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传甚广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是真的吗?

吃着西瓜围观


撞舰事件是真的,但是“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是假的,是后期的讹传,不过虽然这句霸(流)气(氓)命令是不存在的,但是那次与美国佬的的撞舰事故也确实也体现了苏联海军在和平时期处理海上军舰对峙时的专业性,老毛子的硬汉形象不是随便说出来的,人家是有前科的,哦,不对,是典型事例的,起码在“大国耍流氓”这一方面的表现从来都没有输于任何人!


1988年2月12日,美国海军的卡隆号(DD970)驱逐舰和约克城号(CG48)巡洋舰在黑海的苏联领海内搞事情,嗯,没错,就是去那里宣布“海洋无害通过权”,这明显就是在挑衅苏联的领海管辖权啊,当然不能忍,然后苏方就派出了SKR-6号和无私号这两艘护卫舰以及海岸警卫队去应对美方的耍流氓,不过这两艘护卫舰的吨位是远远小于美方舰艇的,SKR-6号的排水量只有卡隆号的1/4,无私号排水量也只有约克号的1/3。

而在对峙期间,美苏两方都进行过多次的对话,黑海当地时间9时45分,苏方更是多次发出“你的航线即将侵犯苏联领海,请立刻改变航线”、“本海域禁止他国军舰无害通过,为避免发生事故,强烈建议你改变航线”这样的警告,只不过美方对此置之不理罢了。其实在撞击之前,无私号曾最后发出警告:Sovietships have orders to prevent violation of territorial waters, extreme measureis to

strike your ship with one of ours(苏联舰只奉命阻止对领海的侵犯,作为非常手段,我舰之一将打击你舰),然后美方卡隆号的回复是:我舰正在国际法许可下无害通过该海域,然后,然后就撞上了,但是这次的撞舰事故双方都没有人员伤亡!

在这次的军舰对峙中,苏方用的最多的词是“strike”,是指“打击”、“攻击”的意思,而“撞击”、“冲撞”一般是使用单词“ram”,就是当时在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也是没有用到撞击这个词的,所以,“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应该是后面传开以后被演绎出来的,不过也有可能是俄语跟英语之间的翻译出现了细小的偏差,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看出苏联海军在处理这些海上对峙事件时控制事态发展的专业性,没有导致进一步恶化,船是撞了,但是没有出现人员伤亡,而且当时美方舰艇被撞后并没有立即离开,还继续纠缠了一段时间,可知,军舰的受损情况也不是很严重!


哨兵ZH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令无数的网友热血沸腾,为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打call。在热血沸腾之后,大家一定有个疑问: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吗?在这句话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穿越历史,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按网上的说法是在一次美国的海军军舰与前苏联海军军舰对峙中,前苏联海军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向美军军舰喊出了“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并且实施了撞击,难道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吗?



撞船事件的起因是美苏两国围绕无害通过权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在当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美国为了自己的霸权一直强调自己的“航行自由”的主张,死活就是不同意国际海洋公约法。随后,美国为了宣示自由航行权力,就搞了一系列演习、穿越和飞越等活动。



由于美国大搞宣示自由航行权力活动,因此惹怒了前苏联,一些列的反制措施应运而生。这不在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隆”号再次进入黑海苏联领海宣示自由航行权力,而苏联的黑海舰队也派出了2艘“无私号”护卫舰和海岸警卫,虽然这些舰船排水量都远远地小于美国的军舰,但他们依然勇敢地维护自己地领海权益。于是,双方率先开始一场口水仗,一个要维护自己领海权,一个口口声声要维护自己地航行自由权。



忍无可忍,就开干。在经过双方一轮激烈地唇枪舌战之后,美国佬就是欺负苏联海军军舰小,继续航行。在双方军舰进行了最后一次通信后,“卡隆”号向驻欧美海军司令部的报告称,“无私”号发出了警告:“苏联舰只奉命阻止对领海的侵犯,作为非常手段,我舰之一将打击你舰”。紧接着,就发生了军舰撞击事件,但双方不仅都没有人员伤亡,而且双方的舰艇都只是轻微擦伤。发起撞击的两舰显示出了较高的技巧,既达到了驱逐美军军舰的意图,又未造成过于危险的后果,方便善后。



综上所述,“苏联舰只奉命阻止对领海的侵犯,作为非常手段,我舰之一将打击你舰”。这才是事件中苏联海军在撞击前喊出的话,而网上流传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只是进行了一定的加工处理,既不能说完全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假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于舆论宣传,目的达到了即可。实际上像这样的撞船事件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我们不也做过吗?“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李云龙。


密探零零发



是真的,1986年美国海军到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侦察苏联核潜艇情报,被苏联方面提前发现,派出反潜侦察机和驱逐舰前往驱离。

美国提康德罗加级驱逐舰明白苏联人玩真格的了,就灰溜溜的走了,可是等苏联人撤走后,美国驱逐舰又回来了,这个过程反复弄了几次。

这可惹恼了暴脾气的苏联海军,但是双方都是核大国,不可能发射导弹或者鱼雷击沉美国舰船,怎么办呢?直接撞击美国驱逐舰,所以才出现了题目所说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情况,要知道,苏联方面的是3000吨级的护卫舰,而美国海军是驱逐舰。这种战斗民族式的作风真是强悍,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不曾到过的远方


奉献精品内容,欢迎订阅本号!

我是科罗廖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我舰奉命撞击你舰"这句话应该是没有的,但是我舰撞击你舰这件事是真实发生的。1988年,美国和苏联海军在黑海发生了著名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事件,这件事被多数国内媒体描写为美国侵犯苏联领海,被苏联海军硬怼,美国海军吃了大亏。

苏联在与美国海军的无线电通信中使用的是“Strike”这个词,这并不“撞击”,而是“打击”的意思。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事件的起因,是美国常年主张的“自由航行权”和“无害通过权”。美国人认为美国海军的军舰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无害通过权,而且是不经宣布、不受阻碍、不用请示、无需批准的自由航行权,哪怕是进入别国的领海。

因为美国只承认3海里的领海距离,而大多数国家执行的是12海里的领海线范围,这样一来,美国在靠近别国海岸线时,就会经常侵入其他国家的领海。

“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就是美国海军侵入苏联领海,执行了“自由航行行动”,

1988年,美国约克城号导(CG48)弹巡洋舰和卡隆号(DD970)导弹驱逐舰侵入苏联领海,距离塞瓦斯托波尔港仅7海里,这相当于美国军舰驶入了距离中国青岛港或上海港码头13公里的位置,按理说警告后就可以击沉了。美舰的这一挑衅行为遭苏联海军的反击,无私号护卫舰和SKR-6小型护卫舰前出驱赶美舰,据传闻苏军舰艇发出“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信号,然后对美舰进行了猛烈撞击,SKR-6撞了卡隆号驱逐舰,无私号撞击了约克城号,造成美国约克城号巡洋舰艉部舰体和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受损。

第二天,苏联外交部发表声明,并没有承认苏联军舰主动撞击了美舰,而是对外宣由于苏联2艘护卫舰的舵机“同时失灵”,导致与美舰相撞。这件事能看出来,大国都是流氓啊!不过,一年后,美苏两国签署了《避免危险军事行动协议》和《领海无害通过协定》,规定两国海军无需事先通知或批准,就可以无害通过对方的领海。这说明,流氓也是有节操的!


科罗廖夫


俄罗斯总统普京,一句“俄罗斯都没了,还要世界干什么?”,尽显俄罗斯战斗民族彪悍强硬之风。

从而我们说起,俄罗斯人捍卫主权,敢于硬碰硬的往事,更有热血沸腾之感,更欣赏俄罗斯硬汉。

那么网上流传甚广的“我舰奉命撞击你舰”是真的吗?

有书君觉得,这句话应该有些艺术创作成分,与原话有些出入,但事件是真实发生毋庸置疑的。

有书君就来聊聊,这件美苏之间的陈年往事吧。

一,美苏冷战时期航海自由权的冲突。

虽说联合国自1982 年,就制定了世界各国海军,可以无害通过别国领海的权利。

但是沿海各国,谁也不想自己的领海主权被侵犯,因而他们相应制定了,限制别国舰艇无害通过的条件。

可是美国霸道惯了,他们可不听别国那一套规定。

其一直抵制别国限制,许多国家执行的领海范围是12海里,美国偏偏只承认自己的标准3海里。

因而美国借自身海军实力世界第一,妄想把世界各国领海,都当成自己的后花园,自由游弋,其实侵犯了许多国家的主权。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美苏正处于两国冷战军备竞赛后期。不过当时美国实力如日中天,而前苏联已呈衰落之势。

也许美国是想试探前苏联的实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他们也更想在前苏联领海显显威风。美国每年都要在前苏联的领海黑海,搞三次自由航行。

前苏联朝野上下,对此早已恨之入骨。其海军司令员,就曾建议如果美国再有侵犯领海,就实行撞击策略,给美国一些颜色看看。

这也为美苏船舰相撞事件打下了伏笔,现在看来前苏联船舰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心理准备撞美舰了。

二,前苏联处理国际问题的睿智。

话说时间到了1988年2月,美国由约克城号巡洋舰,和卡隆号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再次来到黑海自由航行演练。

前苏联海军发现后,派出两艘护卫舰驱逐警告。

也许美国就想试试前苏联的底线,美舰对此不予理睬,继续以无赖的钉子户精神航行。只要前苏联示弱,美舰就一点点的向里航行。

双方经过多次电台语音交涉,前苏联舰艇眼见语言警告无效,其本来就有可以撞船的许可,北极熊的暴脾气就上来了。

两只护卫舰真的撞向了美国舰艇,只不过双方舰艇都无人员伤亡。

我们分析一下当时状况,从中可出,看似鲁莽的俄罗斯人,并不想引起无法控制的国际纠纷,他们处理国际问题的方式很讲究技巧。

当时,他们并未用“撞击”一词,他们用的是“打击”,其原话应该是“苏联舰艇奉命阻止对领海侵犯,作为非常手段,我舰艇将打击你舰。”。

有书君觉得,一词之差,“撞击”有些挑衅意味,而“打击”就可以尽显前苏联为维护主权,有理有据处理国际问题,而不想给美国留下可抓把柄。

而且,前苏联护卫舰撞击的技术很高,他们只是造成了美舰舰体,以及导弹发射架受损,这些都是皮外伤。

但是,他们也向美国彰显了,其敢以小吨位护卫舰,撞击大吨位巡洋舰的决心。同时警示美国,如果再来犯那就真的不客气了。

前苏联第二天的表现,更令人称绝。他们并不承认其主动撞击美舰,其公开说法是两护卫舰舵机失灵,不受掌控,导致撞向美国舰艇的事故。前苏联将撞舰责任偷换概念,其狡猾真的令美国有苦说不出。

虽说一年后,两国签署了,在领海可以不提前通告,不经允许就可以无害通过的协议。但是,美国也真的被前苏联这头北极熊吓住了,他们接受的教训不止这一次。

就比如,美国潜艇想尾追前苏联潜艇,只要被其发现,前苏联潜艇就会发动“疯狂伊万”打击。“疯狂伊万”其实就是苏潜艇会突然掉头撞向美潜艇。

甚至有一次,美潜艇因“疯狂伊万”受到重创,不得不提前被淘汰退役。而撞击功臣苏潜艇,不但获得了美国潜艇外涂层的绝密技术,而且如今还再为俄罗斯服役。

看来,前苏联不但敢水上撞击,就连水下也敢撞。至此以后,美国再想对俄罗斯人有所行动,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他们在俄罗斯领海,几乎再也没有搞过自由航行。

俄罗斯人敢于“打得一拳开,百拳不再来”的故事,经过多方渲染,就有了网络上“我舰奉命撞击你舰”的经典流传了。

虽说,前苏联已经解体,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可是美俄之间的竞争并未停止。

俄罗斯依旧沿袭了前苏联捍卫国家主权,毫不退缩的精神,其更有俄罗斯普京的强硬表态,“如果打仗不可避免,那就先动手”。

美国既使实力占优势,可是在这样敢于不要命先动手的普京面前,亦成了纸老虎,对俄罗斯依旧着实忌惮。

美俄竞争依旧延续,俄罗斯不会轻易认输的,其未来走向,我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自从标榜“自由航行”以后,“世界警察”美国彻底撕掉了伪善的面目,依靠着自己强大的海军实力在世界海域肆无忌惮的游行,把世界海域当成了自己家的“后花园”。如果碰上一个脾气好的国家,实力差一点的国家惹不起美国就算了,不过有时候美国也会踢上铁板,比如俄罗斯,战斗民族论起军事还真的没怕过哪个国家。


1988年2月12日,两艘美国军舰,一艘是驱逐舰卡隆号,一艘是巡洋舰约克城号,在当天上午驶入了苏联克里米亚地区的海域,并且离海岸也仅仅只有10公里的距离,苏联方面几次发出警告,不过美国军舰都不予理会,从而来维护自己家的“无害通过权”

苏联方面见劝告没有效果,于是紧急出动两艘护卫舰打算武力解决问题,其中一艘“忘我”号护卫舰向美舰发出信息“你的行驶侵犯了苏联领海,请立刻调整航向”,不过美军并没有理睬,不久“忘我”号第二次发出信息,美军只是轻描淡写的回复了一句“收到,我舰将不会改变航向”。


10时56分,“忘我”号发出了这条具有攻击性的消息“我舰奉命阻止外国军舰对苏联领海的入侵,作为非常手段,我舰将撞击你舰”,同时还以灯光警告“约克城”号上的水兵,只不过美军并没当做一回事。而苏联黑海舰队则一直接受到“忘我”号舰长的声音“我舰距离敌舰还有20米,10米,我舰与敌舰产生接触”,所谓接触便是撞击。同时苏联另一艘军舰也撞上了美军“卡隆”号。

撞击的后果是“约克城”号舰尾的“鱼叉”反舰导弹发射架损坏,当时发射架上是有实弹的,一旦爆炸可能就会让两国不好解决问题,不过所幸并没有爆炸,“忘我号”只是轻微擦损,双方都没有人员伤亡。美国人当时吓坏了胆子,立刻掉头驶向公海,头也不回的溜了。


冷战时期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撞船事件便这样结束了,不过在之后的谈判中,苏联和美国签订共同签订的“关于无害通过国际法的解释”中却有这样一句话“包括黑海领域在内的苏联领海,均无需审核”,可以说让人大跌眼镜了。


一树梅花一放翁


原话是假的,但情况大概是这么个情况。一直以来,这句话让无数人热血沸腾,然而,一,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二,事情不是我们办的。

一原话是:“不要侵犯边界,我将被授权实施打击。”

二,很显然,这是苏联海军手笔。那是1988年2月,美军海军“卡隆”号驱逐舰和“约克城”号巡洋舰在黑海苏联领海内准备“无害通过”,当时前者距岸7.5英里处,后者距岸10.3英里处。随后,美军不听劝告,遭苏联护卫舰“无私”号(Беззаветный)及SKR-6号撞击。

后果怎样?没大事!撞船也是个技术活,。“无私”号转向撞击“约克城”号左舷,导致后者舰尾“鱼叉”导弹发射架等部位受伤,导致无法使用,“无私”号右锚丢失,两舰也无人员伤亡。SKR-6撞上了“卡隆”号,后者舰体外表轻微擦伤,油漆被蹭掉,两舰都没有人员伤亡。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发生在我们在这,可是,我却想起一个故事,而且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解放军报报道,一次,我驱逐舰与某国军舰对峙,风高浪大,风力九级,当时,双方的船员都站在甲板上,30个小时后,美舰实在挺不住了,撤了。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武器装备跨代发展,但血性,永远是胜利的刀锋!


种花家的军事兔


这个事情是真的,是发生在1988年,美苏争霸时期的事情,发生地是在苏联驻黑海舰队基地

塞瓦斯托波尔基地附近海域。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约克城”号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伦”号在此次撞击中双双受损,最后不得不狼狈的逃出了苏联领海。

此次撞击事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是一件很紧张但又很正常的事情。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世界各国的领海宽度是12海里,全世界目前共有157个缔约国,美国尚未批准。于是美国便以此为由,经常不承认他国的领海主权,有时候会因为一些政治原因,而故意去侵犯其他国家的领海,做出一些危险的挑衅工作,来试探其他国家的反应。

当时的美国海军第六舰队“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约克城”号率领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伦”号,美国以享有“海上无害通过权”为由,在抵近黑海舰队基地以南7海里的海域进行军事侦查。

结果遭到了苏联方面的拦截和驱逐,但是美军舰并没有因此离开苏联临海,反而在该海域内与苏联军舰玩“捉迷藏”的游戏,一开始双方还比较保持克制,并没有发生直接性的接触。

但在经过数次驱逐无效之后,苏联军方突然发出指令,下令苏军参与驱逐任务的“克里瓦克”I型“忘我”号护卫舰和SKR-6号警戒舰撞击美军舰,在撞击前,苏军方发出了题目中的那句话:“我舰奉命撞击你舰”,实施了对美军舰的撞击。两艘苏联军舰在撞击后,美国军舰赶紧转向,在无限惊恐中撤出了苏联领海。

苏联海军撞击美国军舰,与当时美国在国际上一贯的嚣张霸道,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当时正值美苏争霸时期,虽然并没有在军事上大打出手,但是双方的军队却经常因为某些原因,不断的发生摩擦,有时候甚至差点走火,酿成大祸。而此次军舰互撞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美苏军舰互撞在美苏争霸时期,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美苏斗争极为激烈。

美苏争霸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斗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不仅仅是在黑海海域发生了激烈的军队对抗,而且在其他领域比如核潜艇互相冲击,这种危险动作,都曾经发生过。

不仅海军如此,苏联空军在与美军的对抗中也从来都是毫不示弱比如在1963年,“星座”号、“企业”号、“福莱斯特”号航母在大西洋上进行海上演习时,就遭遇了来自图-95机群的战场飞跃。

当时的苏联轰炸机图-95就曾经多次在近距离范围内,飞跃美国航母舰队,这事实上是对美国航母舰队的演习,做出的一种危险动作,因为图-95轰炸机能都携带先进的导弹以及重磅炸弹,如果在近距离飞跃时,突然发动对舰队的打击时,美军是来不及反抗的,因此相当危险。

此外还有著名的“巴伦支海的手术刀表演”也让苏联空军名声大躁。这个事件发生

1987年9月13日,地点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方的巴伦支海上空当时的隶属于北约的挪威空军的P-3B型反潜巡逻机被苏联su27战斗机从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外侧发动机上划开了一个大口子的事件,差点导致了P-3B反潜机坠毁。

除此之外,美苏双方还发生过其他摩擦,比如苏联利用战斗机在掠过美军舰上空时,突然打开放油口,给美军舰“洗油澡”,或者将苏联潜艇突然开进正在演习的美军航母编队里,近距离拍照来公开羞辱美军等等。

以上这一系列的种军事对抗,只是美苏争霸时期的一个缩影,突显出但是美国和苏联在争霸中对抗的紧张程度相当的高,为当时的世界和平深深的埋下了阴影。不过好在双方的斗争始终都处于“斗而不破”的状态下,这也让世界免去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


落下m


事情是真的,这句话查无实据,是不是真的有待商榷,并且这种事情还不是只发生过一次。在历史上,俄罗斯人给世人的印象,通常是彪悍勇猛,而“我舰奉命撞击你舰”更是这种彪悍的真实写照。在1988年2月,美国海军提康德罗佳级巡洋舰“约克城”号和驱逐舰“卡伦”号曾经进入黑海,距离苏军塞瓦斯托波尔仅仅7海里的地方进行侦查。苏军发现后随即派出“克里瓦克I”级护卫舰“忘我”号和米尔卡级轻护卫舰SKR-6前往拦截。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苏联的忘我号撞向美军约克城号,而SKR-6则撞向卡伦号,被撞击的美舰惊慌失措,立即退出了苏联领海。

忘我号撞击约克城号

其实,不仅仅是海面上,在水下,冷战苏联的核潜艇也经常和美国同行们玩“碰碰船”游戏,只不过,这种“碰碰船”危险性极高,实在是拿命在冒险。因为潜艇和水面舰艇不同,海水即是潜艇最好的掩护,也限制了潜艇对外的感知能力。潜艇在水下无法使用雷达和其他光电系统,只能使用“声纳”来搜索和探测周围目标。由于声纳是靠监听声波来探测潜艇周围的情况,所以,潜艇螺旋桨后面的情况对于潜艇而言,就是侦测盲区,因为螺旋桨的噪声会妨碍声纳的探测。

瑞典战斗机驱逐苏军潜艇

在冷战中,美军潜艇就经常利用潜艇对背后的侦测盲区,跟踪出海的苏联潜艇,这一招在冷战时期通常非常有效。根据解密的情报显示,曾经有美国潜艇跟踪苏联的E-II级飞航导弹核潜艇,跟踪了整整一周,从海参崴一直跟到金兰湾,才被苏联核潜艇发现。而苏联潜艇发现美军盯梢潜艇的方式,是一种被称为“疯狂伊万”的战术动作。“疯狂伊万”因为是苏联潜艇常用的手段,因此又被称为“苏联大回转”。其目的就是苏联核潜艇为了防备有美军潜艇在其背后“盯梢”,因此在正常航行时,突然高速回旋,就好比一个正常向前走的人,突然转身180度,看看后面有没有人盯梢。如果苏联潜艇发现被盯梢,很多时刻会直接撞上去。因此被美国人称为“疯狂伊万”。

疯狂伊万后舰首破损的苏联潜艇

由于美苏核潜艇设计理念上的差异,美军核潜艇多采用单壳体结构,耐压壳就是潜艇外壳,一旦被撞击,必遭重创。苏联潜艇由于大多要应付寒带环境,所以多采用双壳设计,耐压壳和外壳分开,因此潜艇强度更高,也就更“耐撞”,所以,这种碰撞下,美军潜艇往往立即返航回港大修,苏联潜艇则简单修修,然后继续出海。

“击沉”巴吞鲁日号的俄罗斯K-275号核潜艇

但是历史上最经典的一次碰撞,却发生在冷战结束以后的1992年。1992年2月11日,美军“洛杉矶”级核潜艇“巴吞鲁日”号在俄罗斯科拉半岛的军港入口处跟踪俄罗斯“塞拉I”型核潜艇K-275号。结果美军潜艇不幸被“疯狂伊万”的俄罗斯潜艇发现,俄艇随即正面撞上去,尽管巴吞鲁日号紧急避让,但是K-275号的指挥塔依然撞上巴吞鲁日号的舰体,美军潜艇随即转向逃离,而由于这一次撞击导致巴吞鲁日号潜艇耐压壳遭到不可修复的严重损伤,不得不于三年后早早退役,成为洛杉矶级核潜艇中最早退役的一艘。而俄军K-275号核潜艇在修理指挥塔后便再次进入海军服役,一直到今天K-275号依然在俄海军中服役。

至今依然在服役的K-275号

事实上,“疯狂伊万”战术不仅给敌方潜艇造成了很大危险,对自身安全也有诸多不利。比如,苏联潜艇以急转方式运动,不仅高速推进移动会产生巨大噪音,急转航行也可能因气穴现象产生巨大噪音,进而导致潜艇本身的行动位置曝光,如果附近有使用被动声呐听探的敌方潜艇的话,也可从声纳上获知其准确方位。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战争史


原话没有,是艺术加工,也是对战斗民族彪悍性格的渲染。 但撞舰事件却真实发生过,这就是1988年初发生在黑海的苏联海军1艘护卫舰和1艘巡逻舰撞击美国海军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约克城”号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卡隆”号。

海上撞击方式自古就有,苏联海军用这种方式应对是有理有节,显示了苏联在冷战时期与美国斗法的老道。

撞击事件之所以发生在黑海,是因为黑海属于美国对苏联进行海上抵近侦察的重点,而且有几次侵入苏联领海。在黑海撞击事件发生之前,时任苏联海军司令切尔纳温就提议用撞击来对付侵入苏联领海的美国军舰,这样可以显示自己足够的强硬态度,又不会导致事态升级到不可收拾。可以说,黑海撞击事件是切尔纳温建议的一次实践。

苏联/俄罗斯往往看似行事莽撞,其实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是很仔细的,这也是苏/俄与美国多次发生严重对峙却始终没有演变成热战的主要原因。(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