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些房地產商重拾促銷 樓市天平向買方傾斜?

武漢一些房地產商重拾促銷 樓市天平向買方傾斜?


武漢,一向是全省房地產市場的主戰場、風向標。今年9月和10月這段傳統的銷售旺季,武漢樓市的表現均不如往年,可謂“金九”未現,又失“銀十”。

近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訪武漢樓市發現,武漢房價漲幅放緩,成交下滑,房地產商開始重拾促銷措施,政府出臺政策保障剛需,樓市天平正逐漸向購房者傾斜,但新的問題和矛盾也在顯現。

新房、二手房齊降溫

部分購房者持幣觀望

14日,記者在中南路商圈發現,街頭大屏幕上不斷滾動播出樓盤廣告,在地鐵口、天橋上不時能遇到發傳單拉客的樓市“小蜜蜂”。“現在要拉到客人去看盤,才算完成任務。最不濟也要留下客人的電話號碼。”一名“小蜜蜂”告訴記者。

今年1-10月,武漢市新建商品住房銷售127980套,銷售面積1381.06萬平方米,同比減少18.72%。受成交下降影響,不僅“小蜜蜂”重現街頭,近段時間以來,武漢精裝修改毛坯、裝修可貸款、推薦買房返現等變相打折促銷的樓盤逐漸增多,在東西湖區,甚至出現了去化率不足5%的新建樓盤。種種跡象表明,武漢房地產市場正在逐步降溫。

9月30日,位於歡樂大道的某摟盤推出面積約140-230平方米的高層房源,含精裝整體價格約每平方米28000-31000元。到11月初,該樓盤再次開盤,採取精裝改毛坯的策略,整體均價變為每平方米23000-26000元,面積段調低至148-170平方米,但未重現此前出現的開盤即罄局面。

記者走訪發現,正榮紫闕臺、華髮外灘首府等前期疊加精裝修的高端樓盤,近來也紛紛採取了精裝改毛坯的策略。大家顧問高級分析師王玲稱,改善型樓盤含精裝均價一般高於片區均價,今年三季度出現普遍的去化困難局面,精裝改毛坯策略既能迴避價格調控,也是迎合購房者之舉。

降溫效應,開始傳導至二手房市場。今年1-10月,武漢存量住房(即二手房)成交65325套,成交面積606.6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7.80%。武漢吉家市場研究部經理王璇介紹,該公司9月帶看房源數量環比下降了6%,成交量環比下降10%,10月數據繼續下探,帶看房數量環比下降了8%,交易量環比下降10%。貝殼研究院武漢分院院長鍾濤表示,今年6月開始,武漢鏈家二手房成交數據已連續5個月下滑,10月二手房成交均價較年初下跌3%。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張東認為,在當前嚴控房價上漲的情況下,成交量下滑,一般購房者會認為房價還有下降的可能,更傾向於觀望等待時機,這種心理可能使成交量繼續下降。

供應量創單季度之最

置業顧問變殷勤了

房子不如以前好賣了,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好消息,至少樓盤置業顧問的態度有了明顯變化。

“剛需購房者有了更多主動權。”看房近一年的剛需購房者李輝(化名)有著親身感受。他說,自己幾乎看遍了白沙洲、後湖等區域的所有樓盤,不少樓盤曾滿是套路,臨近開盤時才突然通知購房者,還多次遭遇閉門開盤的情況。十月以後,他明顯感覺開發商加快了銷售速度、賣房更加透明,置業顧問會隔三差五同步樓盤最新消息。目前,他已在後湖買了新房。

改善型購房者王女士稱,去年她購買了位於漢口二七濱江的某樓盤,當時房源十分緊俏,最終她選擇了一個並不十分滿意的樓層。近期,王女士多次接到該樓盤置業顧問電話,聲稱後期所推房源樓層、朝向均有較大選擇餘地,請王女士介紹朋友購買。

樓市調控政策,也不斷釋放出對購房者有利的信號。記者梳理武漢市房管局發佈四季度可達銷售條件的商品房項目發現,四季度武漢市有205個樓盤、超過1334萬平方米房源可入市銷售,這也是2017年7月起武漢市房管局發佈可入市房源清單以來,單季度供應量之最。而今年1月至10月,武漢新建商品住房批准預售164988套,批准預售面積1902.53萬平方米,環比增長12.98%,同比增長17.75%,武漢房地產市場供應量持續增加。

而從11月15日起,武漢剛需優先選房比例繼續擴大:備案均價低於每平方米2萬元(不含2萬元/平方米)的商品房項目中,銷售面積小於140平方米(不含140平方米)的房源優先提供給剛需無房家庭購買。江岸區後湖片區、漢陽區四新片區、東湖高新區光谷東片區、洪山區白沙洲片區、東西湖區常青片區、蔡甸區六大熱點區域,剛需房源比例提高至100%,其他區域提高至80%。

湖北房地產經濟學會專家委員殷躍建表示,2016年9月起,武漢多次出臺調控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數據顯示,武漢新建住宅成交套數2016年為29萬套,2017年為20萬套,今年預計為18萬套-20萬套,投資性購房逐漸退出,逐步轉變為居住型需求市場。推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保障剛需購房者話語權,將對武漢引進人才、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產生積極影響。

市場降溫矛盾凸顯

質價不符增多,盼強力監管

前兩年,武漢樓市成交量和價格一路上行,如今行情變得微妙起來,一些矛盾凸顯出來。

“好不容易買到的精裝修房卻是這樣,令人難以接受。”武漢市民吳先生說。今年5月,他在沌口某小區購買了一套住宅,當時房價每平方米6000多元,加上每平方米2000元的精裝修後,房子總價接近90萬。然而當業主們看到樣板間後,發現裝修材料和施工質量都達不到他們的預期。“每平方米2000元的裝修標準,用的材料卻顯得很廉價,我們到售樓部進行了多次交涉,至今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類似吳先生的情況並未個例,記者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查詢發現,今年市民對精裝修商品住宅的投訴意見不少,涉及的樓盤遍及各城區。一些市民認為毛坯房價沒漲,漲價全在裝修上,而且質價不符,開發商是在搞明降暗升。

“一些開發商在一兩年前拿地,結果現在遇上了行情變化。”中指院華中分院研究總監李國政表示,各項成本在上漲,但房價上漲幅度有限,部分樓盤為管控成本,就出現了一些縮水。不僅體現在裝修標準上,像有些樓盤當初承諾有高檔入戶大堂、園林景觀等,結果後來沒有兌現,也引發了業主不滿。但不管怎樣,在樓盤質量上打折扣,是一種行業的倒退行為,需要政府加強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