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对于清朝而言,康熙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一方面,他们要巩固天下,包括平定叛乱,安抚百姓,笼络蒙古等。清朝虽然打下江山,但位置仍然不稳。另一面,清朝要能够应对外部隐患,例如与沙俄在东三省的争夺。康熙是一个有能力的帝王,可是仅靠他一人,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需要一帮足够信任的大臣,可以作为支撑和依靠。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索额图是最早被康熙信任,并重用的大臣。他的出现,并非偶然。索额图的父亲是大学士索尼,出身于由皇帝直接管辖上三旗中的正黄旗。康熙前期,能够走到中枢,并受到重用的,更多是满族八旗出身的大臣。

索尼行事稳重,曾立下大功。所以,在他去世后,家人仍然受到皇家厚待。他的长子、五子都被封为领侍卫内大臣,这是朝廷中的一品官职。且五子又娶了公主。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索额图作为索尼的第三子,拥有常人难以比拟的优势。康熙曾将他召入宫中,秘密筹划对付鳌拜的办法。这件事机密极高,且关系到康熙自己的皇位性命。如果不是完全信任的大臣,绝对不会托付这种重要的事情。鳌拜绊倒后,索额图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保和殿大学士。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康熙重病时,甚至把朝廷大事都交给索额图。由此可见一斑。在康熙一朝,许多内外军政大事,索额图都曾亲身参与。平定三藩之乱,征讨葛尔丹,与沙俄谈判,签订条约。

这些关系朝局走向的大事,背后都有索额图的谋划。但索额图晚年却因为卷入太子的事情中,最后难以善终,被囚禁宗人府中,活活饿死。康熙甚至把索额图一生的功绩一概抹去,贴上“罪人”的名号。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索额图的倒台,固然是因为他卷入太子之位,遭来康熙猜忌。更是因为纳兰明珠的背后陷害。纳兰明珠也是皇亲国戚出身。如果按辈分来说,纳兰明珠是康熙的堂姑父。他与索额图两人,一个被称为“明相”,一个被称为“索相”。在没有宰相的朝代里,得到这样的称呼,可见两人的权势。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纳兰明珠是从侍卫一职开始,被康熙逐渐提拔重用。从宫内的内务府总管,到参与朝政,任兵部尚书。康熙对这位堂姑父,也算是栽培有加。不过,他得到信任的时机比索额图更晚些。

在三藩之乱爆发时,对于是否撤藩,一直有很大争议。索额图就因为反对撤藩,而遭到康熙的斥责。纳兰明珠却在当时积极拥护康熙的做法。所以,在三藩之乱被平定后,纳兰明珠成为被皇帝信任的大臣。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他不仅被封为大学士,还加封太子太师。在活着的官员中,很少有人可以得到这一官职。但是,康熙的信任,却换来纳兰明珠的骄纵。他在朝廷打击异己,结党营私,贪污腐败。朝堂上许多官员都知道纳兰明珠的做法,可是大家都瞒着康熙一人。

当康熙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自然十分震怒。纳兰明珠遭到很大打击。不过,对于纳兰明珠,康熙却没有像索额图那样。甚至在西征葛尔丹,依然把他留在身边。在纳兰明珠去世后,康熙还派皇子亲自去祭奠。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如果说索额图、纳兰明珠是靠着特殊身份受到皇帝重用,那于成龙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他出生山西,年轻时多次科举不中。直到顺治年间,才入国子监读书,后踏入仕途为官。跟当时许多贪官、庸官不同,于成龙为官清廉,且有又一番作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这三个人是康熙在任时最信任的大臣,他们结局各有什么不同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康熙时期,动乱依然频繁,一些地方仍十分荒凉,百姓贫苦不堪。于成龙这种地方官的出现,真的是造福一方。对于这样一个大臣,康熙没有理由不信任。于成龙最后也是在任职上离世,被追赠太子太保。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脑洞外星人,一个研究地球历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