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印發

紅網時刻11月15日訊(記者 劉玉先)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體方案》(簡稱《方案》),《方案》對湖南更好承接產業轉移、打造開放高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總面積12.1萬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3234萬人,地區生產總值1.1萬億元,分別佔湖南省的57.2%、47.1%和31.7%。

湘南地區包括衡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是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產業轉移的重點區域,自2011年國家設立湘南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以來,承接規模、產業層次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為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發揮了積極的引領示範效應。毗鄰湘南的湘西地區包括湘西自治州、懷化市、邵陽市,具有承接產業轉移的獨特優勢和良好基礎。

2025年基本建成,成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地處我國中西部與東部沿海交匯的前沿地帶,位於長江經濟帶和珠三角經濟區、福建海西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結合區域,近年來已基本形成鐵路、公路、航空互聯互通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體系。

湘南地區的先進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礦產品深加工和新能源等產業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競爭力,湘西地區的一般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業、生態文化旅遊、醫養健康(中藥材)等產業擁有良好的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

《方案》提出,到2020年,示範區在承接產業轉移、促進區域協同聯動、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進一步擴大開放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引進60家以上的世界500強企業。

到2025年,示範區基本建成。引進80家以上的世界500強企業,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礎設施高效互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生態環境更加美麗,形成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和全面開放新格局,對中西部地區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支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因地制宜承接發展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等11大行業

《方案》提出,依託示範區現有產業基礎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力有序承接東部沿海地區轉移趨勢明顯的產業,增強對加工貿易產業的吸引力,因地制宜承接發展裝備製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輕工紡織、農產品深加工和食品製造業、礦產開發和加工業、現代物流業、健康養老產業、文化旅遊業、現代農業。

同時,優化產業承接佈局,依託各縣(市區)已有的各類開發區、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現代農業示範區,培育地方特色產業,打造規模化的特色產業集群,形成“一縣一產業”“一園區一特色”的承接發展格局,發揮對示範區建設的多點支撐作用。以“抓龍頭、帶配套”的發展思路,通過承接一批重點項目,吸引上下游配套產業入駐,實現縣域工業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堅實發展,力爭形成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支柱產業,打造一批在湖南乃至全國都具有強大競爭力的縣域經濟強縣。

省級園區重點承接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加工貿易

各大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的主戰場。為此,《方案》提出,轉變以政府為主的園區建設模式,採取特許經營、投資補助、資本合作等多種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方式多樣化,推進園區運營管理主體的股份化、社會化、市場化、企業化。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承接發展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積極吸引研發、營銷、服務等環節轉移。省級各類產業園區重點承接發展科技含量較高的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加工貿易。

引導高端高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向區域中心城市及周邊園區佈局,推動裝備製造、有色精深加工、資源化工等重化工業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向郴州市、衡陽市開發區等產業園區轉移,引導生物醫藥、紡織輕工、優勢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向永州市、邵陽市、懷化市、湘西自治州開發區等產業園區轉移,促進現代物流、高端製造業生產加工環節、製造業龍頭企業向交通沿線城市和縣域特色園區轉移。

《方案》還從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開放合作、建設承接平臺、提升承接能力、推進綠色發展等方面提出具體目標和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