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店卫生乱象监管要再硬些

11月14日,一名博主发布视频曝光14家五星级酒店,无一例外都存在用同一块脏抹布、顾客用过的脏浴巾等擦拭杯子、洗手台、镜面等卫生乱象。而售价高达约4500元一晚的上海宝格丽酒店甚至被曝光:客房服务人员从垃圾桶里捡出一次性杯盖继续给客人使用(11月15日澎湃新闻)。

笔者忍着耐心看了一段视频,如果不是视频眼见为实,很难相信报道的场景会发生在五星级酒店,发生在一晚房价高达数千元的酒店。

目前,曝光的福州一酒店表示正在查,北京一酒店“坚称不会存在这种低级问题”,已有6家涉事酒店致歉,其他酒店称由公关部统一回复。事发后,上海市旅游局表示正在核实调查,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已到现场检查。

曝光者称,视频都是他在入住的酒店拍摄的。他当为视频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将面临不小的法律风险。从内心而言,笔者宁愿视频并非事实,还顾客一个舒适卫生的居住环境,但从近年来多次曝光的此类问题看,心里还是不免要犯嘀咕。14家被曝光酒店,以及博主未曝光的另外18家酒店是否存在问题,有关部门有责任尽快调查并向社会公布。

酒店卫生乱象,并非什么新闻。酒店惯用手法是拿当事服务员开刀,以此做挡箭牌,把功夫用在舆情公关上,大不了再被有关部门罚几个钱,酒店照开不误。这次曝光的酒店卫生乱象如属实,笔者也担心依然走此套路。2017年9月,北京5家五星级酒店就被曝光,存在不换床单、不洗马桶等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时隔一年,五星级酒店再遭曝光,足见行业卫生状况让人不放心。

事实上,对于酒店业的卫生清洁,有关法规、规范规定得十分明确,为什么总是出现同样问题?一方面,酒店管理不严格,没有按操作规程进行清洁,《旅业客房卫生间清洁操作规程》《旅业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规程》等都有具体规定,如杯具清洁要在“专用的杯具洗消间内进行”;另一方面,有的酒店基于运营成本考虑,节约清洁费用,往往会降低卫生质量。

不少人把这样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问题归结为法律不够硬。依笔者之见,制度不是没有牙齿,关键是监管能否硬得起来。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36条规定,“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用“浴巾擦拭杯具、马桶”,从“垃圾桶里捡回一次性杯盖”,这些行为难道不够“情节严重”吗?对酒店卫生乱象监管,责任部门要硬些!再硬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