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楼市下调才刚开始不久,2019年可能会存在很大的风险,你怎么看?

东方红太阳V


楼市下调肯定是不争的事实,进入10月后,开发商降价促销,以价换量。而老业主维权声音近日不断,所以新房现在已经降温了。二手房更是如此,目前不仅是一线城市二手房有价无市,老业主纷纷打折促销,就连二三线城市的二手房价也在下调。特别是厦门二手房价从高峰时的6万元/平方米,跌至4.5万/平方米,已经跌去了25%。

2019年房地产会有很大的风险这也是事实:第一,本轮房地产上涨行情从2015年初开始,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先涨一二线城市,后来再涨三四线城市,最后连五六线城市房价也涨了个遍,很多城市的房价已经涨了好几倍,现在行情快结束了,本身就有调整的需求了。

第二,本轮房地产上涨行情与过去不同,现在是全民加杠杆行情,就是本轮房价上涨,主要是那些本来犹豫不决,等房价跌下来的购房群体,所以,这批原先坚持不买房的人,现在都买了房产。如今不管是三四线城市,就连一二线城市,刚需释放殆尽,后续不可能再有如此强大的冲劲了。现在各城市多数人家的人均住房面积与过去相比都翻了几倍。房子需求趋于饱和。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更是有价无市。

第三,房地产调控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密集出台,中央政府也在不断重申楼市调控不会改变,未来还要建立健全楼市的长效机制,来让房地产去投机化,回归居住属住,这样国内房地产市场将长期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央和各级政府都要房地产去投机化,房价泡沫当然有被挤破的风险。

2019年房地产市场的风险要比今年更大,今年起码还有二线城市的人才引进战略,三四线城市还有货币化安置。现在各种导致房价上涨的红利正在散去,而明年就是房地产去投机化,控风险之年,估计一二线城市房价将会受到调控影响缓慢下跌,但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出现分化,就是一部分人口流出量大的城市房价会跌得很凶猛。就像现在的环京楼市那样大起大落。


不执著财经


到底是什么风险,房价下降带来的开发商资金链断裂风险,地方经济增长风险,居民退房风险,还是炒房者断供风险?

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房价下降,只要还是上大幅下降,风险是不会发生的,无论是开发商、炒房客还是银行、地方,都不会发生风险。

只有房价大幅下降,风险才可能发生。首先是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带来银行风险和居民退房要求增强风险。因为,有些人买房,即便是刚需,也是希望买房就涨价,能够让自己在心理上得到充分满足。同时,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也会很大,特别是资产负债率很高、有息债务很大的开发商,面临着极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由此,也会给地方带来增长的压力风险。

至于炒房客,风险是必须的,也是应当受到广大居民举双手赞成和欢迎的。


谭浩俊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目前这种楼市下调现状是在政府严调控政策措施下作出的必然反映,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应对些想得过多、过坏,毕竟政府调控的目标是为了稳房价而不是追求房价的不断下降。政府也深知目前房价如果急剧下跌可能带来的风险,这方面是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政策准备的。

因此,目前的调控是不可能导致房价大幅下跌的,只要房价不是大幅下跌或者暴跌,那么2019年就不可能出现很大的风险。因为没有房价大幅下跌或暴跌,一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就不可能断链;二是按揭房贷就不能断供,三是银行就不可能出现大面积的信贷资金坏账。这样的话,何来风险之有?

因此,我对朋友们说,不用担心2019年会因房价下跌引发各类风险,这种风险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政府会通盘考虑房地产调控风险防范的,房地产会平稳健康发展。


财经深思


生病后才知道身体需要呵护,经济增长下滑,才了解原是积累成疾,终要调理甚至大动手术。

房地产需要大动手术,2019年需要牺牲留血。

我们需要一些口号,需要坚定的信心,但那个信心不是建立在荒唐的基础上。

如今的现实,荒唐得新晋青年集一生之力都买不起房,成家立业,7080后普通职工的一套房,足以让90后领导奋斗一辈子(一线城市),这就是荒唐,以世代论,以出生论。

2008年的房价刚刚进入下跌通道,2009年的强刺激就来了,2019年11月,总理在新加坡说,我们不强刺激,我们要依靠改革和开放。

不强刺激的2019,房价跌幅一定比2008年大,何况这已是翻番之后的高价。

不破不立,生病意味着新的转机,重新思考人生重新思考事业;房价跌到出乎意料,也会让不少人安下心来,重新思考成家立业的意义,思考生活的意义。

别以为靠捣腾几次房子,就能骄傲地活一辈子。


财经作家邱恒明


在当前背景和趋势下,投资投机房产已不再赚钱,谁还会傻到去买房赔钱?有些人会为了买房或贪婪而被迫无奈的倒下,你不要不信。现在高不可攀的房价,即便有再多买不起的刚需和需求也没用,后果也就只剩最后下跌贬值和崩溃了。记住!房价不涨就是下跌!房价滞涨就是亏本,下跌就是亏损,长期缴税就是贬值,房子长期不能交易和获利就是负资产。如果房价每平方被迫无奈的大幅下跌或跳水几千元,或一夜之间几十上百万市值和价值的购房款被打水漂,那你就等着资不抵债了。如果贷款买房就是债滚债,二手房有价无市卖不掉,那就是钱变债,房子无法变现,就是钱换砖,如果你赔不起,就是房财两空。如果房价降价、下跌、回归三步走完,再加上房地产税、空置税等等,你就只剩血本无归和破产吧。现在,房地产市场正在变天,一步步上演三步走,如果也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美梦正在一步步成为噩梦。被疯狂投机恶炒后的高房价下跌贬值,不但让你目瞪口呆,也会超出你的想象,更会是相当惨烈和残酷的过程,损失惨重更会让你痛不欲生……


蓝色拼字


未来几年的趋势有几种可能:

一个是限贷政策下,小微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抛售库存变现,小的死的差不多了,剩下那些大的房企都有很强的议价能力,限贷松动,大型房企进一步垄断市场,这将会导致短时间内的房价波动,但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二个是对消费者坚持限购限贷,房价横盘或小幅震荡,由于已经入市的土地成本较高,涨价的压力更大,但幅度有限。

三个二手房流动性变差,出手套现比较困难,很多房主可能要割肉离场。未来几年的房产投资风险大,收益低,不再是优质的投资渠道,但刚需自住的过年后行情明朗了可以进入。

四,个人判断未来三年房产税应该不会实质性落地,对现阶段稳房价没有帮助。

结合以上,单就19年,可能震荡横盘的可能性大一些,限购限贷不放开甚至更严的话,更多城市进入下降通道,成交量也会进一步萎缩。但部分地区可能6月份以后要开始放松监管了。

以上纯属个人意淫,欢迎交流。


拉轰的湖密


这个问题让我很苦涩,我从07年开始开始专业的地产研究,幸运的是,经历了行业3个左右的小周期,看到了很多人不曾看到的波动起伏;不幸的是,因为曾经相信房价一定能够被调控住,坚定地看空,而错失了至少3个可以让我飞黄腾达的大好机会……


关于2019年我怎么看,我想要分为三个部分。

  1. 全国是什么?存在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吗?

  2. 周期是什么?历史真的会不断重复吗?

  3. 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在决定接下来的趋势?

那么依次来看。


一、全国是什么?存在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吗?

大概从2012年开始,我们开始提倡因城施策,结束了以往全国统一政策的做法。这既是源于对各地有关单位诉求的考虑,更是源于房地产市场真实情况的必然需要。

要知道,当时有的地方烈火烹油,一天一个模样,而有的地方则无人问津,土地出让颗粒无收。你怎么让全国用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政策去调节呢?

所以这个概念延续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中国之大,各地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可百城一策。因此,自然也就不存在全国性的房地产市场了。

这也好理解,房子嘛、户口嘛,除了在本地供应,在其他城市根本没得供应。失去了货品流通的能力,这个市场自然也是割裂的了。

当我们在问,2019年市场怎么样的时候,最好加上XX城市的限定。否则便是庸人自扰,缘木求鱼了。


根据题主的说法,2018年刚刚开始下调,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出,题主所在的城市是一个三四线小城市。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2016年中已经基本被按住,挨个阴跌。

二线城市2017年也已经基本控制住涨势,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让任何人都无力招架。

三四线城市在棚改的推动下,2018年上半年依然生龙活虎。三四线城市也是分全国各个区域情况不同,华东、华南的小城市7月份开始转冷,目前已经接近冰封,而华北、西北的小城市,套用一句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他们依然没有感受到政策的风。

所以题主的问题可以再深入一点:2019年,三四线城市,你怎么看。


二、周期是什么?历史真的会不断重复吗?

历史唯一教会人类的,就是历史一直在重复。

历史的确是有周期的。前段时间大火的康波周期,乃至一年四季的季节性周期,都是规律的体现。什么规律?经济活动必然要符合经济规律,定位、设计、生产、运输、销售、售后,形成一个循环。经济活动的周期必然是要覆盖一个循环。

比如农业的周期,不一定是一年。南方两季稻谷,那就是半年就有结果;果树5-8年才能结果,那也要这么长时间过后才能体现出来。小时候我家做农业,开始养鸡,碰到禽流感,后来养猪,又碰到猪流感。好不容易决定不做了,结果鸡肉和猪肉价格飞涨。说白了,我们就是经历了一个周期,然后被周期给淘汰的人。

那么地产也一样,从拿地、规划、建设、销售、交房、二手流通,需要多长时间呢?基本上拿地到销售要半年,销售到交房要2年,办证要半年,再流通要1-2年。加起来,一个完整的地产周期实际上是3-4年。

你看,正好和我前面说的,经历了3个小周期的感觉相合。

历史真的会重复。

你可以不信,但是它依然在重复。


三、动力是什么?是什么在决定接下来的趋势?

最近市场上有很多声音。

一群人说:现在就是寒冬,明年就要反转!

一群人说:忘记房地产吧,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还有人说:我们都没错,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前面我们说,房地产有周期,但是不代表房地产经济走势服从于周期。

在我国,房地产要服从于更大的需要。

你需要知道,最高决策机构做事,其优先级是有先后的:

第一位:国家稳定

第二位:社会稳定

第三位:经济发展


如果你把房地产看做一个经济现象,那它就只是第三位重要的。

如果把它看做国计民生,那它就是第二位重要的。

如果把它看做国政基础,那它就是第一位重要的。


那它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吗,分的不只是生产资料,更是生活资料。房子是生存的基础,田地是发展的源泉。

事大观天啊。


我们当下面临的内外部经济形势比当年还要严峻呢!

单独的房地产已经不是我们考虑的唯一问题。

相反,它是一个去调节第一类和第二类问题的重要工具。

有人说,房地产就是一个尿壶,用你的时候拿来就用,不用你的时候转身就撇开。

当真就是如此。


那么房地产未来的走势如何?

就要看你所在的地方经济能力如何,在我国经济格局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和责任了。


看房有方


观点正确。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上半年高歌猛进,各家业绩狂飙,冲千亿,冲三千亿,冲五千亿,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到了下半年的八月份,市场来了一个180度“飞流逆转”,房地产逻辑变了,市场快速冷了下来。2018年年底很痛苦,但是全年任务基本完成了,日子还过得去。

2019年,就不同了,业绩继续下滑,银行的金融政策还是一如既往的收紧,接着去杠杆,开发商用钱只能通过卖房子,而房子这时候又不好卖,就是卖了银行放款又很慢,所以万科说“要活下去”,现金流不能断,一断就是倒闭无疑。


炮哥说房产


涨了一二十年的中国楼市,现在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已经很难支撑得了这么高的房价了,才调控一两年,并且今年才有点效果。为什么会有人在说房价还会涨,其实是在跟政策在博弈。

最近回答房价方面的问题太多了,总结两点:一、高位盘整三五年;

二、缓慢下跌三五年(总体下跌15%左右)这也是政府不让房价暴跌的原因。其实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普遍已经下跌15%左右,证明开发商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在这基础上还会跌。


社会观察员01号


下跌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但房价不会有太大的跌幅。去年以来,房价突飞猛进一路狂涨,一年多的时间上涨了三分之一以上,有的四五线小城房价也闹翻翻,这些绝不是正常现象,房市这股狂热劲已渐渐变冷,19年房市肯定要理性的回归,但跌价不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