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誉满华夏的大书法家颜真卿,被叛贼李希烈囚禁在蔡州梅亭书院里。

一代书圣颜真卿为何深陷蔡州?

这年开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拥兵叛乱,攻克汝州。唐德宗慌忙问计于宰相卢杞,卢杞想起了书法家颜真卿,当年颜真卿宁可给卖烧饼的写招牌,也不给宰相杨国忠题字,如今还处处与他为敌?

卢杞将计就计,把颜真卿推荐给唐德宗,借李希烈的手除掉颜真卿。

颜真卿接过诏书,没和亲人告别,离开了长安,星夜兼程,往战火漫天的关东而去。

吏部尚书李勉,待散朝以后,修奏疏于德宗:“颜鲁公,四朝元老,年近八旬深入贼巢,若有不测,诚恐有大辱大唐威严。”

唐德中看了李勉的奏疏,深感懊悔,当即派使者追回成命,可惜为时过晚,使者尚未追到潼关,颜真卿已奉旨进入贼境。

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李希烈坐镇徐州。他豹头环眼,络腮胡,满脸霸道,傲气十足,大嘴巴,嘴唇不仅特别厚,而且朝外边反着。

颜真卿整离了一下衣服,步入节度使大厅。颜真卿神色不变,虽说他已是风烛残年,连日路途上又饱受颠簸劳累,可他仍然精神抖擞读圣旨:

“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怙兵作乱,略池攻城,涂炭民众,人神难容。尔若迷途知返,朕愿赦罪责功,待之如初,而若执迷不悟,终必遗恨千古。”

李希烈放声狂笑:“哈哈哈,天兵汝州告捷后,北进郑、汴,南下鄂州。颜鲁公若非老眼昏花,岂能视而不见?!”

颜真卿淡然一笑,针锋相对的说:“希烈耳聪目明,为何如此健忘,当年安禄山、史思明拥兵作乱,北据幽燕,南侵江汉,东临大海,西抵函崤。气焰可谓嚣张!曾几何时,二贼皆身败名裂。若不悬崖勒马,必步安禄山、史思明之后尘。”

恶奴们为给李希烈助威,手持刀戟,一齐吼叫、谩骂:“老夫子休出狂言,我等指日就要打进长安。”

面对龇牙咧嘴的恶奴,颜真卿不屑一顾地说:“只怕进京师者,乃尔等首级!”

恶奴们暴跳如雷,手持刀戟,齐围上来。

“住手!”李希烈赶忙离坐,展臂一横,说:“吾不日将面南登基,正欲寻求士相,颜鲁公四朝元老,海内扬名,今日来此,乃天助我成此帝王大业。”

颜真卿回李希烈:“吾累世受国家厚恩,如今年近八旬,岂能混入流俗,作衣冠禽兽?”

李希烈唯恐武士们打乱他下面的计划和部署,只好先安顿颜真卿去驿馆休息。

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颜真卿歇息片刻,便有客登门拜访。颜真卿仔细一看来者,正是李元平。

李元平原是唐德宗的皇室宗亲,唐德宗派他出任如州刺史。没料到这家伙被李希烈生擒后,就跪地求饶,有人说他假意投降,李元平为了向主子敬献忠心,当众砍掉一个手指,对天发誓。

颜真卿看见李元平来访,便知晓对方来意。李元平也苦口婆心地劝颜真卿归顺李希烈。颜真卿义正言辞地回绝李元平:“玉可碎,而不能夺其白;竹可焚而不能毁其节,吾累世受国家厚恩,理当为振兴唐朝鞠躬尽瘁,即便无力回天,匡前乾坤,亦要怀瑾抱钰。”

李元平看劝降无门,便回去告诉李希烈。李希烈听完后暴跳如雷,大骂李元平无能。并且马上命人将颜真卿押送到蔡州梅亭书院囚禁起来。

周曾对李希烈嗜杀成性,拿百姓阵前当队伍的做法,早就心怀不满,在颜真卿的忠烈言行感召下,暗中和好有康秀琳约合,准备杀掉李希烈的心腹爪牙,救出颜真卿。

谁料周曾卒士且战且退,困守殿房之上,以瓦击敌,终因寡不敌众,全部死于李希烈的匪兵之手。

李希烈在关东战场上,接连得胜,攻入唐朝重兵设防的襄城后,又连克郑、汴等州。唐德宗只得领着太子、王妃们,仓皇去奉天避难。

李希烈在牢房门口对颜真卿开门见山说:“颜鲁公若愿意辅佐大楚,可即写书一封表归顺;若不愿意,就步周曾、康秀琳后尘,立刻用火烧死!”

颜真卿接过门卫手中的文房四宝,轻抚胡子,眉尘耸动了几下,淡淡一笑说:“谢李将军送来笔墨纸砚!”李希烈大喜:“速去后厅,为颜鲁公置办酒宴!颜鲁公在此撰书归顺表章,不得随意惊扰!”说罢,直奔后厅。

片刻,李希烈回到囚室门口,欣喜地问:“颜鲁公,归顺表章可修好?”

颜真卿整衣起座,语调铿锵地说:“吾闻忠烈志士,正色志于朝堂,守仁臣之节,视死如归,非直言公道,不萌于心。吾自身陷蔡州以来,即视居室为殡所。多谢李公今日送来纸笔,我自己的墓志、遗表、祭文,都已经准备好了。”

李希烈听完脸色刹那间变成猪肝一样,声嘶力竭地吼叫:“点火!”

武士们燃气火燎,点着干柴。颜真卿淡然一笑说:“老夫一生征南战北,出入刀戟丛中,区区火堆,何以畏惧!今夜,我愿在烈火中,炼成一块补天的五色采石。”

但就在颜真卿跳进火堆之际,李希烈拉住了颜真卿,救回颜真卿的时候说:“总有一天我会看到你的归顺降表!”

此事一年后,颜真卿得了一场大病。骨瘦嶙峋的颜鲁公面色憔悴,颧骨突出,雪白的须发随风飘动,远看人们还以为是一尊石雕。直到喜讯传来,颜真卿脸上才露出喜色。

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唐朝军队在李晟的带领下收复京师,大唐山河重归一统,唐德宗在长安设宴庆贺。

大唐使者带着圣旨来到颜真卿面前,冷冷地念道:“敇旨下,赐卿死!”

这句话听得颜真卿五雷轰顶,哆嗦着说:“老臣身陷蔡州,剿灭叛贼不力,有负皇恩,罪当死。”

颜真卿理了理蓬乱的头发,拍拍衣服上的灰尘,微微一笑:“吾已76岁,今日保全名节,归天安息,足慰平生之愿。”颜真卿凝视长安,望阙再三叩拜过后,含笑吊首于白绫。

小编觉得,书法写得好,只是世人对颜真卿个人成就的敬仰,颜鲁公的爱国情操更令人歌颂,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的确让人唏嘘。正如罗贯中评价颜真卿:万古真卿义不磨,冲天豪气世间无。忠贞凛凛名犹在,烈烈轰轰大丈夫。

古人的命运02:书法已经不够证明颜真卿伟大,这种高尚情操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