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悼金庸: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馬雲悼金庸: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島 君 說

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香港養和醫院病逝,享年94歲。

有人說金庸筆下的江湖其實就是人生百態,你可以在他的小說裡面,找到自己的投影。你也可以在他的小說裡面,品味人生。

想來也確實如此,金庸筆下的“俠客”精神,在某種意義上像極了當今時代的企業家精神,講求行俠正義、為國為民。甚至有不少的企業家都是金庸先生的粉絲,他們試著從金庸先生的小說中獲得靈感、習得章法。

編 輯:夏昆

圖 片:視覺中國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我們為什麼要讀金庸?

1.馬雲:男人一定要看金庸小說(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正和島島鄰)

馬雲悼金庸: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我從小就痴迷兩件事:一是學英語,一是讀武俠。可以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已經深深影響到了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

剛創業時,我們18個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十六七個都對金庸先生的小說特別喜歡,金庸先生的小說充滿想象力,充滿浪漫主義和俠義精神。尤其是俠義精神,對我個人的影響非常深,對阿里巴巴文化影響也非常深,我甚至覺得男人一定要看金庸小說。

包括阿里巴巴的辦公室也多以金庸先生小說中的武林聖地命名:比如我的辦公室叫“桃花島”,會議室叫“光明頂”,洗手間叫“聽雨軒”。

阿里巴巴的價值體系,也先後被稱為“獨孤九劍”和“六脈神劍”。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技術研究院最終命名為阿里巴巴達摩院。因為在金庸先生的小說中,達摩院作為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

我最喜歡的武俠人物就是《笑傲江湖》中獨孤九劍的傳人“風清揚”。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他是個老師,他自己不願意出去卻培養了令狐沖;第二,他是無招勝有招,他是基本上打穿了整個劍法,我覺得特別好,當然無招勝有招,無招本來也是招,至少在公司裡我這麼覺得。

“只因一個‘俠’字,結緣半生。

“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愛先生之文,愛它俠肝義膽,光明滌盪;我愛先生之人,愛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初見先生,我如話癆,一人絮叨三小時,先生只笑著聽,此情此景,如在眼前;此情此景,再難重現!

“若無先生,不知是否還會有阿里。

“要有,也一定不會是今天這樣,幾萬人一起痴痴顛顛——創業,便要做別人做不得之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做人,便要至情至性笑傲江湖;朋友,便要肝膽相照至死不渝……

“只因先生這樣寫這樣說,我們便這樣信了,便這樣做了。

“一群有情有義之人一起做一件有意義之事,‘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一言既出,此後經年,去挑戰,去抗爭,渾身是傷,屢敗屢戰,忍別人不能忍之委屈,成別人不願成之事,唯不願忍江湖不平正氣不彰,少年心,英雄夢,惟願我們能如先生書中俠客,以肝膽豪情行走於這天地之間。

“了卻俠骨柔情,快意江湖恩仇。

“先生含笑,已然遠去。

“先生賜字“天行”於我,學生終身銘記;‘信不能棄’的告誡,一刻不敢忘;郭靖,黃蓉,行顛,逍遙子,奔雷手,蘇荃,語嫣……滿滿十五部書的花名,託先生之福,常在思過崖行走,在摩天崖爭辯,在光明頂見客……

“正直,情義,擔當,灑脫……我們努力活出先生教會我們的模樣。

“惟願,家國情、俠客夢、浩然氣,融入阿里血液,化為百年精神……變成先生留在這個世界的另一種遺產,走完102年。

“望先生,九泉之下首肯。

“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俠者已逝,來者當追,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2. 郭廣昌:金庸教給了我們何處是吾鄉(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董事長、正和島島鄰)

昨夜看到金庸先生離世的新聞,一時還沒法接受。今天早上起來,才明白先生是真的離開了我們。

我們這個年代的人,大多都有一個武俠夢。而這個夢,大多就來自於金庸先生。記得我大學畢業那會兒,有同學去美國留學,一定要帶套金庸的小說。哪怕行李超重了,可以捨棄其他東西,唯獨金庸的小說不能丟下。當時,我只是覺得他真執著,現在我明白了,這就是他的青春。

追憶先生,感謝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江湖的大門,更感謝他教給了我們何處是吾鄉。而對於我,先生營造的武俠世界裡,除了豪情千里,除了快意恩仇,除了兒女情長,那句“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份家國情懷最金庸。

3.曹德旺:我常常把自己比作石破天(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正和島島鄰)

我常常把自己比作《俠客行》中的石破天。在《俠客行》中,石破天原本是一個小乞丐,為人忠厚老實,天賦極高,記性極好。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參透俠客島上驚天動地的武功秘訣《太玄經》圖譜,最終修煉成絕世高手。

因為我覺得石破天這個形象確實與我自己有幾分相似。我出生在1946年的上海,由於家貧,早早地跟著父親做生意,後來也經歷過種木耳、當廚師、修自行車的底層吃苦經歷,但這些經歷成為了我一生的財富。

4.李開復:最早影響我的就是《金庸全集》(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1973年11月,11歲的我隨家人離開臺灣去了美國上學。但母親依舊要求我學習中文,規定每週用中文給家裡寫一份家書,然後再回信把我信中的錯別字、語法錯誤一一糾正,以此來提醒我不要忘記中國文化。當然這樣的要求對當時中文水平還停留在小學6年級的我而言是十分嚴格的。

記得當時哥哥有一套《金庸全集》,嫂嫂也有一套瓊瑤的書,金庸的小說也就成為了我最好的“教材”。

後來在美國上學期間,閱讀金庸的小說甚至成為了我放鬆神經的一種方式。在哥哥嫂嫂家住的6年當中我把金庸和瓊瑤的每一本書都讀了,金庸的小說讀了整整5遍。

一是刻骨銘心,即選擇真愛的事情創業,《神鵰俠侶》中的楊過為什麼會為了小龍女跳下懸崖?就是因為真愛啊;

二是一統江湖,即追求高用戶量、高頻次、高使用時間和高排行;

三是十年磨一劍,即深度理解市場、用戶、產品和競爭對手,郭靖資質愚笨,但花了很長時間,終於練就降龍十八掌,就是十年磨一劍;

四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即重視用戶的需求和反饋;

五是一代宗師,即產品自身有流量增發能力,再運用最有效的渠道推廣,你要讓全部的人都知道你,就像張三丰一樣成為一代宗師。

5. 丁磊:“我最喜歡段譽和王語嫣”(網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馬雲悼金庸: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金庸出席IT巨頭西湖論劍

2002年的時候,金庸曾在一次活動中說道:“你們很忙,也不收錢。從國外調集資本,上市籌錢,規模做得很大也很成功。但是錢花光了怎麼辦?維持不下去了怎麼辦?”

同時金庸還委婉地說出了自己的擔心:“還有一個比方不是很恰當,武俠小說中有一些邪派武功可以把人家的功力吸過來,網絡公司要擴大也需要引入國外資金,把資金拿過來就不還給他了,所以這個比喻不是很恰當。但是吸收一些外資也是需要的,將來還需要還給他的。張無忌受傷了,遇到張三丰治一治傷,就是有借有還的。”

這是一個至今都困擾互聯網行業的問題,記得我在活動現場回應到:“大家不要覺得網絡就等於網站,網絡背後有許許多多其他的東西。近15年來網絡對其他的硬件廠商有很大影響,網站不僅僅是網絡,服務性的硬件產業在背後有支持,這種局勢不會侷限在其中的4種賺錢方式當中。任何一個發展起來都要花一定的錢,盈虧平衡以後才是賺錢的真方法。”

雖然不清楚金庸是否同意這樣觀點,但我與金庸先生的緣算是這麼結下了。

而且與阿里巴巴相比,可能我們的業務似乎距離金庸、距離武俠更近一些。因為遊戲版塊作為我們的核心業務,大家從《大話西遊》《武魂》《天下》《大唐豪俠》《逆水寒》《楚留香》《花與劍》等等遊戲名中,也都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武俠風。

我最喜歡金庸的小說《天龍八部》,諸多人物中又最喜歡段譽和王語嫣。因為在我看來,只有親身感受生活,才能觸摸到普通人的快樂,才能使自己的創意更具生活的真實性。

6. 雷軍: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

我非常喜愛金庸的作品。小米壯大以後,外界的爭議也多了起來,有一次在回答《錢江晚報》的採訪時,我就直接引用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的原話,“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因為對外界那些紛紛擾擾的口水戰,我早就“清風拂山崗”了。

其實,金庸是一位一流企業家

著名科幻小說家、金庸好友倪匡稱,金庸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人,成就他的除了才華,還有敏銳的賺錢天賦。金庸是中國文人的一個標杆性人物,在1992年公佈的香港百富榜上,金庸以12億財富位列第64位。金庸是有史以來中國文人第一個億萬富豪,單憑寫作創造了財富史上的奇蹟。

馬雲悼金庸:江湖路遠,俠義長存!

金庸的經商之路始於創辦《明報》。1959年,查良鏞出資8萬,沈寶新出資2萬,共同創辦《明報》,每日出版一張。創刊初期,《明報》只有六千份的發行量。在困難的時候,所有職員的的薪水都打了八折。金庸說,“是大家和我一起捱了下來。”

雖然在倪匡眼中,金庸是“一流好友,九流老闆”,但金庸自認為自己是“一流老闆,九流朋友”。

在日常經營上,他處處精打細算。

一位《明報》老員工反饋,有一段時間香港報業的印刷紙張只能從北歐進口,紙價波動很大,金庸總是能做出低價買進的決策,在高價時還有盈餘賣給報業同行。

一件小事足以看出其不凡的商業運營才能。

在擔任老闆的30年時間裡,金庸將《明報》塑造成香港極具影響力的報紙。此後,金庸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註冊成立“明報企業有限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明報集團19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萬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億元。90年代初期,金庸以10億港幣的價格賣掉了《明報》。

金庸還擅長製造IP。作為最早觸電的作家,金庸的大部分作品被多次拍成了影視作品。而且金庸是一個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營銷高手,他為了打開大陸市場,自己做營銷,當時他用1元版權費懸賞最好的導演與演員翻拍《笑傲江湖》,唯一的條件是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雖然看似金庸損失了版權費,但《笑傲江湖》的播出掀起了新一輪年輕人對金庸小說的追捧,其效應遠遠超過了一部小說的版權費。

最崇拜鄧小平

金庸曾多次說過,他最崇拜的當代政治人物是鄧小平。他認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使國家走上了正確道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社會面貌煥然一新。在人格上,他欽佩鄧小平堅持真理、不屈不撓的風骨和魄力。

1981年7月,鄧小平以中共中央副主席身份,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引為知己的“老朋友”,當時以《明報》社長身份訪問大陸的金庸。金庸也是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首次會見的香港知名人士。

他們一見如故,就中共黨內問題、國家統一與臺灣問題、經濟建設問題、中美關係問題等進行了廣泛交談。會見後,鄧小平提議他到各地走走,並希望他“以後時常回來,最好每年來一次。”

鄧小平很喜歡看金庸的武俠小說,認為書中描寫的俠義精神,能夠給人撫慰與力量。

鄉音無改 鬢毛未衰

金庸大概是唯一一位受到過三位重要國家領導人接見的香港報人。

1993年全國兩會之際,金庸再次應邀來到北京。3月19日下午,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會見了金庸。

這場會見,江澤民以金庸的小說作為開場白:“你的小說在內地有很多讀者,許多領導人也很愛看。我沒有仔細閱讀過,但翻閱過,知道你的小說中包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地理背景、中國文化傳統、人情風俗等等。”

在會見中,江澤民還提到,“你(指金庸)是1924年生的,還是江浙口音,鄉音未改,鬢毛卻也未衰。”

那次會面,兩人談話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香港問題,還有西藏問題,也有新聞、文藝以及經濟問題。給金庸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江澤民對他談起“中國人的脊樑”問題。

江澤民說:“‘中國人是有脊樑的。’這句話是魯迅在《且介亭雜文》中說的。他有民族氣節。他是浙江人。你們浙江文人很多,宋朝的大詩人陸游也是浙江人,他的詩詞我想有三個方面:‘紅酥手,黃藤酒’的《釵頭鳳》是愛情方面的;許多田園和抒情詩詞是沖淡灑脫方面的;後世人最重視的是他的愛國詩,尤其‘死去元知萬事空’那一首,幾乎沒有一箇中國知識分子不知道、不讚賞的。”

回到香港之後,金庸還撰寫了一篇題為《北國初春有所思》,發表在香港一家雜誌上。描述了內地早春熱火朝天的經濟新形勢。

《企業家與金庸:俠客精神也是企業家精神》 中國企業傢俱樂部

《金庸影響了哪些企業家?》 盒飯財經

《你知道嗎?金庸其實是一位一流企業家》 長江商學院

《金庸:“鄧小平是我最佩服的人”》 政知道

正和島合作品牌展播:

習酒| 康師傅 | 騰訊 | 美團 | 寶馬 | 釘釘

波司登 |DaDa | 沃爾沃 | 特勞特(中國)

TCL |小罐茶 |君樂寶乳業 |央視廣告中心

宜人財富 | 長城汽車 |中國平安 | 海瀾之家

伊利股份 |百度金融 | 南方黑芝麻 |君智集團

新秀麗|鉑濤集團 |華住集團 | 紅星美凱龍

金正大集團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