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在秋日裡,各種鮮花並不鮮豔繽紛,五彩絢爛,

反而像是在一季的時光裡,

發過酵一般,顏色醇厚,氣味濃香。

古人這時候,要折將一枝,

插在瓶中,細品之。

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插花為借用花木抒發人的意志、願望之時,

以花枝展情韻, 表現花品花格,

令人在擊節讚歎之餘, 心馳神往。

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古人看花是有分別的,

飲酒對自然生長的花,

飲茶對瓶中插花,

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葉都蘊涵著深長的意味。

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古代的花器主要有盆景器和插花器兩大類:“盆景”是將植物連根栽種在花器裡,觀其生長,也就是花盆;“插花”器是將花木剪裁插置在花器裡,賞其姿態,也就是通常說的花瓶。

中國插花藝術歷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源於佛前供花。在南北朝、唐代的壁畫、摩崖石窟造像中,我們都會看到供養人手持瓶花,跟隨在菩薩身後的情景。這種在佛像前瓶所插的應時花卉,也被稱為“佛花”,也是最早的插花。

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除琴棋書畫外,又形成插花、掛 畫、點茶和燃香的“生活四藝”,撰寫出不少插花詩作。在構圖中,講究線條美,常以 梅花、臘梅等枝條來插制,突出“清”、“疏”,形成清麗疏朗而自然的風格。因而,許多文人士流為避現實多退隱於山水之間時,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間,以表心意。

品宋丨插花,一場美學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