我说这么多,只是想说,父母发火,对孩子的伤害真的很大。孩子会变得胆小,做事情畏手畏脚,惊恐,不自信,甚至遇到问题会和父母一样发火暴躁。所以,当遇到孩子确实很烦人的时候,我们要尽量的忍耐住自己的情绪,那么怎么才能忍住呢?我们可以这么做:

1、冷静下来再和孩子说。

先不要说话,深呼吸,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者到另一个屋里,自己静一静,等情绪平稳下来再和孩子好好谈。

2、情绪不好时不教育孩子。

不要在自己情绪不好时教育孩子,孩子如果这时候淘气或者不听话,自己先不要急于说他,因为这时候如果孩子再不听你会更加生气,气头上指不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伤害了孩子,可以先做其他事情平复一下自己的坏情绪,等心情放松了再教育孩子。

3、换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为什么会犯错误,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孩子的很多举动是符合年龄特色的,只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够有耐心,其实我们也曾经有过童年,也渴望父母的理解与包容,静下心来,心平气和的和孩子分析,帮孩子改正错误。

4、多陪伴孩子,平时多交流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年龄特点。对孩子多一些耐心。

5、可以把教育孩子放在讲故事中,从故事里让孩子自己感悟自己做的对不对,而不是用暴力打骂强制孩子认错改错。

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一些事情,比我们暴躁的大声的吼孩子,效果要好得多,父母要懂得和孩子交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不要一味地发火责骂,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需要我们用心呵护。父母要学着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和孩子一起长大。

以上就是灵儿的一些小建议,希望对朋友们有用。


玥灵儿


看到孩子应该很开心才对呀。我就一个儿子,现在读初二了,现在一个月才回来一次。甚是想念,我自己时常忍不住在周末去看看他。



我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我们夫妻亲自带的,夫妻俩同一个单位,在单位住,边上班边带孩子。其实他爸爸是领导比较忙,大多时间都是我照看孩子,但并不觉得辛苦。孩子一天天长大,天天都给我带来惊喜,有语言方面的,有动作方面的,可爱极了。所以我每当工作烦的时候,下班看见孩子那可爱的脸蛋,便会立马开心起来。所以我不仅没有看见孩子烦,孩子反而是我的开心果。


其实,孩子真的很可爱,调皮的孩子更可爱。孩子做错了,帮他引导过来就好了。天天陪着孩子,亲自看着自己孩子一天天长大,是当妈妈的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我看见孩子就不会烦。

其实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脾气通常会通过孩子反应出来,千万别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呈现在孩子面前噢。所以当你看见自己孩子烦时,也好好看看自己哦。祝你天天有好心情。


夕若兮


首先要告诉大家,对孩子的怒和吼,就像是无形的刀,是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疤的。


1.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成熟

我们知道,小朋友大脑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前额叶皮质的成熟。

而父母总喜欢朝孩子怒吼,给孩子带来恐惧或难过情绪的同时,也会导致孩子前额叶皮质发育滞后,最终结果会带来孩子情绪的不成熟,还带来其他方面的父母影响。


2.妈妈发脾气1分钟,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

心智不够成熟的儿童,根本分辨不了家长到底是在恨铁不成钢还是在施暴。

“妈妈说我是废物,那我一定就是了。”也许你难以理解,但孩子就是这么想的。

妈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往往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身体、表情、声音的传递,尤其是较小的孩子。他们会通过观察来判断妈妈是否生气。


3.孩子会不自信,没底气

妈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亲密的人,孩子会无条件地相信妈妈、依赖妈妈。如果妈妈总是对孩子歇斯底里,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没有自我认同感。

父母吼出来的往往不是威严,而是孩子的不自信。


4.孩子情绪化严重

把随意宣泄情绪当作控制孩子的手段,这注定了孩子不会有一个开心的童年。而动不动就发脾气打骂孩子的父母,这种「恶」 还可能会遗传给孩子。


5.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孩子在看大人的脸色,家里每个大人的情绪波动,孩子都能敏感的感知到,即使不是因为他,他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真的太让人心疼了。


再次,你要知道,再怎么凶孩子,孩子都爱你!


之前有一则新闻很火,2岁半女童遭受亲妈虐待致死。

记得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令我至今难忘的一个细节是:

警方赶至现场施救时,女童已奄奄一息,而此时她仍伸出手,嘴里念着:妈妈抱,妈妈抱。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怀孕的苦,分娩的痛,熬夜的累,从青葱少女变成满头油腻的主妇,放弃事业,放弃交际,放弃自己的身材……

可是到后来,我们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伟大,我们也会冲着孩子大喊大叫,我们也会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变得面目狰狞……

我们对孩子的爱,远远没有孩子对我们的深!


所以,当我们想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时候,请先想到以上的点,你或许就能冷静下来了。


当我们想吼孩子的时候,可以试着做到以下几点:


1.少说消极的话,多说积极的话

2.告诉孩子你为什么发怒

3.怒吼前有意识地笑一笑,有“奇效”


希望这个答案能帮助您解决烦恼!祝一切顺利!


恐龙快乐英语


育儿: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家长们知道这样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吗?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自己总是会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但发完脾气之后又会很心疼,很自责,觉得自己太冲动了,竟然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发火,太不应该了。

后悔完了呢,便会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三遍:“我再也不对孩子发脾气了!”但结果往往都是,还会有下一次!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经常对孩子发脾气会对孩子造成很多危害,爸妈经常发脾气,对孩子产生的不良影响是终生的,甚至影响到下下一代。

家长脾气大造成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大约也可以清楚:轻度后果,孩子逆反、消沉、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事实是,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却是反教育的。

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乱挥的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而广泛的损害。

控制脾气,多数家长只要在意识上到位了,行动就会自动调整。但也有人发现,克制脾气于自己来说是件特别困难的事,虽然明明白白地知道发脾气的坏处,却常常控制不住。每次发完火都后悔得要死,可到了下次,照样大发雷霆。

如何避免向孩子发脾气

1、 做为孩子的家长,更多时候我们要为孩子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才会身心健康的成长。

2、 半小时效应。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有多愤怒,都不马上发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一切都等到半小时后再说。

3、 即使孩子犯错,淘气,家长也应该尽可能忍住怒气,跟孩子一起想办法、父母遇事冷静,会变通,孩子学到的也是这些智慧。

俗话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打在儿身疼在娘心。学会管控自己的情绪对于父母来说确实需要更多的认知情绪。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育儿也是一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课程;

这里有更丰富的育儿宝典,更全面的科普知识,更走心的育儿睡前故事;

我是百万妈妈的选择,目前从事育儿行业5年,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西溪闹闹


对自己说一百遍!

“孩子是我亲生的随我!”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孩子本身精力旺盛好动对父母依赖,烦人是正常的!

家长必须客观的看待合理引导!道理大家都懂可是该如何客观看待?又怎么做到合理引导呢?这是难倒了全世界家庭的问题。

我推荐《正面管教》这本书你仔细研读此书会改变你对孩子烦人的看法,书里有几十种方法应对孩子出理的各种问题!

此书核心关键词就是:理解+尊重+协商!解读亲子关系建立的同时,还可以适用于任何社会关系当中,师生、上下级、医患,无往不利。

正面管教的内容简介

《正面管教》中告诉21世纪的父母和老师们: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使孩子获得这种能力。

惩罚和娇纵为什么对孩子都不好,并且不管用?

怎样用既不惩罚又不娇纵的正面管教方法培养孩子受益终身的良好品质?

如何用正面管教方法自动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

如何赢得孩子与父母和老师的合作?

如何消解大人与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超级父母”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

各种性格的父母会对孩子有什么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父母如何发挥自己性格中的优点,避免缺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老师们如何避免对学生造成管教问题?

从3岁到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孩子以及孩子的父母和老师,都将因为《正面管教》而彻底改变家里和学校的气氛,改变自己的人生。



大成子k


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沟通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所站的位置不同。小孩子尽管幼稚,但是也是会有成人自我状态浮现的。如果这时候家长仍旧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下与之交流,双方都会如对牛弹琴一样,最后孩子迫于压力,只能选择服从。

一个人的人格健全最关键的时候,就是开始觉醒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这时候家长如果耐心引导,学会换位思考的话,是培养孩子逻辑观、大局观、以及社交观最好的时机。

希望所有家长都可以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实现自己控制欲、实现自己未竟理想的工具。诚然,不管我们经历过多少,在父母眼中都只是孩子,但是如果爸爸妈妈真的一直用父母自我状态与下一代交流的话,轻则关系不和,重则叛逆横生。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承认,而父母作为最亲密的人,为什么不把最好的认同,在恰当的时机传递给孩子呢?


智汇糖


儿童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精力旺盛,好奇心重,而且由于他们的经验较少,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还会很执拗。这是他们这个年龄的特点,我们首先应该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即便如此,我们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当身心俱疲孩子依旧不依不饶的时候,心里真的会很火大,这样的时候该如何忍住呢?我在这样的情境下一般会和我的女儿分享我的心情,我会说:“孩子,妈妈现在有些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请你不要再打扰我了,不然我很可能会控制不住要生气哦”刚开始,她肯定不会马上乖乖听话,因为她无法仅凭着一句话就能完全理解和感受我当时的心情和状态,所以当她继续闹腾的话,我会表现出生气,当她体验到我生气的情绪并且不想让我生气的时候,她会妥协。当用语言不能奏效的时候,我会用行动来避免生气。比如孩子一直哭闹,我会让她去自己的卧室哭闹,因为在我面前哭会吵到妈妈,如果她不去,我会自己去卧室关上门,并且和她谈条件,她如果可以不哭,我就可以打开门,如果她继续哭,我会等她不想哭了再开门。我觉得这两种办法不仅可以避免我们自己生气,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倾听,选择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也会让孩子学会体谅和照顾别人的情绪,和别人和谐相处。



向着阳光奔跑20180101


第五十四次回答。



你可以参考我最新写的一篇文章《做母亲,你给自己打多少分?》,亲身经历,真实感受。

孩子是需要被理解的,养育也是需要方法的,我们这代人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上一辈养孩子按猪养,这一辈照书养,虽然没这么夸张,因地制宜,结合一下自己的情况。

当想发火时,尽量控制自己,孩子除了得到伤害,得不到什么,他不记事。

我是知道不知道姐姐,一个还在学习的妈妈,喜欢我请关注我!


知道不知道姐姐


我有一个六岁的小外甥,活泼可爱、有点话痨,每次离开我姐家,我最想念的其实不是我姐,而是我的小外甥,想念他在我身边调皮捣蛋的日子。可能是因为我不常跟他相处,所以在一起的时候满眼满心的都是喜爱,无论他多捣蛋、多话痨,我都喜欢的不得了。而我姐呢,只要我小外甥不听话,她就会冲他吼,吼了再不听话,就开始严肃教育。我姐说:“孩子现在捣蛋的不行,越不让干什么越干什么,可爱起来也真可爱,烦人起来也真烦人,想不冲他发火都难。有时候我晚上看着他睡着的样子,也会内疚,觉得不该吼他。哎,孩子啊,乖起来像天使,淘起来像魔鬼。”

我想,我姐的这种心理,应该很多家长都会有共鸣:淘的时候忍不住发火,过后可能又会后悔。那怎样才能打破这种现状呢?

1、你发火的背后,可能是不允许孩子做自己

我们中国的家长,很喜欢夸孩子的一句话就是:我家孩子可懂事了,不用我操心。什么叫懂事?就是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在做事,他的所有行为都符合了你对他的预期,所以你觉得孩子真乖。哪一次,孩子的行为超出了你的预期,比如你觉得他见到人应该主动打招呼,可他就是一声不吭;你觉得他应该在吃饭时间乖乖坐在饭桌上,可他就是挑食、还不好好吃饭;你想安安静静地看会电视,也希望他自己安静地玩一会,可他就是在你面前又蹦又跳、大喊大叫……烦不烦人?真烦人!为什么这么烦人?因为我想让他做这个时,他却在做那个。想一想,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凭什么事事都要听你的,都要满足你的期待?他为什么不能在任何时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呢?当他在表达他的所求时,你觉得他烦人,是不是你潜意识里觉得孩子就是你的一部分、就应该听你的,倘若他竟然没有听你的,你便受不了了。所以,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其实不是如何忍住不发火,而是你为什么会发火。这里面可能有你对孩子的不合理认知在,纠正这种认知,你看孩子所谓“烦人”的行为,就会有不一样的心情。孩子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也不是你的一部分,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权在任何时候做他自己,即使这种做法冒犯了你。

2、你是否有掌控欲

觉得孩子烦人的时候,往往就是觉得他不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了。那你可以觉察一下,你是否有控制孩子的欲望,而在其他事情上,你是否也常常害怕失控。如果是,你要深入地去探索一下,你害怕失控地背后到底在害怕什么,是无法面对自己的无力、还是无法面对自己的软弱?当你接受了自己的无力和软弱时,掌控欲也会慢慢消失。

看似由孩子引起的发火,其实背后有更复杂的东西,先觉察觉察自己,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