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给你一个用100元帮助1亿人的机会,你会珍惜么

如果给你一个用100元帮助1亿人的机会,你会珍惜么
如果给你一个用100元帮助1亿人的机会,你会珍惜么

最近朋友圈又刮起了一阵风,导火索是京东和众惠“京互保”上线测试一天即下线,而焦点仍然是“相互保”。

上周分子在上海举办了一场线下沙龙,现场调查有一半的朋友还没有加入相互保,我当时也很意外,因为我们的沙龙基本都是专业人士参与。当年南开、中财等众多院校对相互制颇为热衷,也纷纷筹备校内互助计划,而当“相互保”真正呈现在眼前时,有些人却望而却步了。圈里也不时传出对“相互保”的反对声音,以基层从业者居多,并不是说高层无人反对,只是基层的表达比较直接罢了。

支持者和反对者均立场鲜明,而观望者不在少数。我对“相互保”是支持的,站在“我”的意识上,很容易和不同的声音发生冲突,而当我回到一个客观中立的立场再次看待各方迥然相异,甚至针锋相对的态度时,一切便清晰和释然了。

站在各自的视角和利益上,各方的观点、担忧都可以理解,但这并无助于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更大的视角上看待相互保,寻找分歧之外的共识。

方向

屁股坐在哪

作为保险从业者,无论情怀还是职业,终极目标当然是让保险覆盖更多人,获得更多的收入和利润。传统保险更青睐健康人群,讽刺的是,数字化和大数据并没有给中国保险业带来更加公平的趋势,保险主体反而借助数据能力挖掘风险更低的人群,保险不但没有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反而使不公平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中国人口众多,而健康险的渗透率仅有9.1%(2017年数据)。保险业已经开始为健康险连续多年的高增长欢呼雀跃了,可现实是中国仍有90%的老百姓没有商业保险保障。

如果给你一个用100元帮助1亿人的机会,你会珍惜么
如果给你一个用100元帮助1亿人的机会,你会珍惜么

图片来自《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2018》

看到这两张图的数据,作为保险从业者,应该汗颜。

中国社会和广大普通民众迫切需要一个更透明,更有效率,更普惠,更多元,生态更加繁荣的保险市场,试问当下这个产品价格高、性价比低,保障低,青睐低风险人群,用高费用拉动销售,轻视服务和信用的保险业能达成使命么。

不借助互联网和科技,不大幅提高效率和产品性价比,如何快速实现保险普惠,生态繁荣。

根根到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是围绕着“利己”为轴心一步步走向邪恶深渊,还是为“利他”为准绳,造福人民和社会。

效率

管理费之争

很多文章和评论都提到相互保等产品的管理费不合理,认为10%的比例过高,未来随着案件规模增长会有巨大利润。

一个朋友的一席话醍醐灌顶:相互保的保险架构是团体重大疾病保险,如果从团险角度看,放眼保险行业,有哪家保险公司能把团险的附加费用率控制在10%以内?为什么传统行业动辄百分之二十的费用率就“合理”,相互保10%的管理费就不合理?

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利,但也要看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落后的产能,低下的效率是不能拿来当理说的。即使保险行业费用率有些高,如果这些费用是投入到技术进步和服务改善,当然是大家乐见的,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呢?

世界500强前十位大都是技术驱动型企业,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国内保险业平安、众安在技术上大规模投入,人保、太平洋等公司也正迎头赶上,就连大量基层保险销售人员也在广泛使用各类保险信息化工具提高效率(而这些工具的提供方很多并不是保险公司)。

10%应该是我们追逐的目标,而不是质疑的对象。

创新

监管立场

保险姓保,保险普惠是大势所趋,信息化、数字化、互联网是时代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监管不鼓励创新,就不会有互联网保险,也不会有相互保。

同时,监管部门推进的改革创新一定是审慎的,激进的颠覆式创新会触及太多的既定利益和原有格局,往往以夭折告终。

支付宝和信美推出的相互保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准备、试验、磨合,期间也有过波折,它的正式上线,绝不是简单的产品和模式创新,其中涉及的产品、精算、支付、风控、服务、合规等等问题怕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即便如此,蚂蚁和信美也保持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不断接收各种建议,并与监管保持密切沟通。

相互保上线后,据我了解很多机构也是蠢蠢欲动,觉得时机来了,分子在相互保线下沙龙上给很多人泼了冷水,我劝很多朋友不要做“相互保”,因为我觉得很多人准备严重不足。如果不足以证明产品、合规、服务、风控等方面的能力,或者说无法达到蚂蚁和信美当下的管理水平,只是跟风,很可能破坏当下改革创新的局面,甚至会引起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行业的严重对立和冲突。

也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不是质疑,而是帮助,建议,让它变得更完善,更有价值。

红利

相互保的红利

当下,很多人把相互保和传统寿险对立起来,认为支付宝抢了自己的饭碗,有些机构甚至蛊惑基层销售人员,进行负面宣传。之前,蚂蚁金服、平安保险都公开表态或评论:相互保是现有长期重疾险的补充。

而实际情况是,相互保的大规模渗透将对普通民众的大病保障和保险需求形成巨大的教育红利,我们发现,很多聪明的保险经纪人、代理人已经在把握红利,享受红利,一些富有前瞻性的保险公司、三方平台更是借助科技手段,通过AI技术准备更高效的收割这轮红利。有些有识之士甚至已经在布局未来商业健康险大规模覆盖后衍生的医疗、健康管理、药品等相关行业。

作为保险从业者,你应该感到幸运,踩在了信息时代的趋势和健康险井喷的红利上,那些想实现伟大抱负和梦想的创业者也真正有了用武之地,把握住时代的机遇,顺势而为,怎么能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质疑和诋毁上。

你应该武装自己,成为红利收割机。

相互

人,永远是相互的

看了上百篇各类相互保的文章,当你突然回头,却发现彼岸就在那里。

在我看来,相互保是个险还是团险,管理费高还是低,都不重要,网络上讨论的很多专业文章我也不太关心了。

支付宝相互保未来的目标是覆盖一亿人,假设我们相信它能做到,那么,相互保给了我们每一个人一次机会:每年用一两百元帮助一亿人的机会,你,还要犹豫么。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永远是相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