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如何避免将股票割在“地板价”上?

证券市场市场中最令人沮丧之事,就是将手中的筹码在底部割肉,追高买进所谓的“强势股”。不久,散户割肉的股票就出现一波拉升行情,高位追进的股票出现调整,老股民称之为“两边吃耳光”。

“奥迪车进去,电动车出来”,就是这一类“追涨杀跌”股民的真实写照。根据笔者二十年的投资经验,即使买了再烂的股票,跌幅达到60%左右,只要不是在高位买进的;如果持股不动并且在低位逐步补仓,一年左右盈利概率很大。如果能够在补仓之后高抛低吸、进行滚动操作,可大大缩短解套的时间。

“在恐惧中贪婪,在贪婪中恐惧”,乃中国股市的基本特色;亦可以用“久涨必跌,久跌必涨”来形容。如果某个股票基本面没有出现重大的利空,价位适中股价却跌跌不休,很可能就是黎明前的黑暗。有勇气的散户会“在恐惧中贪婪”,不断补仓摊低成本。

要警惕股票在低位时,庄家在“股吧”里继续贬低某个股票。营造恐惧氛围俗称“挖坑”,乃庄家常用的“空头陷阱”手法,旨在迫使散户在“地板价”上割肉。此类情形有时偏偏就发生在散户割肉的当天,之后这个“瘟股”便连续拉升,令散户追悔莫及。这类股票一旦启动,涨幅往往超过50%以上。相反,一些连续拉升的股票已经获利丰厚,散户在持股中有理由“在贪婪中恐惧”,提早获利了结锁定利润。

至于A股港股化,出现几毛钱的“仙股”,目前市道尚未成熟。当初沪深股市最早的几批股票,都是因为公司业绩不好才上市融资的。这些股票以国企股为主,让这些低价股跌倒几毛钱可能吗?退市的概率更小了。为何退市叫了二十年,打压低价股二十年,还是没有效果原因就在此。

垃圾股绝对价位低,即使涨幅很大市场却没有明显感觉,其实它们的盈利机会以及厚度,远远超过高价股。机构资金青睐这些股票,既可以扶持国有企业得到国家的赞许,又可以在这些股票上大赚一把。

由此可见,那些跌无可跌的股票以及不断“挖坑”的股票,往往就是“大黑马”!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绝对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弱转换才是最大的市场特征!

散户如何避免将股票割在“地板价”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