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明朝人会如此评价海瑞:“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

清ai小叁


船夫先不吐槽海瑞了,而是先讲另外一个明朝人的故事。

比爱国更爱名声的史可法

明末随着崇祯在景山上吊死后,高杰在南京拥立朱由崧为帝,并成为江北四镇军事实力最强的存在,但不久高杰被许定国诱杀。留下寡妇邢夫人和高杰的儿子,高杰的兵马则由邢夫人统辖。

邢夫人担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高元爵拜史可法为义父。这本来是史可法增进同高部将士感情的一个机会,然而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坚决拒绝,命高杰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呵呵,不收人家当义子就罢了,让人家认一个太监做义父是几个意思?情商啊!

所以史可法爱国这点毫无疑问,但他和海瑞这样的文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对自己的名声更加热爱,程度还要高于对这个民族和国家的热爱!

比爱名声更爱国的两个人

在这点我就不得不在说两个人,一个是和海瑞同时代的张居正,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李鸿章。同样是面对明朝腐朽的局面,海瑞选择

“骂皇上”“洁身自好”这种极端行为来炒作自己的名声,然后除了自己的名声响了亮了,于国于民几乎毫无益处。

而张居正则是选择和而不同,入乡随俗的走入官场大酱坛,靠不懈努力爬到高位后,实施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政治抱负,让明朝又多了几十年气数,百姓负担轻了些许。但,张居正的名声注定也留下了污点!我相信这点张居正早已经清楚了,但在他的心里,为这个国家和百姓多做一点实事儿比自己的名声更重要!

李鸿章就更不必说了,只要其在平定内乱后激流勇退,李的名声和声望比他的老师曾国藩也不遑多让。他会不明白么?像张居正和李鸿章都是靠自己一点点爬到那个位置的人,哪个不是人精,这点道理他们估计早就想过了。

选择,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点实事与自己的名声之间做个选择。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先把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做好,再努力让身边的亲人朋友过的更好,再之后可以适当的在社会发声,试着为老百姓,为这个民族国家做点什么。如果顺序反过来了!这样的人往往不可信。

全天下都是海瑞那样的人,其实是很可怕的!


瓦尔登的船夫


为何明朝人会如此评价海瑞:“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

海瑞这个人的存在,于明朝官场而言,是个牌坊式的宣言。《明史》载:“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李贽说他“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说官员是婊子有失偏颇,但海瑞于明朝朝廷,就是个牌坊罢。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境内)人。海瑞祖上也是阔过的,不过到他的时候,已经中落得不成样子,他四岁便丧父。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海瑞在乡试中作《治黎策》中举,此后辗转十年,才走到了浙江淳安县令的位置上。在此,海瑞手上总算掌握了一点权力,让他可以整顿治安、兴修水利。


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徐阶对海瑞之行事非常赞赏,曾称道他:敝乡近来诚为新政所困,然刚峰初意亦出为民,只缘稍涉偏颇,刁徒遂乘之妄作,伪播文檄,谬张声威,煽惑愚顽,凌蔑郡县,始犹诬讦,继乃扛抬,白占田庐,公行抢夺,纪纲伦理荡然无存,不独百姓莫能存生,而刚峰亦因之损誉,良可慨也!

其时明朝统治高层拉帮结派,著名的有阉党、东林党等,时任浙江总督的胡宗宪则是严嵩的党羽。若论官阶,海瑞自然不是胡宗宪的对手,不过海瑞还是“认死理儿”,便胡宗宪的儿子撞到手里,那该揍的照揍。据记载,胡宗宪之子人称“胡衙内”,这官二代仗着其父的威势鱼肉乡里,曾经过淳安县因认为驿站对他招待不周,竟将驿吏吊起来打,又在驿站大闹一场,结果被海瑞拿下,胖揍一顿后,拿去交给胡宗宪治罪,并捎了一封书信,说这小子冒充你儿子在砸驿馆,你看着办吧。无独有偶,时鄢懋卿改盐法,类似钦差大臣下到“基层”进行“调研”,各地官员见其阵仗莫不巴结不及,唯独海瑞修书一封,我这地方穷,你从别的路走吧。


海瑞官不过七品,敢如此对待朝廷官员,自然难以立身,不过他声望不小,不好随便就弄死,只好让他“自娱自乐”。不过海瑞这人胆大包天,尝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上疏言事,抨击当朝皇帝失德荒政,甚至说“嘉靖者,言家家皆净无资财用也”……

据说海瑞年少时研读《汉书》,对汉人汲黯的品行极为推崇,入仕后一直师法汲黯,是少见的“鲠介之臣”。《五杂俎•郑十五•事部三》载,“近代若海忠介之清,似出天性;然亦有近诈者。…然忠介身后诚无余财。近来效颦者,家藏余镪,而外为纤啬之态,欲并名与利,而皆袭取之,视海公又不啻天壤矣。”


海瑞是明朝的清官典范,但实际上能起的作用,除了那些直接受益于他的人们外,更多的不过是个牌坊的作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他的为官准则,《广东新语》载“公之学以刚为主,其在朝,气象岩岩,端方特立,诸臣僚多疾恶之,无与立谈。”


古今事


历史读多了,会发现有些事情以讹传讹久了,哪怕再离奇,大家也会相信,所谓“三人成虎”,绝非虚言。

我要替海瑞鸣几句不平,海瑞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特别刚直,又特别迂腐较真,他这样的人放到官场上,很容易得罪人。

↑海瑞其实是很简单的人物,复杂的是人心

官场上的人自然要报复他,怎么报复?抓他贪污受贿,包养小三,生活腐败?明显抓不到小辫子的嘛,那就只能想办法弄坏他的名声,从“道德高地”向他开炮,把他的形象,人格打入万众咒骂的境地。

偏偏海瑞的性格和言行里,存在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比如海瑞的家庭生活:

海瑞父亲早亡,从小是寡母谢氏带大,母子感情深厚,直到34岁的年纪,还和母亲同居一室,海瑞夫妻之间常有冲突,婆媳矛盾也比较多,这都是比较可信的历史记录,但海瑞家庭生活记录下来的很少,其死后,野史中关于他家庭生活的记载却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不但常被人拿来说道,而且记载特别详细,宛如亲见。

那么,这些野史中的内容,造谣成分有多少,以及,更关键的是,有多少内容是海瑞的敌人炮制出来的呢?

也就是说,你得看是谁提供的史料!

↑《万历野获编》,一本如此厚的野史

明代万历年间文学奖沈德符曾写过一本《万历野获编》,里面记载了一个名叫房寰的御史,这个御史专门和海瑞过不去,曾经上疏攻击海瑞“居家九娶而易其妻”,“已耋而妻方艾”,房寰说海瑞在花甲之年纳了两位美妾,以至于引起妻妾争宠,其中有两人同一天自缢身亡。

这还没完,房寰又说到,海瑞先后将长房潘氏,二房许氏休弃,逐出家门。

还有,海瑞的儿子海中行死的不明不白,以及,一直到现在都广为流传的——海瑞的女儿因为吃小童送的饼,受到海瑞谴责,结果这女娃绝食七日后活活饿死。

这些描述太生动了,让人过目不忘。

房寰是何许人也,著名作家鄢烈山曾经写过一篇《房寰的逻辑》,让人看过之后大呼痛快!

海瑞73岁那年,他的下属,南京都察院的提学御史房寰上疏弹劾海瑞,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彼时的海瑞虽然早已经是花瓶闲差,但他作为道德模范,在全国拥有崇高威望和巨量的粉丝群,房寰上疏之后,立即被铺天盖地的口水淹没。

你房寰不是去揭海瑞的老底吗?好啊,那么海瑞粉丝们就去揭房寰的老底,大家纷纷开始人肉房寰及其亲属。

果然,房寰攻击海瑞的私德颇有点捕风捉影,但房寰自己的屁股可就极其不干净了——他儿子房应斗在江南各地借游览为名广收贿赂;他的亲家翁严范“大通关节,贿滥滔天”。士子将他家的豪华比作终遭火焚的“阿房宫”,老百姓把“此‘房’出卖”的揭帖贴在他家的墙壁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海瑞粉丝护主心切,虽然查证出了许多证据确凿的事情,但有些事情也存在过度夸大。

那么,房寰他拿什么理由攻击海瑞呢?有三条:

一是“贬损主威”,即攻击最高领袖;二是“损辱国体”,即损害国家形象;三是“攘臂疾呼而攻孔孟”,即向国家确立的至高无上的思想权威挑战。

说实话,房寰脑子不怎么好使,第一条,海瑞确实给嘉靖上过那封著名的《治安疏》,把嘉靖骂了个狗血淋头,但天底下并没有人认为那是攻击最高领袖,而是凸显海瑞正直敢言,为国谋事的精神,房寰要是借此做文章,应该把攻击点放在海瑞借着攻击最高领袖,想达成自己名垂青史的私人野心,攻击海瑞虚伪,故意炮制大新闻炒作自己,明显会更有效果。

第二条,损害国家形象,这就是纯粹搞笑了,众所周知,海瑞奉行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他的所作所为如果说是损害国家形象,那意思就是太祖皇帝也在损害国家形象了?这个攻击点完全无效。

第三条,说实话,正是这一条让房寰被打入万劫不复之地——海瑞如果在攻击孔孟伦理和纲常,那么你房寰呢?你一个大贪官,代表了孔孟?去维护孔孟?底气何在,自信何在啊!!

后来房寰传三代后再无子嗣,很多批评者都说这是报应,可见人们对房寰的愤恨之心。

所以说,类似“尽忠如蝼蚁,尽孝似禽兽”这样的评价,我们首先得看看,想想是谁提出来的。攻击海瑞的私德,当然可以,但如果攻击者比如房寰这样的,自己的私德就很不讲究,反而去攻击对方的私德,那还是洗洗睡算了。

总而言之,房寰说的这些海瑞的八卦,小编是表示严重存疑的,而且正史上没有对海瑞逼死女儿的事情加以记载,其来源全是野史,偏偏野史的描述极为生动,更让人怀疑事件的真实性,怕不是沈德符等人脑洞大开的历史发明吧?

看来三四百年前攻击他人的方法和现在几乎如出一辙,先从私德入手,道德上打倒对手,细看微博上那些明星之间的离婚,撕逼大战,都能看出这样的手法。

但是要注意,你攻击别人私德的时候,也要做好自己被人人肉,挖掘你私德的准备。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可惜,房寰们却不知道这样简单的道理。


我见青史多妩媚


用人话翻译过来就是当官效忠皇帝就像公蚁一样只知道辛勤的工作,从来不问为什么,把皇帝的旨意不折不扣的完成,把为官作为的原则不折不扣的坚持下去;说到尽孝,就是孝顺起父母来不管不顾,认死理,会把孝道文化唯命是从发挥到极致,就像禽兽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两句话说白了不是什么好话,反而更似骂人的话,事实也的确如此,海瑞不畏权贵,不依附权贵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宁愿罢官也不愿意玷污自己的“羽毛”,这样的清官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的确都很难找出几个。

但明人对于海瑞的评价并没有因为海瑞一丝不苟的严肃而相应的提升,反而给自己的招来了“蝼蚁”、“禽兽”的污名,何以如此?大概还是与海瑞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关,这两句话说的很深很准,基本上反映了海瑞一生两个方面的态度和作为。


海瑞做官,可以做到风清气正,能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百姓的一针一线都不碰,同时不允许别人碰,也就是说下属的行为也被严厉控制,最后海瑞发现自己就剩个孤家寡人了,熟悉古代管制的应该知道县衙里面当差办事的都是非财政供养人员,身份地位低下,没有工资,就靠着藏污纳垢补贴家用呢,不让把黑手伸向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最后大家索性罢工。

当然,海瑞是清官,就是把大家都饿死,他也不可能想着还是应该让大家多少拿点的事情,这是对下,对上海瑞也是耿直不阿,认准的事情谁说都不好使,有官员下来视察,一般按照惯例,地方官要孝敬一笔的,海瑞不,还把人家当成假官,暴打一顿,海瑞的机智,可见一斑。

再说到孝,海瑞的孝主要就在于对母命的唯命是从,海瑞的嫁娶都是他老妈说了算,娶谁是他妈看好的,休谁也是他妈看好的,海瑞是一个听妈妈话的人,基本上母亲说的,海瑞都能不折不扣完成,因此也就有了“禽兽”的说法了!


历史三日谈


海瑞这个人,就是个废物。

不错,海瑞是个清官,可是清官就是好官吗?如果是,那还不如找个板凳去当官,更加清廉,不但不贪污,连工资都不要。

问题是海瑞连板凳都不如。为啥,因为他是人,他有欲望。

啥欲望?他不爱钱,爱名。只要给他一顶高帽子,马上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有劲。

不理解的,想想曼德拉。国际上夸他是民族和解典范,他一兴奋就把一百多万外来打黑工的,周边国家黑人,全给了南非国籍。

国际上夸他是开放典范,他一兴奋就把金融,保险,证券全开放了,马上被各国哄抢,连中国都有份。

海瑞也是这样的货色,有人夸他是清官,他一兴奋,就把自己的五岁女儿关起来活活饿死了。为啥?据说是拿了别人一个馒头。

有人夸他为穷人做主,他一兴奋,在他治下,只要穷人和富人打官司,不论青红皂白,都是穷人赢。

是的,海瑞不贪赃枉法,他贪名枉法。一辈子沽名钓誉,没有为国开疆裂土,没有为君分忧解难,没有为民争取好生活,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文章都没有,一辈子都活在他那个“清官”的名声里了。

这样的货要他何用?让他当你们市里县里父母官,你乐意不乐意?


驻马店头号贪污犯


因为自古忠孝难以两全。贪腐盛行的明代官员的基本工资却很低,以至于当清官是难上加难。

海瑞刚去有个县当县长时,因为禁止贪腐,衙门的人全都罢了工,他是个超人,谁也不用,一个人把什么都干了。时间一长,那些公务员怕失业就都回来干活了。不过其他人很难做到他这么绝,不被腐蚀很难。而关于海瑞尽孝最出名的事,应该就是有次他母亲过生日,他买了两斤肉,不光卖他肉的屠户惊呆了,连整个官场都沸腾了!一时间海瑞买了两斤肉成了当时的头条热搜……这应该就是当时人会觉得海瑞顾大家不顾小家,“尽忠如蝼蚁,尽孝如禽兽”的原因吧。

就像《人民的名义》里的达康书记,看似六亲不认,其实是大公无私。


渔樵说史


海瑞一直一来都是以一个清廉的形象出现的,但不知为何近年来被众多人评判得一无是处。大概人心冷了,没事做了,就想以自己捕风捉影的语言寻求一些存在感。

海瑞为官清廉,敢于直言进谏,这在很多书稿中都有记录。在当时的封建王朝之下,他在官场的几起几落,最终成为一个官场吉祥物一样的形象,源自于他内心深处的儒家思想。

海瑞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他母亲盛年寡居抚养他长大,这就像极了现在某些凤凰男,只不过海瑞是单亲家庭里出来的凤凰男。网络上传言他休妻虐女,具体事实如何不得而知。但我有理由相信,他对于母亲有一种近乎变态的愚孝。


小王子爱上狐狸


海瑞是《大明王朝1566》和《万历十五年》中的一个典型人物,说他是典型,主要还是在于他是天下文官的典型,是清官廉臣的典型。堪称明代官场的一个奇葩和文官中的一股清流,清流的有些不近人情。

舆论说他”尽忠如蝼蚁,尽孝如禽兽”,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太看重大我,以至于没有小我,眼里容不下沙子。因为五岁的女儿偷吃了一块馒头,就把她活活的饿死。因为同情穷人,就在所有穷人和富人的诉讼中偏向于穷人。可以说,海瑞到处,寸草不生,他清正廉洁,对自己非常苛责,就要求所有的同僚都是这样,以至于没有人敢和他一起为官。他忠君起来连皇帝都骂,还抬着棺材进谏,以至于皇帝都对他没办法,其字为刚峰也不得不说是非常有道理,海瑞的确是一把刚直锋利的剑。

万历皇帝对他的评语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合令本官照旧供职

就非常切中肯綮。《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讲治国就如同治河,不能因为长江的水清,黄河的水浊,就不用黄河的水。黄河浑浊的水流出来会伤害人民和庄稼,长江的清水流出来一样会伤害人民和庄稼。这个就讲的很有道理。明代的文官,很多都是皮里阳秋,表面上清正廉洁,实际上却干着偷鸡摸狗的勾当,而且沽名钓誉,以博取名誉为业,什么都去批判,被皇帝打板子了更加荣耀,所以李鸿章讲“明朝亡于清流”,不是没有道理的。


青年史学家


海瑞这个人,一句话。做官不行,做人更不行。他最大的问题是不把自己当人,别人在他眼里更不是人。


海瑞自然是清官,大大的清官。有明一代,甚至前后五百年,海瑞都敢说清官第一。几乎不会有人对此有争议。所以,终海瑞一生,也创造了中国文官历史的一个奇迹,就是越被贬黜,官升的越大。

关于海瑞的生平啥的,我们就不说了。百度一下大家都知道。我们就说一下,海瑞这个人,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海瑞是个大明星。终其一生他都活在明星的光环下。尽管这个光环燃烧着他自己,也燃烧着他的崇拜者。明朝皇帝几次三番启用海瑞,也就是利用他的明星效应。为自己做营销。

老百姓对海瑞,看不着的,当成神仙,早午晚三柱香的供着,祈祷海青天长命百岁。看的着的,当成父母,只有这样的清官才是真正的父母官。有幸接触的。当瘟神,不符合海青天价值观的都得死!可惜,这世界,复合他的价值观的,比他自己还稀有!

海瑞就是这么奇怪的一个人。我觉得他是一个思想巨婴。他终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从没有出来,也从不想出来。他的那个世界,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别人进不去,他也没想让你进去。

那个时候,和海瑞共事是件要命的事儿。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这老兄就会告你状,给你下个绊子,弄死你。在海瑞眼中,只有和我一样的人或和我不一样的人。和我一样的人没有,和我不一样的人,都要消灭!

海瑞,不好说是不是个扭曲的人?但他真的有点不太正常。我们期待像海瑞这样的清官。我们却不渴望,像海瑞这样的官。因为有他的世界,不可能秩序井然,只能是崩溃毁灭。

不过,还是要衷心的说一句,海瑞,你值得所有人敬佩!

综上!


君笺雅侃红楼


海瑞不过是一个不畏生死,竭尽所能的想给无数个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一口饭吃罢了。他最大的错就是不该得罪那些有钱有势的士绅阶层,因为这些人是书写历史的人,所以海瑞这么一个为国为民的人,便成了异类,变成了一个变态的人。海瑞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想法设法去从士绅阶层那里为底层的人争得一些利益,使得底层的人能够活命。要知道,海瑞做到了二品官,以海瑞的能力,原本可以过上一个衣食无忧,妻妾成群的生活。

这是我以前写海瑞的一篇的文章。

中国历史有无数的王侯将相和达官显贵,他们权倾一时,或是富甲一方,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抓住一切机会,最后走向成功,为当时无数人所羡慕和敬仰。可是,明朝的海瑞却不是这样,他与时代的潮流格格不入,清廉得不近人情。很多人认为他“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或者说他只是一个无能的好人。那么,为什么这个无能的好人能真正为历史所记住,能够名留青史,更不用说民间广为流传他的故事。

首先,海瑞到底是不是传统我们印象中一个无能的好人,他只是品格高尚而已。海瑞是三朝元老,最后以73岁的高龄病故于南京任上。死的时候,他躺在用葛布制成的帏帐里,最后只有王用汲去主持丧事。可以说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海瑞死的时候十分凄惨,而且还没有后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似乎他的人生真的是很失败。

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的,海瑞死讯传出的时候,南京的百姓罢市了;当他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祭奠哭拜的人达到了百里。他本是海南人,一生做过教渝,当过知县,深得民心;后来历任右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右都御史等职位。他去世以后,朝廷追赐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放到现在那就是一个普通人努力学习,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廉洁自律,一心为国为民,经过30年的努力做到部长,当他死的时候,无数百姓自发为其送行,国务院对其一生做出高度评价。然而,就这样一个如此励志之人,大多数印象中都觉得他没有才能,只是为官廉洁。

其实,看完海瑞一生就会明白,你就会明白海瑞在官场上到底有多厉害?

海瑞幼年丧父,母亲独自将其抚养长大。通过努力读书,海瑞考上举人,40岁做了县里的教育局局长,8年以后成了浙江淳安的县长。他在淳安重新清丈土地,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深得民心。如果是现在,普通人如果48岁做到县长,而江浙当时本来就是富庶之地,他可以过上相当舒服的生活。

然而,海瑞并不是普通人。他把浙江总督胡宗宪的的儿子抓起来,抄没金子数千两,并没收交公,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

胡宗宪还能说什么,只能怪自己养了个坑爹的儿子,海瑞当然也没有被治罪。所以这个事情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海瑞一心为民,不畏强权;第二就是海瑞是懂得如何去斗争的。因为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去得罪比自己大好几级,而且还是管自己的官,早就领便当了。

当时严嵩是内阁首辅,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小弟都御史鄢懋卿到浙江来视察,经过淳安县,海瑞按照当时朝廷的规定来接待。鄢懋卿一路上都是要什么有什么,当地官员没有不尽力去伺候的,他十分生气,然而拿海瑞并没有办法,只好悻悻离开。海瑞并没有被革职查办,而是四年之后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

当时的皇帝是明世宗,也是嘉靖皇帝,这个皇帝任性和倔强,一味求仙问道,却又始终牢牢掌控整个明朝,无人胆敢进言。他是最明朝为独特的皇帝,然而却遇到比他更独特的臣子。海瑞准备棺材,托付朋友照顾好家人(所以说他还是有朋友,而且替家人考虑过的),然后向皇帝上了天下第一疏——《治安疏》,节选如下:

海瑞从头到尾都责备了嘉靖一遍,无论是做皇帝,做父亲还是做丈夫,嘉靖帝都是不行的。当然,读完《治安疏》的嘉靖龙颜大怒,将海瑞关入大牢。嘉靖帝将《治安疏》放在宫中数月,海瑞没有被定罪,毕竟嘉靖帝并不糊涂,他可不是商纣王。嘉靖心里苦,但是什么都做不了,临死之前留下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最后一句话就是关在监狱里面的人都放出来恢复原职。

隆庆皇帝继位以后,海瑞调到了大理寺,被提拔为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的官员)。后来徐阶被弹劾,海瑞上书替徐阶辩护,之后,海瑞经过几次调动,最后升官成了应天巡抚。海瑞兴修水利,全力摧毁豪强势力,安抚穷困百姓。徐阶退休之后,徐家的土地多达二十四万亩,子弟为非作歹。徐阶曾有恩于海瑞,但是海瑞惩治了他的家人。后来,得罪的士大夫也越来越多,当然他自己也犯过一些过错,最后被罢免。

海瑞在朝廷之上被各种打压,后来辞官会老家琼山,期间曾前往福建拜见对自己有恩之人——黄光升。万历帝历来器重海瑞的名望,屡次要重用海瑞,主持国事的阁臣暗中阻止。他生命的结束的倒数第二年,海瑞听闻黄光升去世,悲伤至极,带病前去晋江奔丧。所以说海瑞并不是无情之人,更不是无能之人。

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于任上,结束了他与陋风积弊、达官权贵们争斗的一生。黄仁宇在他文章最后一句话说的那样“他们再也用不着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一一到处惹事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了”。

李贽评价海瑞为“先生如万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栋梁”。若是大明王朝多几个像海瑞那样的“严峻守法的官员,热心保护老百姓”的官员,大明也不会亡于农民起义了,最后华夏易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