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深圳讀書月·三聯主賓社特別策劃

知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閱讀與新知三人談

嘉賓:梁小民 江曉原 胡洪俠

時間:11月2日(週五)晚19:00-20:30

地點:深圳書城中心書城南區大臺階(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

我們的時代,知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無論是科學技術,還是人文社科乃至藝術領域,新發現、新探索和新成果層出不窮,並以同樣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類的社會和生活。瞭解這種知識成果的內容,思考其與我們生活的關係,固然是明瞭社會變遷趨勢的必需,但更為重要的,乃是通過知識演進的背景和過程,領悟和體會隱藏其中的理性精神和科學規律。有鑑於此,三聯於2006年推出新版“新知文庫”,迄今已出版100種,讓眾多的讀者在愉悅的閱讀中獲取新知,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激發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今技術新潮推動娛樂滾滾,以“知識服務”為名的各類花樣翻新,人們似乎已經認同知識必須碎片化,必須能夠滿足人們現實的渴求……然而,何為知識?什麼樣的知識是有益的?我們向“知識”要什麼?

真正的知識從來都不是一種堆砌,或者是某種實用的速成“膠囊”,而是我們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能力,能夠從方方面面引導我們的智性生活。

知識永遠承諾開放,分享、交流與體驗是破除習見與定見最好的方式。知識的可靠性不僅來自權威,更來自開放的對話。本場對話,三聯書店將邀請科學史專家、經濟學家和資深書評人共同討論閱讀與新知這一話題。

嘉賓介紹

梁小民,北京工商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1943年出生于山西。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1994年在美國康奈爾大學學習、研究;曾任教於北京大學,北京商學院。現任國務院特邀監查員,國家價格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評委、北京市社科基金評委,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江曉原,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天體物理專業,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成為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的博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系主任、教授、博導。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副理事長,是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會員,國際東亞科技醫學史學會(ISHEASTM)會員,中國天文學會理事,上海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

胡洪俠,資深媒體人,專欄作家。現任深圳報業集團社委會委員、編輯委員會副總編輯,兼《晶報》總編輯。

“新知文庫”

與讀者相遇100種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990 年代中期,三聯書店曾推出“科學人文”書,引領科學人文類圖書的出版風潮;十年之後,三聯書店推出“新知文庫”(新版),直接推動了“新知”這一圖書門類的形塑。如今,又一個十年過去,新知文庫已出版百種,深受讀者喜愛。

新知文庫以“新興話題、傳奇故事和普遍感興趣的專門史”為旨趣,致力於使讀者在愉快的閱讀中獲取新知,開闊視野,啟迪思維,激發好奇心和想象力,並領悟知識演進背後的理性精神。

|推|薦|書|目|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智商測試:一段閃光的歷史,一個失色的點子

[美]斯蒂芬·默多克 著 盧欣渝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3

人類第一次大規模智商測試的題目,是一群不知道哪裡蹦出來的七個年輕人鼓搗出來的一套題:美國捲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沒過幾周,七個美國人在新澤西州的一個角落用一些極端的問題來為難美國的年輕人,例如:“人們為什麼要用爐子?”“犰狳是一種:裝飾用的盆景/動物/樂器/匕首”等等。他們認為,應徵入伍的人對這類問題的回答,有助於揭示他們先天的智力差異。測試的主辦方為美國的軍事當局,參加測試的總人數達到了170 萬。戰爭結束後,這七個人使美國人民相信,他們的判斷是準確的。之後,整個20世紀,直到今天,這種令人費解的測試影響到人們對人本身的判斷。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城市的故事

[英]約翰·裡德 著 / 郝笑叢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3月

城市,人類文明的結晶,自誕生之日起便飽受爭議。城市的擁躉以華美的辭藻熱情謳歌其博大寬容、時尚新奇與激情碰撞,而厭棄者則將其置於自然的對立面,不遺餘力地抨擊城市帶來的空間衝突、資源短缺與環境汙染。本書作者選取了世界上最具特殊樣本意義的城市,從“第一座城市”加泰土丘的誕生到古羅馬城的衰亡,從克利夫蘭的興起到斯德哥爾摩的理想城市規劃,從馬德里的定都再到戰後柏林的重建,進行了一次次引人入勝的探索。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囚徒、情人與間諜: 古今隱形墨水的故事

[美]馬克拉奇斯 著 張哲、師小涵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7

本書作者提供了一款隱形墨水配方:在小鍋裡煮兩杯水。將兩勺澱粉和三分之一杯的冷水混合並攪勻成漿。水沸騰後,將澱粉漿倒入,攪拌並繼續煮兩分鐘。澱粉漿在隨後的冷卻過程中會越發濃稠。可以用畫筆或者棉籤蘸取澱粉漿寫下秘密信息。筆跡乾燥後可以用稀釋的碘液顯影。紙張會吸收碘液,但是在沒有澱粉的位置,碘液會在幾小時內蒸發,使得藍色的澱粉字跡清晰可見。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通向世界盡頭: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故事

[英] 克里斯蒂安·沃爾瑪 著 李陽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6

從俄羅斯的心臟延伸到遙遠的太平洋港口,跨西伯利亞大鐵路全長9298公里,是19世紀最雄心勃勃的鐵路工程,也是迄今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從催人淚下的故事到改變世界的軍事行動,本書生動地講述了跨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大量歷史細節,同時涉及俄羅斯全境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從千頂之城莫斯科,到波光粼粼的貝加爾湖,再到白雪皚皚的遠東凍土。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共病時代:動物疾病與人類健康的驚人聯繫

[美]芭芭拉·納特森-霍格威茨 /

[美]凱瑟琳·鮑爾斯 著 陳筱宛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9

遠古恐龍化石中,竟然隱藏著癌症的信息;貓咪、野外的馬也會急火攻心,突然暈倒;經常在半夜偷偷潛入鴉片種植場大嚼特嚼的竊賊,居然是小袋鼠;很多動物身上出現“刻板行為”其實很像人類的強迫症;鸚鵡喜歡拔自己的羽毛,直到鮮血淋漓,它可能也有自虐傾向;動物也有性高潮,馬會做出“性感”的凹背姿勢……人類許多行為和病症的奧秘深植於動物身上,動物也會和人一樣患心臟病、多度肥胖、厭食症、癌症。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巴黎浪漫嗎?:關於法國的傳聞與真相

[英]皮烏·瑪麗·伊特維爾 著 李陽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7-10

我們經常對法蘭西抱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美好憧憬,然而真相又如何呢?讀者不妨捧起這本言辭幽默、觀點辛辣的小書神遊一番!廁所文化、沐浴習慣、生育政策……本書探索了45個貼在法國人身上的“刻板印象”,以“正史”不載的種種細節還原出一個活色生香的法蘭西。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紙影尋蹤:曠世發明的傳奇之旅

[英]亞歷山大·門羅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1

“紙”這一中國發明是如何影響並改變世界的?為何其傳播與世界三大宗教的發展互為因果?其表面又何以凝結了人類最重要的理念?故事從西域的佛經翻譯者開始,穿越中東阿拔斯王朝的知識世界,最終來到歐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家和近代科學家面前。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吃的大冒險:烹飪獵人筆記

[美]羅布·沃爾什 著 薛絢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2

世界上最貴的咖啡好在哪兒?活化石野菰米該怎麼吃?聶魯達筆下“天國滋味”的鰻羹到底什麼味兒?法國的雞和紅酒一樣,竟然有原產地認證!吃生蠔送命和游泳時溺水哪個概率更高?法國和瑞士的乳酪之爭誰是贏家?世界上最好吃的比薩和炸雞又在哪裡?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象牙維京人:劉易斯棋中北歐歷史與神話

[美]南希·瑪麗·布朗 著 趙越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2

神秘的劉易斯棋,1831年發現於蘇格蘭赫布里底群島*西端劉易斯島海灘的一座沙丘窖藏中。這些棋子大部分由海象牙雕刻而成,材質珍貴,做工精細,發現之後立刻成為眾位收藏家競相爭奪購買的珍寶。現在,它不僅僅是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還是許多歌曲、小說、影視劇的素材藍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和羅恩下的巫師棋就是劉易斯棋。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當世界又老又窮:全球老齡化大沖擊

[美] 泰德·菲什曼 著 黃煜文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4

預計到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達到10億人。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遭,50歲以上人口的數量超過了17歲以下人口。同時,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也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當越來越少的年輕人必須供養眾多的老年人時,將會是怎樣的景象?國家需要數百萬名年輕工 人,但在國內求之不得時,該如何處理?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綠色寶藏:英國皇家植物園史話

[英]凱茜·威利斯 [英]卡羅琳·弗裡 著 珍櫟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5

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Kew Gardens)坐落在悠緩蜿蜒的泰晤士河畔,它位於倫敦西面,離市中心約10英里。邱園是在1759 年由奧古斯塔(Augusta)公主創立的,她的丈夫是英王喬治二世(George Ⅱ)的長子,即威爾士親王弗雷德裡克(Frederick)。邱園佔地300 英畝,約合121 公頃,作為一座皇家花園和大眾喜愛的休閒場所,在倫敦郊外高檔社區的擴張過程中,它一直被保存下來。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牛頓與偽幣制造者: 科學巨匠鮮為人知的偵探生涯

[美]托馬斯·利文森 著 周子平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6

1695年已經有時代最偉大頭腦之譽的牛頓突然轉變了謀生之道。在對鍊金術的多年秘密探索失敗及隨後的神經崩潰之後,為了尋求逃避,牛頓告別了曾經做出革命性發現之地的劍橋大學,來到位於倫敦的皇家造幣廠接任督辦之職。就在此前,一個另類天才,初出道的不法分子威廉·查洛納也來到了倫敦。憑藉著製造假幣的不凡手藝,查洛納很快在等級森嚴、相互傾軋的倫敦下層社會嶄露頭角,而那時執法和現代意義的貨幣還只是剛剛開始。於是查洛納與令人敬畏的皇家造幣廠新督辦不期而遇,在法庭上,在倫敦的街道上,在世界經歷著因牛頓開啟的思想而劇烈震動的時期,一場追蹤遊戲展開了。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音樂如何可能?

[法]弗朗西斯·沃爾夫 著 白紫陽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8

從用勺子敲打飯盆的嬰兒,到石器時代吹骨笛的早期人類,從街頭的流浪歌手,到肖斯塔科維奇,所有的這些音樂人,都在代表著一個由互為因果有序發生的事件群構成的理想世界;而他們用來構建這個世界的手段就是事件可感的特徵,它們的聲音、時長、音高、音色、強度等等。音樂將哲學家們連想都想象不出的意象世界搬到了現實中,通過這個世界,我們所有的“為什麼”都能得到滿意的解答。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改變世界的七種花

[美] 珍妮弗·波特 著 趙麗潔 劉佳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8

作者將漫長曆史中花卉與文化、藝術以及宗教的複雜聯繫層層展開,揭示出七種花背後神秘而令人驚訝的故事。它們在何時又是如何獲得了自身的力量?它們在園林、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政治、經濟、宗教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百合和玫瑰常常相隨,它們在基督教的花卉名單中競相奪取了至高地位;鬱金香有著不羈的魅力,但更讓人驚訝不已的是它激發人類*荒唐行為的能力;蘭花被中國的聖人孔子視為謙謙君子,但在古希臘人眼中它卻是性的象徵。每一種花兒都將我們帶至意想不到之處,彰顯出它們用隱喻的方式言說的力量。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倫敦的崛起:五個人重塑一座城

[英]利奧·霍利斯 著 宋美瑩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8

1666年倫敦大火燒盡舊城的繁華,吞噬了包括聖保羅大教堂在內的倫敦所有主要建築。可是不過短短的60年,倫敦便猶如浴火的鳳凰,從灰燼中涅槃,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也成為國際貿易的風爐。倫敦是如何做到的?本書作者挖掘龐雜的史料,發現了倫敦重建史裡的五位傳奇人物,通過他們的視線和經歷,我們得以重溫倫敦乃至整個英格蘭社會的重生和轉型。我們也看到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如何通過思想的洗禮,影響了一個世代的知識分子,最後改變一個偉大城市的發展路徑。這是精英雲集的、艱難而輝煌的60年,要想理解英國的精神與文化再沒有比這段時期更適合的。

【相關專題】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來自中國的禮物:大熊貓與人類相遇的一百年

[英] 亨利·尼科爾斯 著 黃建強 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05

歷史上不乏以動物作為禮物,以鞏固個人之間、家族之間與國家之間關係的例子。據傳埃及的一位蘇丹為了向佛羅倫薩富有的美第奇家族尋求軍事協助,在1486年時將一隻長頸鹿送給他們。這隻動物抵達佛羅倫薩時,造成港口一片混亂,它的新主人們爭先前來觀看,它卻一下子就魂歸西天,因為它的脖子被獸欄頂部的籠子卡住了。

【相關專題】

掃描二維碼

購買新知文庫

━━━━━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三聯書訊 | 2018年10月

—END—

----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

知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ID:sanlianshutong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

回覆好文,閱讀更多專題文章

回覆聽課,瞭解書店裡的大學公開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