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每当孩子成绩不好时,特别是男孩子,有些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就寄希望于孩子“开窍”,认为孩子“开窍”,学习就赶上去。父母眼中的“开窍”,与时下谈到的学生“逆袭”,有曲异同工之处。

初中到高中期间,确实存在一些孩子“开窍”的现象:仿佛“忽如一夜春风来”,就是形容这类孩子的表现。他们惚若一夜的功夫,由不知道学习转变成刻苦努力,由“题意都不理解”转变“下笔如有神”,成绩随之出现较大改观。这样的孩子,其实少之又少。

“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脑筋“开窍”、成绩“逆袭”,也并非每年都会遇到“逆袭”成功的学生。先看一看三位学渣成功如何中考“逆袭”,排名进入全市九千多名考生的前一千名,考入本市省级重点高中的经历,然后再找出他们三位能够“逆袭”的原因。

阿男,严格说,他不算是学渣,初一时级部排名前二十。这个学生的基础极其扎实,虽然对数字的反应不够敏感,但分析能力比较出色,对知识的包容性和吸收性好,“举一反三”能力突出。进入初二,阿男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成绩开始出现波动,尤其是英语成绩直线下降。初二上学期结束,级部排名已经掉出前六十名。

阿男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文化程度不高,人很实在,家长会跟老师沟通之后,回家摔了儿子的手机,每天晚上坐在儿子身边,“盯”着孩子写作业。遇到周末加班,夫妻两个宁可调班扣奖金,也要保证一人待在家里“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对照课本检查孩子背诵副科。

其中,阿男与父母之间爆发过几次“口角大战”,但是,阿男的反抗都遭到装卸工人出身的父亲狠狠“收拾”,最惨一次,屁股被鞋底子抽得没法坐,上课只能站在教室后面听讲。残酷打击终于让阿男熄灭反抗的心思,初二下学期开始,成绩开始回升。

“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考进班级前二名,我可以每天玩十分钟手机。”或许这是阿男学习的动力,但是,他确实是以惊人的进步在惊讶着众人。初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阿男的成绩已经稳定在级部前十名,他的父亲说,那个想玩“十分钟手机”的孩子已经彻底与游戏“绝缘”。

阿男能考入省重点高中,既是因为孩子自身具备相应的潜力,更主要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无比重视,虽然管教方式简单粗暴,但孩子在最后一年真是拼命:每晚十一点半睡、五点半起,尤其是史地生政四门副科,随便提出书中一页的内容,孩子都能回答的八九不离十。

阿腾,初一时成绩仅排在级部中下游,属于那类“即使考上高中,也仅是三等高中”的学生。智力平平,相比其它科目平淡无奇的成绩,他的英语成绩很好,语感比较出色。这或许得益于父母自小对孩子的英语比较重视。

阿腾平时没有什么上进心,自认为“反正差不多能考上高中“,成天抱着“大不了到初三拼一把”的心思,嘻笑打闹。但是初二开始,阿腾像变了一个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尤其是理科,孩子开启“刷题”模式,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抱着习题集穿梭在几位任课老师的办公室。

“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百思不得其,与家长沟通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初一暑假,阿腾被送回老家,大热天被逼着打扫猪舍。用他母亲的话讲:“猪圈没打扫干净,孩子差点得了猪瘟。”真相大白:原来,孩子的努力是被“臭兮兮的活计”逼出来的。

阿文,理解能力突出,对数字比较敏感,但是学科基础差,记忆力不够突出,虽然平时努力学习,但初一时成绩依旧在班级下游。初二开始时,孩子的班主任因病调换,或许是“信其师,爱其道”的原因,新换的老师让孩子感觉到学习的乐趣,也或许是母亲开始重视与新任老师的沟通,阿文学习更加努力,甚至“朝思暮想”要考进班级前十五名,这种想法,在当时很多人看来,无异于“想吃天鹅的青蛙”。

初二下学期开始,阿文的成绩开始发力,两年的努力终于开花,理科成绩,尤其是数学成绩表现耀眼,由初一时的三十几分,到初三结束时,已经稳定在一百一十分左右。中考时“拼命一跃”,“有惊有险”的“挤”进省高中。

“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翻看三个孩子“逆袭之路”, 所谓的“开窍”,并非“玩了一年,人生就开挂”,也并非“不知不觉智商迸发”,而是孩子自我认识、自我追求和自身学习态度的转变。无论是本身基础好的阿男,还是基础薄弱的阿文,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半,他们的目标只有“考上高中”,每天的任务就是“背书、刷题”,日子单调的如同一台机器,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只有勤恳勤勉勤奋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其次也或许是男孩子“脸皮厚”的原因,这三个孩子都喜欢问“问题”,只要书本上有不明白的地方,总要找到机会向老师请教,尤其是阿腾,很多次看到他“厚颜无耻”追着老师在提问。问,是思考的结果,是知识再整理、再加工的起源,许多孩子问不出问题,自我感觉“都会了”,根本原因是思考程度过浅。基础差,没有思维能力,远离教师“十万八千里”,甚至从心底排斥、畏惧老师,孩子的学科成绩不会提高。

最后,父母家庭对孩子学习的支持。从这三个孩子“逆袭”的经历看,他们共同的缺点是自控能力差,学科基础差。这类孩子,一般而言,因为成绩不出色,教师平时都不太重视,“随大流管理”。因此,他们在“逆袭”前期都有过父母苦心看管的过程,并能够与学校老师积极沟通交流。

有些父母认为,成绩好坏不代表日后生活的好坏,成绩再好,也有找不到工作“啃老的”,成绩再差,做个装修工人一年也能赚个十几万。“人各有志”,父母的眼界决定孩子的高度,用极端的例子否定学习的重要性,是对学习本身的不尊重,是对“知识推进社会进步”的漠视。

“扒”三名学渣的学习经验:自家孩子如何才能逆袭考入省重点高中

孩子能否“开窍、逆袭”,决定权不在父母,也不在孩子本身。许多初高中阶段成功“逆袭”的孩子,有的是天赋秉异,生理发育助其“开窍”,“开窍”后的精力又正好用在学习上,获得斐然成绩。这样的孩子“稀罕的如同沙漠里一滴水”,几年不曾见一个。从前面提到的三个孩子经历来看,更多的是孩子靠后天不断的努力付出,换来“开窍、逆袭”。

与其等待孩子“开窍”,迎来“逆袭”,不如从现在开始,让孩子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学习没有任何捷径,成绩是靠适合自己的方法,依靠努力学习换来的,或许,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明天一早醒来,你的孩子也会“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