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隋文帝時代,社會安定,戶口銳長,墾田速增,積蓄充盈,科技文化也獲得前所未有的大發展,橫架在濟水(清水)之上的“清水石橋”便是其留下的蹤跡之一。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在須昌城(今東平縣老湖鎮埠子坡村西)西1.5公里處,跨濟水之上,興建了1座長138.2米,比趙州橋建造時間還要早、還要長而且設計技術先進、建造水平高的巨石橋,名曰“清水石橋”。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資治通鑑》記載說,須昌城南距壽張縣城(指漢壽張縣城,地址在今東平縣新湖鄉霍家莊)30裡,東南距汶上縣城90餘里,西距長安(今西安)1694裡,城北隔魚山與東阿縣相望。清光緒進士蔣作錦先生所著《東原問水錄》中說,須昌城“西門外二里有古濟水,橫跨濟水建清水石橋一座”。《元和郡縣誌》載:“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隋仁壽元年造,石作華巧,與趙州石橋相埒,長四百五十尺”。 《太平寰宇記·鄆州·風俗》記載:“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隋仁壽元年造,石作倖巧,與趙州石橋相埒,長四百五十尺”。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東原考古錄》說,“(須昌城)南距須句(指今小安山東三公里的東張莊村附近之故須句城)三十里,城在金山東南,土山(今東平湖一級湖內湖心島)東,埠子頭西,淪沒陂澤中,舊址無存,埠子頭東嶽廟其東關也,西南陂中有石刻南門二字,為南門遺址”。按此,須句城的位置在今東平湖水庫一級湖內,湖心島東,老湖鎮埠子村西老湖區水下。此橋在《元和郡縣誌》、《東原考古錄》、《須昌城考》、《讀史方輿紀要》、清代《東平州志》等均有記載。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石橋宏偉壯觀,橋南水泊風景秀麗,古有“小洞庭”之稱。洄源亭座落東平湖上,為著名勝跡。唐詩人高適(公元706~765年)自魯郡至東平郡時路經此橋,觸景生情,作《魯西至東平》詩一首:“沙岸泊不定,石橋水橫流,問津見魯谷,懷古傷家丘,寥落千載後,空傳褒聖侯”。

趙州石橋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經趙縣,建於隋大業年間(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和建造,是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建成後曾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臺發生的7.6級地震,邢臺距這裡有40多公里,都沒有被破壞。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將其選定為第12個“國際歷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並在橋北端東側建造了“國際歷史土木工程古蹟”銅牌紀念碑。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該橋長64.40米,跨徑37.02米,券高7.23米,是當今世界上跨徑最大、建造最早的單孔敞肩型石拱橋。因橋兩端肩部各有二個小孔,不是實的,故稱敞肩型,這是世界造橋史的一個創造(沒有小拱的稱為滿肩或實肩型)。橋上有很多的東西,類型眾多,豐富多彩。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道路通、百業興”。一橋飛架,天塹變通途,由於當時這座石橋處在重要的交通道路上,對當時隋、唐時期的魯西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清光緒《東平州志》記載,這座清水石橋“西通濮鄆”。唐代,隨著大野澤的變遷,地區政治中心的變化和大野澤北部的治理,特別是清水石橋的建成,使魯西經濟得到迅速發展。唐貞觀年間,東平西境的須昌城一度成為天平軍節度使、鄆州、須昌縣三級政府的所在地。進入元代,是東平地區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期,東平設東平路,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嚴實(1182~1240)在東平路立行臺,領山東西路行中尚省兵馬總管,轄54州縣,治所在須城(今東平縣州城鎮),成為與山東省東部的益都城相埒的魯西大都市。“清水石橋”就架設在須句城西濟水之上。

比趙州橋早5年、比趙州橋長80米,“沉睡”千年的東平清河石橋


可惜的是,宋真宗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五月,黃河決口,橋與城被洪水吞沒。 如今,東平湖水庫一級湖內長年積水,橋已深淤地下,橋址處仍為一片水泊,上面的淤泥應該有幾十米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