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偏僻的乡村角落里,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这是云南镇雄县牛场镇罗汉坝小学,一所只有13名学生和1名老师组成的学校。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一人一校 代课老师坚守15年

一人守一校,47岁的庹必龙在这里已经做了15年的深山摆渡人。

庹必龙高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继续读书。2003年,经人介绍,来到位于镇雄县牛场镇罗汉坝小学山村角落里的罗汉坝小学担任代课老师。

多年来,他眼看着学校的学生从几十人慢慢减至现在的十三人,许多条件好的学生都转到镇上去上学,而同行的老师也早早离开。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现有13名学生,二年级5人,四年级2人,六年级6人。“这个地方缺老师,整个学校就是我一个人,所有的科目全都是我一个教。”庹必龙说,后来也有老师来看过,但看完就走了。

罗汉坝小学,一共有4间屋子,一间是庹必龙的宿舍,另一间是杂物间,剩余的两间则是教室。教室内,桌椅陈旧不堪,发黄的墙面渐渐脱落。

由于学生少,所在年级不同,为了方便教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在同一间教室上课,两边黑板,背靠背的坐,轮流上课。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英语水平不足上起课来有些吃力

“要考的科目都要教!”像大多数乡村老师一样,庹必龙也是一名“全能型”教师,除了教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思想品德课程外,还负责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

但对他而言,最头疼的要数英语课,“当地大多数人都是用方言交流,自己英语水平不足,每当上课时总感觉有些吃力。”庹必龙说,由于牛场罗汉坝小学位于大山里,交通不便,信息也比较闭塞。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在当地村民看来,庹必龙操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似乎没有得过什么大的表彰,更没有培养出什么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从业多年仍然是一名代课老师,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然而,在庹必龙教过的多名学生眼中,他早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正式教师”,2016年还获得了“优秀教师”的称号。“自己腿有残疾,也不适合做别的行业,也舍不得这些学生,总不能没有老师教吧。”庹必龙说,这就是他一直坚守的原因。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老师带学生走20里路参加考试

今年,一名毕业于燕京理工大学的学生谢燕超告诉记者,是庹必龙改变了他的命运。“2008年,由于学校一直没有开设四年级,我在三年级徘徊了三年之后辍学。直到庹老师开设了四年级,才能顺利从小学毕业,得到机会到镇里上初中。”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谢燕超说,庹老师腿脚不便,可在小升初考试那天,他带着4个六年级的孩子走了将近20公里的山路去考试,这让他终身难忘。

教学中,庹老师非常严格。但到了儿童节那天,平日从不唱歌的他,在儿童节这天教大家唱了一首记不得歌名的歌,歌词中有一段是这场唱的“敞开你那沉闷的胸膛,伸直你那弯曲的脊梁”,他们都知道庹老师是想通过歌声告诉大家,农村的孩子条件艰苦,但绝不能服输。

除此之外,庹必龙还是当地家庭的“及时雨”,不管谁家的电器坏了,他都会帮忙修理,从不收任何费用。一个高低起伏的背影,逐渐镌刻在大家心里。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都会一直教下去

熟识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家里十分贫困,房子早已破败不堪,家中有七旬老母亲,加之还照料失去父亲的侄女,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只能依靠他的工资来支撑。

闲暇时,庹必龙手里紧紧攥着朋友送的碎屏手机,这是他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工具,身上的那件衣裳不知已穿了多少个年头。终日以大山和学生为伴的他,从未向任何人倒过一句苦水。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据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介绍,由于当地师资力量不够,这所学校地方偏远,条件艰苦,且学生少,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去,只能由地方中心校聘请代课老师到那里任教。

庹必龙说,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大山,但仍然有许多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存在读书难的问题,“只要还有一个学生,都会一直教下去,希望孩子们能好好学习,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 有一群人
  • 他们坚守在三尺讲台
  • 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缤纷的世界
  • 有一群人
  • 他们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 只盼着我们的未来灿烂无比
  • 他们的名字是——老师
泪目!一人守一校,云南47岁代课老师在深山当了15年摆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