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缺個角還能當一兩銀子用嗎?

範佛


這個問題問得很笨。

所謂“一兩銀子”,指的是重量,不是形制。在白銀成為基準貨幣的明清兩朝(唐宋時期的基準貨幣是銅錢,到明朝中葉才變成白銀),白銀購買力跟它的形狀沒有任何關係,鑄成1兩的小銀錠,以及總重1兩但被剪成許多塊的不規則小銀塊兒,只要含純銀比例相同,那麼在購買力上就是相同的。

假如你有一枚銀錠,重1.2兩,現在你剪掉一個角或者一個邊,剪去0.2兩,那麼剩下的這塊缺角缺邊銀錠就相當於一枚1兩重的銀錠。

事實上,在清朝後期,完整無損的銀錠反倒沒有已經破損的銀錠受歡迎,破損銀錠又沒有散碎銀子受歡迎。美國外交官何天爵在《真實的中國佬》一書中解釋說,這是因為破損的銀錠比較容易從缺口處鑑定成色,散碎銀子的成色就更容易鑑定了,而且很難摻假。

古代中國假貨橫行(大家可以參讀宋朝判例和清朝刑科案例彙編),假幣氾濫,不法之徒喜歡用錫和鉛來冒充假銀錠,只有剪開一個缺口,才能判斷真偽。你也剪,他也剪,剪得多了,市面上很少存在完好無損的銀錠,更多的是缺角缺邊支離破碎的碎銀。

銀錠也好,碎銀也好,都為日常交易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交易前要驗銀子真偽,交易後要稱量銀子重量,雙方一直為白銀的成色、規格、重量和稱量用具的可靠性而爭辯不休……

所以到了清朝末年,標準化的機制銀元從歐美傳入中國,一下子就改變了過去好幾個世紀散碎銀子包打天下的荒誕局面,清政府以及後來的民國政府也跟著鑄造銀元,截止1928年國民黨統一南北時,銀錠和碎銀已經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下面是銀錠、碎銀和銀元的圖片,想進一步瞭解白銀貨幣史的朋友可以繼續往下翻:

(剛剛鑄造好的銀錠,俗稱“元寶”)

(表面氧化發黑的銀錠)

(在不斷交易過程中被不斷剪開的缺角銀錠)

(銀錠變成了碎銀子)

民國時代的機制銀元代表作,左為“孫大頭”,右為“袁大頭”。其實民國時代中國大地上流通著至少兩百多種銀元,分別來自墨西哥、英國、香港、日本、北洋政府、南方國民黨政府、各地造幣廠,重量、規格和含銀量差別很大。我們通常說的“大洋”,主要指孫大頭、袁大頭、英國站人洋和墨西哥鷹洋


開周說宋


古代一兩銀子就是當一兩用,有兩和錢作單位,十六錢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今天的錢就是從錢作單位而來的,現在人把人民幣稱作錢的道理),古代文銀以錢兩為計算單位,不論大小,缺角缺拐,以兩作貨幣交換,等盤小秤就是古代秤文銀之用,現在在中藥店還有小秤存在,後來發展以黃金也作貨幣交換之用,只要夠上錢兩,大小不管,都可以交換物資,大多數的店家都有切銀切金的刀,便於均等之錢兩。後來在發展中,金銀貴重,先以鐵,後來以銅作貨交換之幣,也就是中間有眼的銅錢,白銀和黃金少於流通,清朝有英國帶來洋元,也就是收藏界的站著人的銀元(名叫站洋),又傳技仿製,便於流通,好給英國交換物資,盜舉大量中國文銀,從那以後,秤金秤銀也不在用了,以洋元(銀元)為貨幣單位,所以說,一兩缺角白銀還作一兩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