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60 多年前,

有一個35歲河北保定籍的留學生,

曾致信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

還氣憤地把這封寫給總統的信

印成傳單向美國人民散發。

《波士頓環球報》在頭版頭條

印上他的大照片,

這位“大鬧美國”的中國年輕人

成了轟動一時的新聞人物。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60多年後,這位曾向

艾森豪威爾發出挑戰的年輕人,

已經是年逾九旬的老者,

當他接過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證書時,

人們才知道,

他,竟是助力

中國戰鬥機起飛的人!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位老人的名字叫師昌緒,

跟幾乎所有默默無聞奉獻的

大國脊樑一樣,

直到他去世,

我們都並不熟悉他的名字。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 在空軍節當天,第四代隱形戰機殲-20,開倉亮彈!來源:《航空知識》。攝影:陳肖。

幾天前的雙11空軍節,

世界矚目的殲-20開倉亮彈,

彰顯了大國空軍的實力和自信,

今天,不僅是他的生日,

更是他誕辰100週年紀念日,

讓我們一起認識 、一起懷念

這位中國之脊樑

——師昌緒!

NO.1

從智力平平的“傻小子”

到向美國總統挑戰的

頂尖學者

100年前的今天,

1918年11月15日,

師昌緒出生在河北保定徐水縣大營村。

他的家庭是一個五世同堂、

有40口人的書香門第。

他的父親是清末秀才,以教書為業,

母親出身於官宦之家。

師昌緒從小老實善良,

長輩無論叫他做什麼,

他從不說個“不”字,

“因為又邋遢,又聽話,又沒脾氣”,

師昌緒成為叔伯兄弟十二人中

最“沒出息”的一個。

而家與國的命運,

在師昌緒人生最初的起點,

就已經聯結在了一起。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

年幼的師昌緒第一次對“國家”二字

有了深深的觸動。

可對於一個10歲的孩子,

他能做的只有在學習上拿出

超乎尋常的勤奮和用功!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原保定二師

小學畢業時,

師昌緒在全縣統考中得了第一名,

考上了當時著名的“保定二師”

(今保定學院)。

如果不是因為戰爭,

他也許會在師範畢業後

做一名小學老師。

然而“七七事變”爆發後,

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

師昌緒全家不得不分頭逃難,

在生離死別的哭聲中,

40口人的大家庭自此瓦解。

顛沛流離的逃難路上,

師昌緒兩度險些喪命,

一次是坐在早已滿員的悶罐火車車頂,

險些被一根限高的橫樑刮下車去;

另一次是搭了輛剎車不靈的卡車,

險些墜入山澗。

“中學裡全是逃難的人,

一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全堂痛哭。”

1941年,因為沒有去昆明的路費,

師昌緒放棄了被保送的西南聯大電機系,

懷著實業救國的理想

就近考入陝西的

國立西北工業學院礦治系。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45年西工畢業的部分同學合影

(師昌緒 最後一排右二)

為什麼選擇礦冶系?

師昌緒的想法很簡單,

“當時有一個說法,一個國家貧窮,

主要是地下東西沒開採出來,

所以我就選了礦冶系。”

大學時代,師昌緒被稱作“書蟲”,

既不打球,也不玩牌,從不午休,

也很少有周末。

他每天學習到深夜,

凌晨兩三點又起床學習。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因為學習刻苦,

1945年大學畢業後,

師昌緒以全班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到

資源委員會從事鍊銅工作。

1946年,他又考取自費留學的資格。

直到兩年後,他才在朋友的資助下湊夠學費,

去了美國密蘇里礦冶學院留,

開始了在大洋彼岸的留學生活。

不到一年時間,

師昌緒就以全A的成績獲碩士學位,

他接著申請到歐特丹大學的獎學金

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期間,他在研究中發現的兩種化合物,

如今成為重要的光電子半導體材料。

師昌緒在美國的早期研究工作,

已經預示了他

未來半個世紀的偉大貢獻。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師昌緒原本打算讀完博士立即回國效力,

不料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

美國司法部就禁止學習理工醫學科的

中國留學生離開美國回中國,

1951年師昌緒和錢學森等35人,

成為美國明令禁止回到“紅色中國”的學者。

那時候人心惶惶,

有人被莫名跟蹤,

有人被突擊搜查,

有人被長期審訊,

有人甚至被關押起來。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美國不允許中國留學生出境,

師昌緒只好先在美國就業,

因為科研上取得過優秀成績,

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向他拋出橄欖枝,

他加入了美國金屬學排名第一的

著名科學家科恩教授的團隊。

師昌緒的研究項目屬於美國空軍

主要負責一個與超高強度鋼有關的課題,

其研究成果之一後來被開發為至今國際上

仍普遍應用的重要航空材料——

“300M超高強度鋼”。

這種鋼成為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

世界上最常用的飛機起落架用鋼。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53年 師昌緒在麻省理工學院院內

在麻省理工學院工作之餘,

師昌緒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大都花在了爭取回國上。

而他爭取回國的歷程,

簡直就是一場“戰爭”!

1953年夏天,

師昌緒以組織夏令營的名義,

把中國留學生聚在一起,

共同商量爭取回國的對策,

並向周恩來總理寫了一封求助信。

師昌緒就利用和印度大使館的舊交,

把信件轉交給了中國政府。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周恩來總理在日內瓦大會上

1954年5月,在日內瓦國際會議上,

這封信成為中國抗議美國政府

無理扣壓中國留學生回國的重要依據,

周恩來總理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嚴正抗議。

緊接著,師昌緒等中國留學生

集體寫了一封致美國總統的公開信,

還自費購買了一臺舊油印機

印刷了2000份,

再由他和另兩位留學生秘密分發。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54年,在美國波士頓到紐約的火車上,

列車員仔細端詳師昌緒之後問:

你為什麼要回國?

師昌緒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懵了,

他有些緊張地抓緊了身邊兩個大皮箱裡,

那裡面塞滿了他親手油印、

準備到紐約散發的

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的公開信。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後來,他才知道,

在那一天的《波士頓環球報》上

他的大幅照片竟被印在了頭版頭條,

一時成為轟動美國的“名人”!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美國列車司機實在不能理解眼前

這個中國小夥子的決定:

放棄美國前途無限的科研事業,

放棄穩定舒適的生活和

令人豔羨的社會地位,

拼了命也要回到一窮二白的中國?!

對師昌緒表示不理解的

還有他的主管科恩教授。

科恩從報紙上得知師昌緒想回國,

他便當面詢問緣由,

並表示如果嫌待遇低、職位低,

他都可幫忙解決。

但師昌緒回答:

“我是中國人,應該回去幫助建設中國。

像我這樣的人在美國比比皆是,

但現在中國很落後,

需要我這樣的人。”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科恩聽後非常感動,

不僅立刻同意他辭職回國,

還做了一些有助於他回國的事。

在與美國當局抗爭了整整三年後,

師昌緒終於從美國舊金山

坐上了開往香港的克利夫蘭總統號客輪,

他熱切地望著祖國的方向,

他更熱切地盼望著踏上故土,

擁抱雙親。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在回國遊輪上的師昌緒

但他萬沒料到,

就在他上船的同一天,

母親去世了,這成為

他心裡永遠的傷痛和遺憾。


NO.2

美國人能做出來的

中國人也一定能做出來!

18年漫漫求學路,

吃窩頭也要回國的師昌緒

從未忘記當初的理想。

“北京、上海,這兩個地方任你選。”

時任中科院技術科學部主任的嚴濟慈,

對剛從美國回來的師昌緒說。

結果,35歲的他主動選擇了

生活工作條件遠不如北京上海的瀋陽,

原因只有一個,

因為中科院金屬所在瀋陽,

而他的專長在金屬材料。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師昌緒回國後,與學物理的郭蘊宜結為夫婦

當時,正值國內第一個

“五年計劃”的建設高潮,

中國缺鎳無鉻,

又受到國外技術封鎖。

金屬所的研究工作重點開始轉向

軍工尖端材料的研究。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師昌緒(左四)

1960年,正是國民經濟最困難時期,

此時的師昌緒既要照顧在瀋陽懷孕的妻子,

又不能耽誤在撫順的高溫合金研發,

為了工作,家庭兩不誤,

他每天往返於瀋陽和撫順之間,

每天早晨趕第一班公共汽車,

然後坐一個半鐘頭的悶罐車到撫順,

晚上坐悶罐車再回來,

到家也得十點多了,

每天這麼來回跑,

兩個月後,積勞成疾的師昌緒開始尿血,

患了腎盂腎炎。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56年在鄭州與父、嫂及三個侄子(後排右一為師昌緒、右二為夫人郭蘊宜)

怕耽誤項目進度

師昌緒不肯去住院,

硬是咬著牙堅持到勝利,

研製出我國第一個鐵基高溫合金,

用這種新材料製作的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

——渦輪盤裝備了大量飛機。

為中國航空、航天與原子能工業發展

奠定了基礎。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第二排右四為 師昌緒

1961年,美國研製成功了鍛造

空心渦輪葉片的技術,

並投入使用,

這項關係國防的尖端技術

是嚴格保密的。

當時,我國圍繞國產米格21飛機發動機

採用什麼設計材料的問題,

正進行著異常激烈的爭論。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64年冬天的一個深夜,

一位客人匆匆敲開了師昌緒的家門,

這位訪客是師昌緒的老朋友

時任航空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榮科

幾個小時前,

在關於我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研討會上,

他剛剛經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究竟用什麼發動機?

正當會場一片沉悶之際,

榮科大膽提出:

為了提高發動機推力,

把飛機的實心渦輪葉片改進為空心葉片,

並進行強制冷卻的設計方案!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榮科

高溫渦輪葉片

是航空發動機的關鍵部位,

葉片金屬所能承受的最高溫度

決定了發動機的功率,

也決定著飛機的飛行速度和高度,

對材料的穩定性也要求極高,

因為一旦失效就會造成機毀人亡。

可當時連實心渦輪葉片都還沒有研發出來,

直接上馬空心葉片,

這幾乎是個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設想!

散會後,榮科就直接來到了師昌緒家,

請他承擔研製空心渦輪葉片的任務。

師昌緒當時就愣住了:

“什麼鑄造空心葉片,

我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可頗有膽識的師昌緒還是接了這項任務,

他說:“美國人做出來了,

我們怎麼做不出來?

中國人不比美國人笨,

只要肯做,就一定能做出來。”

臨走時,榮科根據自己的記憶,

畫了一張空心葉片的草圖,

就是根據這張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草圖,

師昌緒組織起了100餘人的團隊,

日夜奮鬥在金屬所簡陋的精密鑄造實驗室,

不到一年的時間,

他們就做出第一片空心葉片。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65年,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

第二個研製出渦輪空心葉片的國家,

比美國只晚了5年,

這一下子使我們的飛機發動機性能

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1967年我國採用空心葉片研製出的戰鬥機,

高空飛行時速超過蘇聯樣機10%以上,

至今,中國一些先進機種的發動機

仍在裝備這種葉片,

40多年來從未因其失效而發生過事故。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75年,國家決定把空心葉片的生產

從瀋陽轉移到遠在貴州的一個工廠。

航空部點名師昌緒帶隊到生產第一線,

幫助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

當時從瀋陽到貴陽要坐48個小時的悶罐火車,

路上連喝的水都沒有。

當時,貴州的生活條件非常差。

師昌緒和同事們住的是簡易房,水是渾的,

只有沉澱一會兒才能用;

吃的是發黴的大米、地瓜乾和玉米麵

做的混合飯及南瓜湯,

沒有菜,連鹹菜和醬油都沒有,

就只能就著鹽水吃飯!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廠裡的總工程師過意不去,

利用星期天到集市上買來白麵,

給科研人員蒸饃改善生活。

師昌緒他們日夜在車間裡鏖戰。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

他們終於克服了實際生產中的技術難關,

這之後,我國幾代最先進殲擊機的

發動機關鍵部件,

都在這裡生產。

有了新技術的翅膀,

戰鷹就可以翱翔得更加有力,

而這背後是師昌緒拼盡全力的奉獻。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從身在世界頂級研究所、前途無量的

青年科學家,

到身穿布衣、白髮蒼蒼的老人,

師老的模樣是一年一變,

可他的信念像最最堅固的三邊形,

一輩子沒有變:

我就是吃窩頭也要回國,

這輩子最幸福的事,

就是為國家多做一點事,

多做一些貢獻!


NO.3

愛管閒事的老頭兒:

只要對國家有利,

我就會去做!

師昌緒在金屬所傾注了30年心血,

1984年,66歲的他調任北京,

更多地從事國家科研戰略管理工作。

皺紋多了,頭髮白了,腰板也不直了,

師昌緒也從一個百米衝刺的科學家

成了一位“愛管閒事兒”

“總說大實話”的老頭兒!

上世紀90年代,

他參與提出設立中國工程院,

提出設立國家納米

科學技術指導協調委員會,

中國新材料科技重大專項等一系列建議。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上世紀80年代,他提出來要搞

太行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的研製成功,

意味著中國的殲擊機有了中國“心”,

也標誌著中國

成為世界上僅有的五個可以

自行設計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之一。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上世紀90年代,

生物醫用材料在國際上方興未艾。

師昌緒敏銳覺察到

生物醫用材料將是

事關13億國人健康的大產業,

經過他多方奔走,

中國生物材料委員會

在1996年宣告成立。

“師先生,這個事您可別管!”

2000年春,年近80的師昌緒

找到基金委材料科學部原常務副主任李克健,

說想和他一起抓一下碳纖維

李克健聽後立馬搖頭,

“這事太複雜!誰抓誰麻煩!”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1996年師昌緒院士聽取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評估工作彙報


李克健說的是大實話。

質量輕、強度高的碳纖維

用於導彈和飛機制造,

我國從1975年就開始攻關,

錢花了很多,

就是拿不出合格穩定的產品。

“我們的國防太需要碳纖維了,”

師老焦急地說:“如果碳纖維搞上不去,

拖了國防的後腿,我死不瞑目。”

師昌緒上書中央,陳說利害。

很快,他的信批轉到科技部,

科技部增設了1億元的碳纖維專項。

今天,我國所需的碳纖維已可立足國內,

完全依賴進口已成為歷史。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一件件科研項目幹成了,

師昌緒的頭髮也掉的一根不剩了,

他笑著說:“我這些頭髮啊,

一半是在當金屬所長時掉的,

另一半是來北京以後掉的。”

在92歲高齡的時候,

師昌緒仍然堅持著工作。

2010年他光是坐飛機出差,

就跑了11個城市,

主持了40多個研討會,

做了好幾場學術報告。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其他日子還天天去

自然科學基金委上班,

上午8點就出門,9點到單位,

中午從不午休。

記者去家裡採訪,

師老的老伴兒一肚子苦水:

您看這家裡,

滿屋子滿地上都是他的書和材料,

誰也不讓動,

書桌上沒他寫字的地方了,

他還想霸佔了家裡的餐桌!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雖然嘴上都是嗔怪,

但攜手走了半個多世紀的老兩口,

眼神裡充滿了

對對方的在乎和關愛!

2011年1月14日,

師昌緒接過了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榮譽,

成為中國第17個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師昌緒院士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成就獎

有很多人來祝賀他,

他總是擺擺手說:

這個榮譽不是我一個人的,

而是屬於整個材料科學界。

2014年11月10日,

師昌緒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享年96歲。

他留給我們的空心渦輪葉片,

助推中國一代代戰鷹起飛,

他的付出,他的創造

直至今天依然在釋放著能量。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2015年年初,

感動中國節目把遲到的獎盃

送到了師昌緒夫人的手中,

她說:師昌緒是一個不太起眼的人,

不過他有一顆報國的心,

他是盡了他的能力,

我相信每個人能力雖然有大小,

這個只要踏實工作,

又能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將來都能感動中國。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

生來就得為國家作貢獻,

這是我唯一的目的。”

師昌緒,

他把最後的光和熱全部奉獻,

不折不扣達成了他唯一的目的!

他的人生為純粹而沒有遺憾。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攝影:張建設(風範名人攝影)

今天,是師昌緒100歲生日,

讓我們一起

感 謝 他,

銘 記 他,

懷 念 他!


今天請記住師昌緒!他曾“大鬧美國”上了頭條,助推中國戰鬥機起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