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革|命|先|烈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张二娘

(1889-1930)

人物概要:

张曹氏生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四川省荣县鼎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又称张二娘。19岁时,被财主张保三强娶为妻,生二男二女,常受张保三已故妻子的儿子虐待。张保三死后,张曹氏带儿女住进甘蔗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展鼎新侦查和交通联络等工作,于李子桥战役后被俘,受尽酷刑,仍对党的秘密守口如瓶。临刑时,张二娘的次子敦竹不忍与母亲分离,冲入刑场,抱住母亲号啕大哭。驻军营长命令将张母子等同时枪杀,张二娘时年41岁,敦竹14岁。

事迹: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张曹氏(1889--1930),人称张二娘。女。1889年出生于荣县鼎新乡贫苦农民家庭。十八岁时,为地主张保三强为妻,生二男二女,常受保三前妻之子虐待。保三嗜吸鸦片,将大部分家产出卖,死后,张曹氏带儿女四人住进甘蔗沟,靠种小块瘦地薄土维生。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1929年,中共鼎新乡支部在鞍子冲小学创办农民夜校,招收贫苦农民入校读书。地下党员程觉远,曾莱等常去鼎新乡以鞍子冲小学为据点,开展农民运动。张曹氏次子张敦竹在鞍子冲小学加入共青团,被评为儿童团长。张曹氏在儿子革命宣言启发下,报名参加夜校学习,要求参加农协成为骨干分子,被评为劳动妇女团组长。她积极带领妇女参加“二五”减租,反对加租加押,大利盘削,添钱夺佃,苛捐杂税等斗争。同年加入中共产党。

1930年,荣县“八,一三”农民武装暴动,县委党团机关迁设张曹氏家。她腾出房屋供县委办公使用,并带领妇女,儿童日夜担负起侦查敌情和交通联络任务。

1930年2月,县委根据中共川南特委开展小型武装斗争的指示精神,作出了攻打李子桥,夺取团防局武器的决定。鼎新乡游击队长龚子华,副队长张曹氏带领游击队员近百人,身藏武器,趁李子桥逢场,冲入团防局,缴获步枪二十余支,烧毁债册,税据和各种证劵。张曹氏带领游击队沿街高呼:“不准另佃加租,不准添钱夺佃,打到土豪劣绅”等口号。并将土,劣在场上开设的“当铺”和绸缎的全部布中衣物,散民给赶场的群众。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李子桥暴动发生后,李子团刘秉章,和鼎新团曹成辉,恶霸张子华向驻军千秘。川军二十四军仓围甘蔗沟,逮捕了龚子华,张曹氏等,关押在鼎新乡团务估所内,不分昼夜进行严刑审讯。张曹氏遭受“火背兜”,用竹子签扎刺手指,细绳吊双奶,猪鬓透进奶头,烧红的步枪通条透乳头等的酷刑,虽遍体鳞伤,奄奄一息,仍守口如瓶。严守了党的秘密,维护了同志的生命安全。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12月22日(农历冬月初二日)晨,张曹氏,龚子华,杨洪兴等八人被驻军押赴刑场,儿子敦竹不忍与母亲分离,嚎啕大哭。张二娘亦紧偎其子,不愿与敦竹分离,驻军营长命令将其母子同时强杀于鼎新河坝。张曹氏时年四十一岁。

荣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2月26日,追认为革命烈士。1991年,张二娘烈士事迹被拍成

电视连续剧在各地正式上映。

荣县民政局 组稿

1992年5月9日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本介绍由“荣县烈士陵园”提供,全文手打,谢绝任何形式的复制粘贴,转载请联系,禁止用于商业内容,对部分网络图源出处表示感谢!

宁死不屈的鼎新女英烈-张二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