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01

张艾嘉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李宗盛。

所以李宗盛开演唱会,只需要听众,不需要到后台换衣服,演唱会的开场是张艾嘉的一句旁白。

按照李宗盛自己的说法,他的每一首歌都灌注了他“当时所有的生命经验”,每首歌都是一个小小的世界,简练浅白的歌词,五味杂陈的故事。

李宗盛填词,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直接发掘和触动,或许年少时无法体味那种口白般的歌词,可当你渐渐触摸到人生是什么样子,当你慢慢品尝到生命是什么滋味,你会慢慢感受到平凡的每一句话中的挣扎困顿,痛苦温情,激越无奈,还有所有挥之不去的爱与欲。

《山丘》的前两句是这么唱的:“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

我第一次完整听完这首歌的时候,心中有泪在流,身体有累说不出,就像是有人用盐水浇洗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所谓大师,一个时代,不需要太多,一两个就够了。

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02

十八岁的时候听李宗盛,面对着那些将懂未懂的歌词,也许会情难自禁,夜里流泪,以为自己是最苦最酸涩的那个。

但二十八岁在听李宗盛,你知道了分离与遗憾是人生常态,执念成为领悟,等待都变成曾经,这些小情小爱小念,你会当故事讲给别人听。

哪怕会哭,也是泪中带笑。

听懂李宗盛,其实是件很残酷的事情。这大概意味着,可能你已经过了小半生。

爱情坎坷过,事业失意过,生活跌宕过;再也不是当年“欲买桂花同载酒”的少年游,也没有了“满楼红袖招”的意气风发。你知道了“爱有多销魂,就有多伤人”;你“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03

大学的时候上文艺理论课,有一个全校闻名的老师,上课不讲高深的理论,给我们讲李宗盛和罗大佑,说罗大佑是理性的严肃的诗人气质,写纷纷人生,像深井里的一根橡皮筋,力道足而富弹性,传达出一种严肃、愤怒、悲悯而又癫狂的复合情绪。是而冠之以“教父”。

而说起李宗盛,就像一个提着酒就路上走也不停地把日子写成歌的人,没那么优雅,是触手抚摸百味人生,写的词如同软刀子般,淡然在外,却刀刀见血,能一下子击中你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唱着唱着,就成为了“大哥”。

爱情和命运,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托马斯·卡莱尔曾经曰过,未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枯燥无聊的生活总是相同的模式,人人都匆匆忙忙风尘仆仆,人人都心不在焉茫然若失。在黄昏的人流中,人们好像都有一种无名的失落,你会感到时光易逝,你会觉得压力骤至,时间对你来说太重要了,但你仍然什么也抓不到。

于是,你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中找来李宗盛,让他倾听你“自己为自己喝彩”,倾听你“自己为自己悲哀”。生活和老电影一样,总是需要经历,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明白好的坏的都是财富。

最简单最平凡的爱,才是漫长时光最慈悲最温柔的赠与。

李宗盛唱《爱的代价》,洗尽铅华,是经历了故事之后的坦然和风光霁月。缘分到了尽头就放手,不再哭求,满腹言语化作一声叹息。想说的,不必说的,都不用再提,坦然接受生命中的离开和失去。

李宗盛在纵贯线的收官演唱会上唱《给自己的歌》,歌者在上面唱,观众在下面听。镜头灯扫过他们的脸,他们面无表情,似乎想到前尘往事,歌者微微一笑,是一种百转千回后的释然。

李宗盛的歌,听不懂是幸运,听懂了是人生。

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04

李宗盛曾说,写歌的不见得比卖小笼包的高明。童年时,这个台北郊区瓦斯行老板的儿子的第一个人生梦想是做木匠,直到6岁那年,他在一把借来的破烂尼龙吉他上学会了第一个和弦。

作为一个充满了挫折感的年轻人,二十出头的李宗盛,完全不知道人生会是什么样子。这个电机专业的理科男,用现在的话来讲,是个不折不扣的loser,但正是这些经历赋予了他的性格中比较市井的那一面。

所以,你可以看到,他从来不是站在道德高点的布道者,也不试图在歌里教你些什么。他只是把自己当成平凡生活的感受者,感情世界的体验者,他和所有普通人交流着人生的体会和爱情的感悟,他把平凡人在爱情里、在生活中、在奋斗时经历的酸甜苦辣透过音乐娓娓道来。

在他的音乐中,平凡人总是被生活推着走,平凡人容易在爱情中鬼迷心窍,平凡人需要更加努力。

经历过的事,爱过的人都写成了歌,其间的温柔和苦涩酒醒后都不必说。想得却不可得,你奈人生何。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最怕有一天,突然听懂了李宗盛

05

时间对于人的作用,仅仅在于它以等价交换的形式,把当初的真诚与后来的名利互换了位置,也正因为此,那些青春年少的岁月才尤其值得眷顾和缅怀。

千帆过尽,或许我们就会瞬间发觉,工作是容易的,恋爱是容易的,决定过怎样的生活,也是容易的。还有更容易的吗?一个人要想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就要一直一直走下去。

如果我们常常在深夜思索,黑暗中浮出自己孤独的轮廓,便会恍然大悟, 每个人心中都有厚厚的歌本,又何止一首李宗盛。

《华严经》有句佛偈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更喜欢李宗盛在《致匠心》里说的那段话——世界再嘈杂,因为匠人的纯粹、专注、极致而安静。一辈子总是要被一些善意执念去推着往前,我们因此愿意听从内心的声音。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