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初驾车辆如何控制车速

开好安全车是每个驾驶员的共同愿望,但由于新驾驶员缺乏必要的行车经验,车速把握不准。即在不该快的时候快了,以至险情迭起;在不该慢的时候慢了,因而增加了耗油量。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控制车速、安全驾驶呢?下面是笔者的一点体会,供新驾驶员朋友参考: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1、选择好自己的安全车速。驾驶员应根据自己所驾车辆的车型及性能,通过实践笔摸索,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安全车速。习惯性地按此速度稳定行驶、既安全,又节油;

2、控制必要的随车速度。在交通拥挤、车辆较多的情况下,要努力使自己的车速能跟随车流速度,既不要急于超车,也不要一味退让;

3、根据路况及时变换车速。不同地区,不同路况,需要不同的车速相适应。驾驶员若经常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可适当调整车速。使之适应高速行驶;若长期在简单公路或山路上行驶,同样应调整车速。让车辆适应中速或低速行驶;

4、保持合理车距。一般在较好的气候条件下,公路上的行车间距应保持在30米以上,在市区道路上保持20米以上;繁华地段保持在5米以上;在雨水、泥拧道路上,车距在50米以上较为安全;冰雪道路上车距应保持在80-100米为宜。保持合理的车距,是防止车辆碰撞的有效保证;

5、注意道路交通标志。行车中要注意观察道路的交通标志,对限速标志,一定要严格遵守,绝不可视而不见。

6、自定车速警戒线。驾驶员平时行车应为自己定一条车速警戒线,即使在特别好的交通条件下,最高车速也不能超过此警戒线,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开“英雄”车和开情绪车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摩托车保养指导

编前:拥有了一辆新摩托车,谁都会有想飙车的冲动。可是,作为商家的维修人员应提醒顾客:为了爱车的寿命,还是应养成一些有利于车子保养的驾驶习惯。

1、改掉猛加油门的操作习惯笔者有不少朋友喜欢在启动后迅速加一加油门,很有影视剧中摩托车手出发前的潇洒,而且还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这既可使车预热,又可节省时间,使发动机的机油更快地到达各润滑部位,何乐而不为呢?”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会造成油耗增大,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等诸多弊端。因为:(1)启动时,零件间处在干摩擦状态,在猛加油门时,发动机转速突然升得很高,更加快了磨损。(2)猛加油门时,化油器的主喷油针迅速地往上提,主喷油嘴中喷出较多的燃油,加速泵也相应喷出燃油,使混合气加浓,并且有大量汽油还没有充分雾化就吸入汽缸,冲掉壁上的润滑油膜,使汽缸套与活塞的磨损加剧。这也是这种不良习惯影响最大的地方。(3)猛加猛收油门时,曲轴、连杆、离合器等传动机构受的冲击力很大,会引起剧烈撞击,甚至造成活塞偏磨,连杆弯曲等故障。(4)猛加猛收油门时,发动机转速突变,会引起发动机的其它附件的迅速损伤;

2、养成低挡启步的习惯一般125ml的摩托车都可以在最高挡起步,但并不代表高挡起步好。因为变速器的结构设计是每个挡位对应有一定的速度范围,这样匹配驾驶利于车的保养,经常用高挡起步会加速离合器和变速箱内齿轮的撞击和磨损;

3、养成握离合果断,放离合柔顺的手法;

4、中速行驶有利于摩托车的保养发动机中速运转是摩托车设计的理想状态,是各种性能的基本指标(如经济油耗)的测量条件。润滑条件、散热效果、空气阻力、制动效果等试验都说明摩托车在中速行驶时的好处多,既安全、又省油、也利于车的保养;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驾驶摩托车应注意哪些事项

情绪波动与安全行车摩托车以其轻便快捷、泊车占位小、价格适中等优点早已驶入寻常百姓家。在交通要道的繁忙路段,摩托车灵活机巧地穿梭于滚滚车流之中,显示出小巧玲珑的优越性。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摩托车较之形形色色的汽车而言,显得十分单薄弱小,且驾驶员的身体暴露在外,任凭似火骄阳、凛冽寒风、雨雪淋漓的洗礼。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其安全系数大大低于四个轮子的有驾驶室的汽车。毫无疑问,这对摩托车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是个严峻的考验。

为此,笔者就人的情绪波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作一探析,和广大摩托车驾乘者以及车迷朋友们共同分享。从心理学观点看,摩托车驾驶员的心理特点,属于驾乘过程中人、车及相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动态系统。因此探究人的情绪在各种环境下的变化,对安全行车十分重要。若发生下列情况,人的情绪会有变化。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一、其它车辆及行人发生违章时

1.当你驾驶摩托车在较窄的道路上行驶,其它车辆在未发出任何信号的情况下,突然强行超车,或者身后的车辆不停地鸣响喇叭催促你赶快让道,但你车前方确实有行人、车辆或其它障碍物一时难以避让,会使你感到愤怒和厌烦;

2.行车途中,同向或相向方向的车辆,未作任何警示突然改变原来的行车路线挡住了道路;行人、自行车突然拐弯、横穿马路等等,使你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停车避让,有时可能还会因此而翻车。此时,发火、发怒难以避免;

3.雨天行车于凹凸不平的坑洼路面上,其它车辆不顾一切地从你车旁飞驰而过,溅你一身泥水,使你感到十分恶心和不平;

4.晚间行车,相向方向的车辆只顾自身行车照明的需要,一路大灯常开,使你睁不开眼而产生眩目刺激,来不及作出避让而被撞倒或自行撞到其它障碍物上,心中不免陡生怒气;

5.在不太宽阔的马路上有逛街的行人排成一字形,挡住道路,你在后面有礼貌地鸣嘀,但得不到理睬,他们照常我行我素,而你又有急事要办,心中不免焦急万分但又无可奈何;

6. 因琐事耽误了预定的约会时间,一时又与朋友联系不上,只得急冲冲跨上座骑赶去赴约,途中恰遇堵车,此刻的心情格外急燥不安。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二、意外事件发生时

1、惊悉亲朋好友出现意外,急忙驾车前去探望,心中不免沉重万分;

2、出差归来得悉自购彩票喜中头奖,但已到兑奖末期,匆忙驾车上路,恰遇交通繁忙,此时,急迫之心不言而喻;

三、个人原因

1、因故与家人、同事、朋友、邻居、路人激烈争辨未果而匆匆驾车上路,内心压抑着愤愤不平之气;

2、平白无故被上司训斥或有无法说清的原因被长辈及他人误解遭到数落,心中甚感委屈;

3、宴会上饮酒过量,但还能勉强独自驾车,此时酒精已充满血管,人的大脑已失去自控,变得麻木不仁;

四、其他原因,等等。当人们遇到以上这些不快之事,其心理状态和情绪,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波动和变化,在短时间内难以保持平时应有的清醒和冷静。因为人是富有情感的高级生物,当遇到不顺心或受到委屈刺激时,想不生气、不发火、不动怒是难以做到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或激动时,与正常情况下相比,其心脏跳动加速,呼吸频率变快,血管扩张使血压升高,并且容易出汗,其生理上的一反常态必然会引起人的情绪急剧变化。

实践证明,人的心理发生变化,情绪产生波动,做什么事情都不易做好。譬如:当你第一次登台讲话,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由于心情格外激动,使平时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你紧张得张不开口,即使说上几句,也是语无伦次;年轻运动员,经过艰难拼搏首次登上冠军领奖台,当记者现场采访时,他(她)们兴奋不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或只能简单地用“谢谢”来表示;与新结识的女友初次相会,因过度紧张而手足无措……如此等等。

这些都说明了人的情绪因各种不同事情的发生或在不同的场合下会产生波动而失去平时的冷静和理智,处理问题难免不出差错。同样道理,人在斗气、发怒、心情激动或心情沉重时,其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在此情况下去驾驶摩托车是相当危险的。要知道,激动的情绪极易诱发人的兴奋感而变得忘乎所以,使驾驶者失去对行人、车辆、道路的正确判断,突然变得天不怕地不怕起来:如车辆行驶至交通要道口红灯亮时,他会全然不顾往前冲,下坡时也不减油门一路飞跑;或者不管迎面是否有车、行人或其它障碍物强行超车,横穿马路等等,完全失去理智地蛮干。类似于这样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血的教训历历在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一个摩托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稳定相对于驾驶技术更显得更为重要。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因此,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或感到心情烦闷的时候,应先将车速降下来,最好是干脆停车休息片刻。在此期间,可看一会儿报刊,或远视前方进行深呼吸,或回顾一下自己过去愉快的事情,或听听音乐等方法,待怒气得到一些缓和,情绪稳定之后再上路行驶。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酗酒后严禁驾驶摩托车,应在他人的陪同下乘其它交通工具回家,或在原地休息,待其头脑清醒、醉意全部消失后才能继续驾车,以免发生意外交通事故。另外,平时要多进行心理方面的自我训练,以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力争坦然面对突发事件。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是每个摩托车驾驶员的座右铭,遇到意外之事要尽量做到冷静、冷静再冷静,克制、克制、再克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珍惜生命对自己和别人同样重要。

收藏级连载-摩托车初学综合指南“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