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选择留学的理由各式各样

周围同学都出去了,我也要出去

孩子不适应国内的教育方式

国外的教育资源更好

.....

总之,是要出去,

但学生自己是否适合出去呢?

有多少学生选择留学是因为:

“我选择出去,是因为我想要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而不是一种被迫的选择。”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我们希望每一个留学生走出国门前都能说出这句话,因为留学这条路若想走下去需要的是源自于我们内心的动力,是自我提升实现梦想的渴望,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推压。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通俗说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三观正确。

孩子小小年纪一个人在外生活,家长不在身边,不能时时刻刻监督着,这便需要孩子们能够自律自控。国内的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禁止孩子们出入任何酒吧夜店这些娱乐场所。其实在国外,和同学们一起出去玩一玩,享受一下夜生活(当然了,前提是你达到了法定年龄21岁),是很寻常且有助于结识朋友的。

在社交的同时,不要忘了,这些声色犬马的场所,也充满了各种诱惑;很多事情,不应该做的,孩子们就要明确的从一开始就拒绝。不要抱着好奇的心态,什么都去尝试。有些东西,一旦沾惹上,就不容易脱身了。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其次,要有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并且有主动沟通的意愿。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可谓话糙理不糙。很多留学生抱怨,因为自己是黄种人,所以在课堂上,团队合作的时候不被重视。不得不说,无论是过去10年20年还是如今,对待中国学生不公的现象,的确有,但是更多的,则是同学们不能适应国外沟通的方式。

中国学生习惯了被提问,而国外的学术环境则要求学生们主动参与。没有人会刻意的去追问你的意见;如果学生们不能主动发声,让别人重视自己的存在和观点,那么被忽略则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住,没有人瞧不起你,只是有时候你的过于安静(或者你的“慷慨激昂”)会让人忽略(或者拒绝接受)到你的存在。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第三,孩子要学会担当,能够独立的规划自己的人生。

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是家长安排一切,孩子只要乖乖听话就好。而面对出国时,唯家长是从的“好”孩子则并不推崇。在国内,我们的孩子和国外的孩子最大的不同,便是从来都不去想,不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而是被动的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家长的安排。

岁月的熏陶和社会的洗礼让外国的孩子本就比我们的孩子们成熟一大截,而且大多数国外学生会把读研当作转型或者推进事业到达一个新高度的手段,自然会对课程和专业有更多的想法。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上课,我们的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们势必会显得格外的“幼稚单纯”。

为什么要留学?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1、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冷静地自我思考的机会

不能否认,很多同学选择留学不是出于对外国学术圈的热爱,而是想给自己一个工作前的“缓冲期”,利用这段时期考虑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于这样的同学,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冷静地自我思考的机会。留学就像带着我们登上山顶的缆车包厢,在包厢里,我们不必千辛万苦地拾阶而上,而能拥有一个独立的、清静的空间进行自我反思和认识。等到山顶之时,我们从缆车中出来,想必已是心中清明,前途明朗。

2、留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风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因为只能靠人力登山,所以往往因为处于山腰之上而无法窥见壮丽的群山之景。但如果我们坐在缆车的包厢里,群山的景象便可尽收眼底。留学便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包厢。通过置身海外,我们能收获很多在国内无法领略的美景:不一样的学术氛围、迥异的文化环境、多思想碰撞交流的场所、国际公司工作实习的机会。当别人还在半山上背对青天艰难而上时,我们却坐拥了群山的美景。

你适合留学吗?快来自测一下!

3、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高度的终点

同样是登山,但因为山道艰险,很多登山者无法达到山顶。半山腰的风景虽然也不错,但自然不能与山顶壮丽的景色同日而语。留学就如同一个把我们直接带上山顶的缆车。留学归来的同学往往比国内的研究生更具有优势,这就是山顶和山腰的不同了。当然,在国外读完硕士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选择读博、向更尖端的学术领域进攻,那这又如同攀登另外一座更加巍峨险峻的高山了,那座高峰山顶上的风景,必然更加令人心旷神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