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孩子會因為一點點小的事情選擇自殺?

英語能力提升


現在的孩子,愛自殺這個是由於上一代人教育的問題,現在這些家長。為了掙錢。為了工作,沒有時間去陪孩子。沒有時間去關心孩子。還有大部分的人群呢,會把工作上的一些矛盾吶,一些事情帶到家裡面,會對孩子發脾氣。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有抑鬱症。有一點小事情他沒有人去給他開導。這點小矛盾他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大然後會爆發。孩子自殺不是因為一件小事,而是因為很多事情結合在一起,爆發造成的結果。有很多孩子都會認為我生活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用處,而且還會受到很多人的排擠。會受到來自學校,家長乃至同學朋友之間的壓力。他們認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無趣的,痛苦的,深受折磨的。所以他們採用了自殺這種方法。這是一種悲哀。


小兔兔鴨


根據研究小組對網絡信息的梳理,215例死亡及未遂案例提及自殺原因,其中72例是自殺未遂,143例是自殺死亡。歸納中小學生自殺的原因,可大致劃分為六類:家庭矛盾、師生矛盾、校園欺凌、學業壓力、情感糾紛、心理問題。從六類自殺原因分佈來看,導致中小學生採取自殺行為的原因從多到少依次為:家庭矛盾(33%)、學業壓力(26%)、師生矛盾(16%)、心理問題(10%)、情感糾紛(5%)、校園欺凌(4%),另有其他問題(6%)。

儘管家庭矛盾比學業壓力更突出地刺激中小學生採取自殺行為,但仔細分析家庭矛盾原因,會發現諸如“父母責備其成績退步”、“作業未完成被家長批評”、“因學業與家長髮生口角”等相當一部分家庭矛盾案例的衝突根源是學業壓力。師生矛盾案例亦有類似情況,諸如“自習或上課被老師沒收手機批評”等的衝突根源也是學業壓力。學業壓力不是僅僅對中小學生特別是中學生起作用,也對學生家長、老師產生諸多影響,激化了學生個體與家長、老師之間的對立情緒。考慮間接作用的話,學業壓力可能才是中小學生自殺的首要原因。

自殺原因分佈(網絡信息抓取)

手機成為中小學生自殺案例的特殊存在。在215例死亡及未遂案例中,23例是與手機直接相關,涉及比例超過10%。“家長不給買蘋果手機”、“老師沒收手機”、“玩手機太晚吵架”等等,反映出信息化時代中小學生對智能手機的深刻的心理依賴。

抑鬱是中小學生自殺案例中心理問題的重要構成。在心理問題所導致的21例死亡及未遂案例中,12例明確提及疑患抑鬱症、抑鬱傾向、重度抑鬱症等。2016年一款名為“藍鯨”的死亡心理遊戲從俄羅斯傳入中國,網絡信息顯示,4例高中、初中學生參與該遊戲並自殺死亡。

“藍鯨遊戲”引導青少年自殺,已被多國封殺

異性關係問題、朋輩關係問題也是中學生髮生自殺行為的誘發因素。11例情感糾紛、9例校園欺凌,反映了在沒有精神障礙的情況下,強烈的人際關係衝突對中學生衝動行為所造成的影響。另外,在歸入其他問題的自殺原因中,女中學生遭受性侵的案例有4例。

觸目驚心的案例一件又一件

2016年10月,廣東河源一位15歲高中男生從宿舍跳樓身亡,他在遺書寫到“高中生活才開始就要結束了,感覺自己很累,感謝師生平時對我的照顧”。該生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前後經兩次手術,高度近視,平時學習需藉助放大鏡看書,學習壓力大。據同學稱,該生平時性格比較沉默,事發前一天學校段考,在知道自己的三科成績後情緒低落、心裡不太高興。

因學業壓力和負擔過重導致中小學生極端事件的發生呈愈演愈烈之勢,高強度的學習、考試、排名壓力所導致的神經緊繃和神經斷裂正在傷害著他們。極端案例一出,往往父母指責學校老師,學校指責家庭教育。其實更應該批評的是無視個體差異的考試評價機制,教師家長用單一的評價體系來評價孩子。因為沒有取得“好成績”,無法得到認可的失望和挫敗感已經強烈到寧願放棄生命。

程平源先生在《2013年全國中小學生自殺問題調查》中寫道:“最典型的的自殺是長期學習壓力導致的瞬間崩潰,自殺的誘因不過是壓死人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不能從根源上改變教育評價機制,改變對成功的定義和標準,還學生一個正常的學習環境,很可能會繼續釀成悲劇

我們能做什麼???

關注學生的幸福感

韓國延世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小組發佈的“2016第八次兒童青少年幸福指數國際比較研究報告”顯示,每5名韓國兒童和青少年中就有1人有過自殺衝動,韓國兒童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指數在22個OECD會員國中得分最低。

根據本文前述的數據,對比韓國的情況,我國中學生產生自殺意念的比例僅是略低於韓國,而我國每10萬人自殺率卻比韓國少三分之二。儘管還缺乏更科學更全面的數據來佐證,但如果採用與韓國兒童青少年幸福指數的同樣方法來評估,恐怕我國兒童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指數不會表現優異。

預防自殺、關愛生命是和諧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自殺行為應受到更多的關注。過早地結束生命是對自身存在價值的徹底否定,也是或絕望或憤怒或痛苦等種種情緒的最終傳遞,更是諸多兒童青少年主觀幸福感嚴重缺失的真實寫照。面對中小學生的自殺問題,亟待從提高其主觀幸福感方面開展積極而富有成效的工作,特別需要多部門多機構多群體的共同努力。

切實降低學業壓力應是通往幸福感的關鍵路徑。應試教育機制極大限制了教育者教學的自由裁量權和學習者學習的自由選擇權,制約了教育者從事工作的滿意度和學習者進行學習的滿意度。通過實施優質的素質教育,逐步淡化升學教育影響,改革當前的考核評價機制,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減少學生家長與孩子之間、學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衝突,降低中小學生因升學壓力、學業競爭造成的負面情緒。

因家庭矛盾而自殺死亡及未遂案例顯示,一部分中國父母欠缺積極、有效的管教方式,體罰、反覆責罵等往往容易激化對立衝突。良好的家庭教養方式對未成年人的身心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家長需要學習科學的教育態度和方式,構建和諧的親子關係。伴隨著家庭教育氛圍、學校教育空間的整體優化,中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幸福感才能獲得真正的提升,減少、避免自殺悲劇的發生。

對於預防中小學生自殺而言,開展學生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的評估和干預堪稱第一道防線,有助於提供專業指導的意見並便於採取可操作的措施。建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將學生心理問題和精神障礙評估納入條款,實現自殺預防常態化。





小恆看新聞


自殺是指個體在複雜心理活動作用下,蓄意或自願採取各種手段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

由於社會的動亂和衰退造成了社會文化的不穩定狀態,破壞了對個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和交往。

因而就削弱了人們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這時往往導致自殺率的明顯增高。

綜合來看以下六點:

1、家庭問題多發,不幸的婚姻帶給孩子難以言說的痛苦。

2、校園欺凌事件,一時想不開。

3、突然受到的性侵害事件,家長沒有足夠的重視和必要的心裡干預,給孩子造成了心裡陰影。

4、學業壓力大,得精神疾病,承受不住,沒有辦法減壓,釋放壓力。

5、長期受到社會人員的恐嚇壓迫,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6、早戀失敗對心裡造成極大的傷害。


解讀歷史人物


其實,並不是每個遭遇負性不良對待的青少年都會自殺,而出現自殺行為的往往心裡承受能力較脆弱。

原因有三,其一,家庭生活氛圍不佳,父母經常性爆發矛盾。其二,學習生活中自身壓力比較大,而自尊心比較強且敏感,心理承受弱。其三,患有內在精神疾病,對於壓力過於敏感等。

負性生活中的不良對待只是一個外因,被以上三種內在脆弱的青少年無限放大,產生焦慮、無助、絕望的過度反應,最終釀成禍端。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得深思、反省,儘量為孩子們創造一個陽光、鼓勵、感恩的環境。


赤那53


在我看來一方面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長時間的養尊處優使孩子的性格產生缺陷,缺乏對挫折的正確應對,一旦有一些沒有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致使孩子覺得自己無法處理,從而導致自殺。

另一方面,影視和文學作品中的自殺情節其實是有部分誘導作用的,孩子從中學會了他認為逃避苦難的最有效手段,那就是自殺。這方面我覺得也是挺重要的,我兒時的自殺想法都來自於影視劇。


虛無龍鷹soar


時代不一樣了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的居多,一出生就像是個小皇帝似的,各種受寵! 什麼東西都習慣獨享,很少懂得什麼是分享 !一旦脫離家庭這個大環境 或者家庭中再添一員 情況就不一樣了,再加上自身的閱歷尚淺 一遇不順心的是很容易走極端!


易鏡堂紀實攝影楓林


承受能力弱,還有父母沒有把三觀給他們樹立好。成年人外因很多,小孩也父母關係很大。


用戶3552110201841


父母沒有給他樹立很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自身承受能力太差。


喇叭腔也有春天


現在的小孩,沒有以前的我們內心強大,他們在充滿了網絡,遊戲的虛擬世界裡,順風順水、意氣風發,然而現實生活中滿是荊棘,稍微遇到一點波折就無力抵抗,再加上父母的寵愛有加,更加是孩子弱小,內心不強大,敗絮其中。這應該是本質原因吧,歡迎補充😊


龍小夏和金大俠


駕校沒學好12分計滿了,得回去重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