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房地產信用債發行規模達4727億元超去年全年

羅曼

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11月9日,房企信用債發行規模已超4727億元,遠超去年全年。

10月份以來,包括恆大、萬科、碧桂園、中海在內的多家房企密集披露發債計劃。為護航發債成功,不少房企主動上調公司債利率,尤其是中國恆大宣佈獲准發行2-5年期合計18億美元、最高利率達13.75%的優先票據,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國企業發行最大規模的美元債記錄。

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

房地產市場今年以來日子變得愈發不好過,萬科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中原做出了“排隊等死”的判斷,碧桂園集團總裁莫斌認為未來會二八分化,大魚吃小魚。加上多項政策出臺防範房地產行業的債務風險,房企融資環境持續收緊。數據顯示房地產企業的融資利率已經升到了2017年以來的高位,與此同時,Wind統計結果顯示,房企債券明後年將迎來兌付高峰期。

多重背景疊加下,房企吹響了爭搶發債的集結號。

11月8日,中國恆大公告顯示,其附屬公司景程有限公司發行5.65億美元於2020年到期的11%優先票據、6.45億美元於2022年到期的13%優先票據、5.9億美元於2023年到期的13.75%優先票據,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及掛牌。三筆票據合計融資金額達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8億美元的融資中,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及全資持有的XinXin公司將各自認購2.5億美元的2022年票據及2.5億美元的2023年票據,本金總額為10億美元。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查閱恆大過往債券發行記錄,此次利率成本打破了過往幾年的紀錄。恆大2010年曾發行13.5億美元、利率13%的企業債。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據港媒報道,恆大原計劃通過發行上述債券融資20億至30億美元,然而市場反應冷淡,最終不得不縮減規模。但這一說法並沒有得到恆大的確認。

美元發債利率如此之高,在人民幣對美元貶值預期的環境下,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這筆債務的資金成本或高達20%。

不僅是恆大,曾豪擲200億元接盤萬達酒店的富力地產也在著急找糧過冬。

11月5日,富力地產(02777.HK)發佈公告稱,擬發行不超過8.06億股新H股,發行價不低於前五個交易日收市價平均數的80%,若以每股12港元的均價計算,此次融資額約100億港元。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對於募集資金用途,富力地產表示,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資本金,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用於償還公司債務、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換言之,就是公司負債過高,資金緊張是本次增發的重要原因。這是富力地產2005年上市以來首次進行股權再融資。

自公司11月5日發出增發融資公告後,股價連跌,截至今日收盤報11.64港元,日跌幅1.85%,自11月5日以來股價累計跌幅達12.48%。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Wind數據顯示,富力地產在2018年發行了11期短期融資債券,品種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利率由最開始的5.3%左右上升到最新一期的6.5%。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房地產信用債發行規模達4727億元

10月份以來,包括萬科、碧桂園、中海在內的多家房企密集披露發債計劃,共性是發債利率愈來愈高。市場研究機構報告顯示,在中資房企境外發債中,恆大、碧桂園、綠地及萬科的美元債存量規模在同行中位居前列,其中恆大的境外總融資規模最高,達到885億元,美元債的平均發行利率為9.1%。

數據顯示,2016年房地產最紅火時期,內地發債平均成本在4%~5%的水平,部分企業可低至4%以下,而到了房地產調控不斷升級的2017年,房地產企業融資成本普遍提升至5%以上,中小房企則提升至7%~9%,即使是海外融資的房企,其融資成本也因為美聯儲不斷加息而快速擴大。

為護航發債成功,不少房企主動上調公司債利率,10月22日,綠地控股(6.080,-0.08,-1.30%)宣佈將2015年公司債券(第一期)品種二的票面利率從3.8%上調至6.8%;新城控股(24.640,-0.11,-0.44%)、復地集團、中海、正榮地產等數家房企也都上調了2015年或2016年發行的部分公司債票面利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房地產信用債發行總量達到4727億元,超去年全年,合共發行了463只,房地產淨融資額為1007億元。

2000億地產債將到期龍頭房企爭相境外發債“補血”

不少企業面臨短期償債壓力,wind數據顯示,房企債券明後年將迎來兌付高峰期,2018年地產債到期規模將在2094億元左右,鉅額債務壓頂,房企也都在想盡辦法加快資金回籠。

加速回款,房企搶灘破解“錢荒”

現階段,房地產市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二八分化趨勢,根據中指院的最新數據,今年前10個月,碧桂園、萬科、保利繼續位列拿地金額榜單的前三位。其中,碧桂園以1197億元的拿地金額繼續位居榜首,萬科以1162億元排第二位,保利以888億元排名第三,碧桂園和萬科更是以超1100億元拿地金額領先行業。

當然,大型房企在積極拿地的同時,也在加快資金回籠。恆大在各地樓盤89折銷售搶跑,碧桂園在多地選擇了降價,萬科在廈門也是選擇了簡化住宅裝修促銷出售的玩法,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與其乾耗房價,不如選擇降價銷售來加速資金回籠。

上游財經顧問江瀚認為,未來幾個月乃至明年上半年,房地產融資環境趨緊的態勢並不會得到根本性改變,也沒有看到市場有出現窗口期的可能性。大房企應該加快週轉速度,讓資金回籠,中小型房企除了提高週轉率外,或只能尋求於上市,還沒有上市且負債率太高的房企融資壓力會比較大。

在面對融資難的問題時,中小型房企所採用的措施則是赴港上市,從而獲得資金。我們看到,10月11日美地置業於港交所上市,僅最近一個月內,就有河南的恆達集團、南京銀城國際、杭州的德信中國在港交所披露招股書,其中恆大集團已通過聆訊。預計年內將會有8家房地產企業香港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