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病診斷」引起豬漲肚子除了梭菌,還有這幾種病!

引起胃腸鼓氣的原因比較多,有微生物引起的,也有飼養管理不當造成的,給我們養殖過程中造成重大損失。但是實踐證明,通過改善飼養管理和加強傳染病的預防,也是避免胃腸脹氣的有效措施。

「豬病診斷」引起豬漲肚子除了梭菌,還有這幾種病!

1、大腸桿菌感染

幼齡豬在出生後3周以內極易感染大腸桿菌,其感染無季節限制。黃痢常波及一窩以內90%以上的仔豬發病,有的達100%,病死率很高;發生白痢時窩發病率可達30%~80%。

病原性大腸桿菌具有多種毒力因子,使豬隻發生腹瀉和脫水,由於腸道的消化功能喪失,營養物質在腸道中發酵產生氣體,引起腸道的臌氣。

防治:仔豬一旦發生臌氣常無好的治療方法,故死亡率極高,運用敏感抗生素如頭孢可抑制或殺滅病原,但對臌氣卻無作用,所以更重要的是預防,如用白頭翁散+新黴素拌料預防。

「豬病診斷」引起豬漲肚子除了梭菌,還有這幾種病!

2、產氣莢膜梭菌感染

膘情中上等的豬發病率及病死率較高,豬2-6月齡感染,懷孕母豬也可感染。主要特徵是發病急、死亡快,又稱猝死症或暴死症。短則幾分鐘,長者也不過數小時,而且神經症狀比較明顯,豬感染後大多橫衝直撞,時而轉圈,時而向前盲目奔跑,不顧阻擋。衝撞到障礙時隨即倒地,口吐白沫,肌肉緊張抽搐,四肢不斷划動,可見其腹部、耳根、鼻端發紺,空嚼、嚎叫,隨後倒地死亡。

防治:一些藥物如林可黴素、甲硝唑等對本菌有體外抑制作用,但是本病發病快,死亡率高所以治療效果一般,本病重在預防,如使用林可黴素定期拌料。

3、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感染

傳染性胃腸炎一般發生於冬、春季,可通過豬的接觸傳播,多呈地方性和週期性流行性。病毒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後,使其迅速脫落,難以分解乳糖和其他必要的養分,由於滲透壓的作用,從而引起水分的停留,甚至從身體組織中吸收體液,產生腹瀉和失水。同時營養物質在腸道中發酵,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胃腸臌氣。解剖屍體脫水明顯,胃內充滿凝乳塊,腸管擴張呈半透明狀,腸繫膜充血。類似病變也可見於流行性腹瀉。

防治:已發生臌氣的豬臨床病例無特效藥物,對腹瀉病例運用藥物療法和控制繼發感染為住。一方面補充體液和防止酸中毒,應用口服補液鹽進行喂服。另一方面使用敏感抗生素防制繼發感染,可選擇黃芪多糖+新黴素拌料加藥治療。

「豬病診斷」引起豬漲肚子除了梭菌,還有這幾種病!

4、感染性便秘

據瞭解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及其多病原混合感染例如豬瘟、藍耳病、鏈球菌病、豬副嗜血桿菌病、慢性腸結核病、腸道蠕蟲病等,能引起嚴重便秘,從而導致臌氣,此外常伴發其它症狀及病變。緩解便秘即能緩解臌氣。

防治:要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通過全方位的生物安全措施,來預防此類傳染病的發生,同時可配合預防便秘的藥物進行加藥保健,或者針對發病豬在飲水中添加小蘇打或硫酸鎂等。

「豬病診斷」引起豬漲肚子除了梭菌,還有這幾種病!

親愛的養殖朋友們,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豬報價/dfj878),有什麼養殖方面的問題,行情分析,養殖疑惑,疾病防治 ,政策解讀我們會有專業老師第一時間給你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