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榮縣的這個人物,可不能小看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1960年代的中學語文課本上,選登過古文《游龍門記》,其作者是明代著名廉吏、大思想家、教育家薛瑄。

薛瑄,字德溫,號敬軒,生於明洪武二十二年(1938年),卒於明天順八年(1464年),1420年中舉人,次年中進士。

因為其父守孝,從1428年起,才走馬上任,先後任廣東道監察御史、雲南道監察御史、山東提學僉事、北京大理寺卿、南京大理寺卿、理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等職。

1464年在故鄉去世後,朝庭封贈為禮部尚書,諡號文清公,並下詔從祀於文廟,與孔子、孟子等人同享夫子尊稱。

明清兩代,薛瑄不僅得到國人的崇敬,而且在日本和朝鮮享有很高的聲譽。當今,一些到中國攻讀漢語言文學的外國留學生,研究了薛瑄的著作和政績後,也非常敬重薛瑄。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1996年,比利時人唐若望(漢語名)在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假期曾來薛瑄故里瞻仰薛瑄塑像,拜謁薛瑄墓地。他說他非常崇拜薛瑄,因此他的背上有紋身“性天通”三個銅錢大的字。

這是薛瑄去世前所寫的一首詩裡的三個字。

土炕羊褥紙屏風,睡覺東窗日影紅。

七十六年無一事,此心為覺性天通。

一個外國友人對薛瑄的學術思想痴迷到這種程度,實屬罕見。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薛瑄祖籍山西龍門(今河津市)平原村,離“鯉魚跳龍門”典故發生地龍門60餘里,現劃歸萬榮縣。

平原村現有薛夫子家廟和故居、有文清祖塋、奉天誥命碑、奉天誥命聖旨、《薛文清全書》木刻版等古蹟和文物,每年遊人不絕。

近10年來,我每次回故鄉,都要到薛瑄故里瞻仰先賢。

2003年盛夏,為了給中紀委所屬的方正出版社編寫《基層廉政文化建設實用指南》一書,我查閱了大量薛瑄的史料,發現:

在薛瑄從政的20餘年中,既有歷史名臣的政績,又有宦海清官的美譽。

他忠國愛民,懲治貪官,勵行法治,平反冤獄,清白自守,廉潔奉公,是封建社會少有的廉吏!

上中學時,我因讀《游龍門記》,欽佩薛夫子的文采;近些年,我因讀薛瑄清廉史料,尤欽佩薛夫子的骨氣。

有這麼幾件事,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薛瑄做了監察御史5年之後,才用積攢的奉銀在京城買了兩間小屋居住。這兩間小屋東牆沒有窗戶,房內的光線和通風都不好,狹小得只能放下一桌一椅一床。

當時,薛瑄的兒子薛淳便找來一輛廢棄的舊車,自己動手,拆掉車上的長木,只剩下一個底座,再拆成窗戶模樣——對付著在東牆裝了一個窗戶。

薛瑄下朝回來,挺欣賞兒子的創造,揮筆寫了一篇《車窗記》:

吾之屋如是,可謂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雖小而心則大也。彼貪民侈士,巍堂綺戶,可謂廣且麗矣。彼方褊躁汲汲,若不足以自容,日夜勞神憊精,思溢以擴大之。是其居雖大,而心則小也。小大之說,君子必能辨之。

雲南道監察御史,相當於當今省紀委書記、省監察院院長。請看如今的省部級官員住的什麼房子?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啊!

明宣德三年,為了剷除弊政,皇帝派薛瑄為湖廣道監察御史並監督沅州銀場之職,管轄湘西12個縣裡的銀礦。

當時各級官員貪汙成風,賄賂公行。凡是派到沅州銀場的監督官,沒有不發財的。

薛瑄接到任命後,在京的文武官員紛紛祝賀,說薛瑄謀到了一個肥差。薛瑄卻引用一句古詩,回答說:

此鄉多寶玉,慎莫厭清貧。

到沅州上任以後,當地的官員和紳士們立即備重禮來拜望,尋求庇護。

薛瑄一看來勢 ,到任第二天便在府門上掛出一塊告示,上面寫詩一首:

有雪松還勁,無魚水自清。

沅州銀似海,豈可忘清貧?

嚴辭拒絕了所有想行賄的人。

薛瑄在任期內,明察暗訪,黜罰貪官汙吏,整治銀礦風氣,又建議朝庭減免了不合理的賦稅,使這一帶的腐敗情形和種種弊端大為減少。

三年任滿後,當地老百姓感恩戴德,在家裡懸起他的畫像,祝願他健康長壽。

試問當今官員,若有人備重禮來拜望,你能像薛瑄那樣統統拒之門外嗎?

薛瑄任南京大理寺少卿時,太監袁誠為了拉攏薛瑄,派人送給薛瑄一把精緻的檀香木扇子。薛瑄見扇,正言拒絕。

送扇人便再三勸說,要薛瑄收下,說,一把小扇,算不得什麼,還是請少卿收下。薛瑄振振有詞,說:

唐德宗時,宰相陸贄為官清廉,不行賄不受賄。德宗向他下一道密旨說‘一概拒絕饋贈,辦事恐怕不便。重禮不可收,但像馬鞭、鞋靴之類的薄禮,收亦無妨。’

陸贄答道:‘薄禮也是受賄,賄道一開,輾轉滋甚,鞋靴不足,必及衣裘,車輿不足,必及金璧;涓流不止,溪壑成災。’

一席話,使送扇之人無語答對,掃興而歸。

為什麼當今官員不能向薛瑄那樣,牢記陸贄的名言並切實做到大賄不收,小利不貪呢?悲哉!悲哉!

明正統年間,太監王振(山西大同人)專權,他聽楊士奇等人誇讚薛瑄,又知薛瑄是自己的同鄉,想拉關係,就將薛瑄升任大理寺少卿(管理刑法複審的副長官,相當於今高級法院副院長)。

有人告訴薛瑄,這是王振出的力,應去表示感謝。薛瑄卻嚴肅地說:

拜爵公朝,謝恩私室,吾不為也。

當時,滿朝公卿都想討好王振,惟獨薛瑄不肯趨炎附勢,因此得罪了王振。

有一次,大理寺接到一案,是個指揮使妻子被告毒害親夫,已屈打成招。薛瑄認為事情並非這麼簡單,經過調查,方知其因。

原來是指揮使的小妾長得漂亮,指揮使死後,王振的侄子王山想將她討去,指揮使的妻子不肯,於是便遭誣告。薛瑄毫不猶豫地將這樁案子駁回。

王振聞知後大怒,讓都御史王文誣告薛瑄,將薛瑄入獄,定成死罪。在獄中,薛瑄鎮靜自如,手拿《易經》若無其事似地吟誦。

等到臨刑前,王振身邊的一個老僕偷偷哭泣。王振問他何故?老僕說:“聞薛夫子將刑,故泣耳。”

王振由此得知,薛瑄是位大得人心的正人君子,處死他必將引起極大的民憤。這時,有許多朝臣上書,替薛瑄求情。王振便順水推舟,將薛瑄免罪釋放。

將薛瑄的這些事蹟,與當今的大小官員的表現相比,薛瑄絕對是廉政的楷模,他的事蹟足以讓當今的貪官們蒙羞!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最讓我感動的是,在薛瑄的故里,有一座小院佔地不足100平方米,薛瑄就在這個小院出生,也在這個小院去世,這裡就是薛瑄名符其實的故居。

薛老夫子生前官至大理寺卿,是明朝的高官顯宦,其故居卻如此簡陋,竟不如平原村的平民百姓!聯想到薛瑄在京時購買的兩間小屋,我感慨萬千:

他的《車窗記》不就是唐代劉禹錫《陋室銘》的再現嗎?

我為故鄉的“一代廉吏”而驕傲!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張崇發,山西河津人,正高職研究人員。

出版有《中華名勝古蹟趣聞錄》(上下冊)、《董其武將軍傳奇人生》(上下冊)等20部書。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万荣县的这个人物,可不能小看

廣告,像未知世界的暗語。點開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