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戒失信,讓“霸座”者不再橫行

8月21日上午,在從濟南到北京的高鐵上,一名男乘客霸佔了一女乘客靠窗的座位,並以站不起來為由,拒絕回到自己的座位。經列車長及乘警勸說無果,當事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務車廂。而列車長勸說男乘客的視頻被髮布到網上後,該男乘客的做法遭到網友的批評。

8月22日晚,當事男乘客錄製視頻致歉稱,對於網上曝光其高鐵霸佔座位一事,深表悔恨和自責。同時,他深刻反思,這種惡劣行為嚴重違反了社會公德,對當事人造成極大傷害,對社會造成了惡劣影響。

懲戒失信,讓“霸座”者不再橫行

對號入座是乘坐高鐵等交通工具的基本規則,這既可保障購票乘客的應有權益,也有利於維護交通出行秩序。乘客可以自行協調調換座位,不過必須徵得對方的同意。而在這一事件中,男乘客先是搶佔了女乘客的座位,在女乘客明確表示不願調換座位時,仍拒絕讓出座位。

不過,與“霸座”行為相比,高鐵工作人員對於“霸座”者的束手無策更值得關注和反思。

在女乘客找到乘務員反映後,先是列車長出面和男乘客進行溝通,然後又找來乘警進行勸說,卻始終無果。最終,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務車廂就座,直到終點也沒能回到自己座位。

霸佔他人座位固然是不對的,但由於相關規定對於違反對號入座沒有具體處罰措施,高鐵工作人員只能以勸導為主,沒有更有效的辦法。儘管男乘客的做法遭到其他乘客的指責,相關視頻發到網上後也引來網友批評,但單純的輿論譴責,並不能讓當事人產生羞愧感,從而自覺約束行為。

震懾、告誡和約束道德缺失的最終手段不是輿論,必須是法律。生活在法制社會里,當徵信人有汙點記錄,其出境、出行甚至銀行信貸購買房產等行為應該也受到相應的影響。

與“霸座”較真不是小題大做,反而是在抵制不文明行為。這名女乘客不僅是在維護自己的乘車權益,也是在捍衛出行規則。鐵路進入高鐵時代,公眾的規則意識也應與時俱進。維護公共交通出行規則,顯然不能靠女乘客一個人戰鬥.

去年1月,中國鐵路總公司發佈《鐵路旅客信用記錄管理辦法(試行)》,將“擾亂鐵路站車運輸秩序且危及鐵路安全、造成嚴重社會不良影響”等七種失信行為,納入鐵路旅客信用信息記錄管理。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文明辦、最高法等多部門聯合發佈文件,有前述七種失信行為的行為責任人將在一定時間內被限制乘坐火車。“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以黑名單的形式治理旅客失信行為是一個好辦法。

對乘車行為加以規範和約束,不僅關係到交通出行秩序,也關係到整個社會文明水準的提升。有關部門不妨認真總結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對試行辦法及時予以修訂完善,將“霸座”“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納入黑名單範疇,倒逼失信者對於規則產生敬畏。

人無信不立,言必信,行必果,這是中國古人推崇的誠信做人之道,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也是如此。現代市場經濟從本質上說是信用經濟,誠信是企業立足之本。

建立一套剛性的失信懲戒機制也是當務之急,應對重點領域和嚴重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針對那些嚴重危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破壞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和社會正常秩序的失信行為,可以在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對本領域失信行為作出處理和評價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共享,推動其他部門和社會組織依法依規實施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社會性約束和懲戒措施。

構成犯罪的,堅決繩之以法。這就像一套“組合拳”,可大幅提高失信者違法成本。

希望輿論的呼聲高漲,呼籲嚴懲黑名單甚囂塵上的聲潮過後,再無高鐵男之流。

來源 | 法制日報、北京青年報、人民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