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网约出租车走“疯狂补贴”老路!这一次能行的通吗

去年10月,嘀嗒拼车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佛山6个城市开始了网约出租车的试运营。3个月后,嘀嗒拼车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并正式推出网约出租车业务。最新进展是,4月初嘀嗒网约出租车业务登陆南京、成都、重庆等9个城市,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嘀嗒网约出租车走“疯狂补贴”老路!这一次能行的通吗

嘀嗒网约出租车走“疯狂补贴”老路

为了在上述城市快速完成冷启动,嘀嗒不免俗采取了补贴策略,还是熟悉的“配方”:乘客获得优惠,比如提供最高66元的新人大礼包;司机增加额外收入,推荐新司机并完成首单则获得50元奖励。

不过,嘀嗒网约出租车业务真正被用户熟知、引发行业关注,却是与出行巨头滴滴的两次撕逼,准确说是碰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首汽、神州专车、易到先后在部分城市上线网约出租车业务,补贴大战重燃,嘀嗒想要搅动行业格局,必然需要跟进补贴。嘀嗒联合创始人李金龙表示,现在嘀嗒的补贴只是给用户一个见面礼。但是,补贴是柄双刃剑,劣势和优势同样明显。

一方面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滴滴快的烧钱大战最高一天亏4000万仍让不少人心有余悸,南方都市报曾给嘀嗒算过一笔账,其在广州一个月补贴起码耗费4000万元,这还不包括乘客端的优惠券补贴。嘀嗒出租车同时布局15个城市,资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去年7月,蔚来资本投资嘀嗒,但未公布具体金额,此时距离其上一轮融资已过去2年多。

嘀嗒补充弹药后补贴大战到底持续多久?这是个未知数。对于资金并不宽裕的嘀嗒而言,补贴力度合适至关重要,补贴太多形成不了滚动效应,反而养肥“羊毛党”;太少激励不到用户,不利于用户习惯的培养。嘀嗒需要在产品推行过程中不断试错,能否把每分钱用在刀刃上,将成为嘀嗒团队必须跨过的一道坎。

嘀嗒网约出租车走“疯狂补贴”老路!这一次能行的通吗

补贴大战你“烧不起”

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市场的和谐,但是像此前滴滴和美团疯狂的“烧钱模式”必定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反应,例如司机端的补贴力度过大,导致一些没有上海牌照的车主通过黄牛办理入驻平台,如此一来,就出现了近4成“黑车”情况,就是注册的车辆和实际运营的车辆不一致,俗称“马甲车”。

由此,4月3日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开展了代号为『天网2号』的网约车非法运营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多起违法行为,并对滴滴出行和美团打车平台各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运营,滴滴和美团的“补贴大战”慢慢淡出人们的关注,通过上海交通委介入整治网约车违规乱象,滴滴于4月14日下午宣布:即日起在上海取消常态化补贴,并称将持续加强不合规车辆的清退工作。

显然,现阶段嘀嗒谈盈利为时尚早,但不可否认,嘀嗒恐难以改变其在快车、专车的冲击下被边缘化的命运。要知道,滴滴每天完成2500万订单,快车、专车、顺风车占大头,出租车订单不到200万单。同时,首汽、神州专车、易到重心也放在专车上,网约出租车业务才刚起步。反观出租车行业难掩司机收入锐减、人员流失严重的尴尬,跌入从未有过的低谷,嘀嗒想要改变其在出行生态中的地位难度极高,可能像顺风车一样,再度活在滴滴的阴影之下。

当然,出行不仅是闪电战,更是持久战,出租车行业未来命运如何,还是留给时间来检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