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腳小李明多年後感嘆到,要是沒他國際本該奪冠!

四處漂泊

小李明是中國足壇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曾是山東魯能的後防悍將,為山東首奪雙冠王立下戰功,也入選過米盧的國家隊。只不過,讓人有些不解的是,這樣一個“實力派”球員,自2001年底離開魯能後,5年多里連換了4傢俱樂部,創造了國內球員轉會頻率的新高。

前國腳小李明多年後感嘆到,要是沒他國際本該奪冠!

2002年,小李明幫助國安力奪甲A季軍;2003年,他以自由轉會方式加盟上海國際,當年國際隊奪得末代甲A亞軍;2004年,小李明再度自由轉會,新東家為深圳健力寶,而轉會當年小李明便成為中超元年的冠軍隊員。直到加盟中甲球隊上海康博後,小李明才基本上淡出人們的視野。從履歷上看,小李明可謂一員“福將”,他到哪支球隊,哪支球隊的成績都不錯,問題是,他在哪裡都像一個“燙手山芋”。

在山東踢球時,小李明就曾被俱樂部“三停”。轉會後,他又數次遭俱樂部或教練的懷疑。2003年底,加盟上海國際僅一年的他又被掛牌,而當初俱樂部給他的是一份4年合約。一名不滿30歲的中後衛,曾經入選過國家隊,身體素質被認為是中國球員中的佼佼者,在中後衛短缺的中國足壇居然被俱樂部拋售,在轉會市場上被“冷處理”,其中的原因耐人尋味。

灰色記憶

又讓人把思緒拉回到了2003年。從目前所掌握的情況看,當時身為國際隊主力中衛的他,至少在兩場比賽中明顯發揮失常。

前國腳小李明多年後感嘆到,要是沒他國際本該奪冠!

其一是2003年的那場萬眾矚目的上海灘“冠軍德比”,小李明在解圍一個威脅不大的長傳衝吊球時,用了一個匪夷所思的動作漏過了皮球,被申花隊張玉寧直接抽射破門打破僵局。下半場一開始,小李明就被替換下場,後面的多場比賽都退出了球隊陣容。其二是聯賽最後一輪面對天津泰達,國際只需贏球就能歷史性地拿到末代甲A冠軍,但以小李明領銜的後防線失誤頻頻,居然被實力一般的天津隊客場2比1取勝,上海申花則後來居上捧走冠軍,令當時的主教練成耀東一聲嘆息。

時光匆匆,距離小李明在上海踢球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回憶起小李明,當年與他並肩作戰的國際隊員基本上會發出同樣的一句感慨:“唉,要不是那些人踢假球,那年國際隊本來應該是冠軍,我們的命運說不定就改變了,哪還用得著遷去西安啊……”而時任國際老總王國林則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主動投案很明智。”

不妨看看某網友留下的這樣一句評論:“可惜啊,當年紅極一時的球星如今落得這步田地,都是因為抵擋不住金錢的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