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最近,吳忌寒一派和澳本聰一派的BCH硬分叉之爭,再度聚焦了人們的關注。我們先大致描述一下這個事件的情況。

對於區塊容量無法承載現有的交易容量時,會出現又慢又堵的現象。為解決這個問題,可能發生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發佈新的規則後仍舊符合老的規則,未升級的節點仍舊能接受新的規則,於是大家還能繼續愉快地玩耍,只不過添加了新的內容。

這種情況叫做軟分叉,屬於一種循序漸進的改良。

而另一種情況是發佈的新規後,未升級的節點無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的區塊,於是就產生了兩條鏈,也會誕生新的幣種。

這種情況叫做硬分叉,屬於一種分疆裂土的革命。

回到這次硬分叉事件,吳忌寒一派主張改良,具體操作是對區塊內交易增加規範交易排序(CTOR)並且增加OP_CHECKDATASIG和OP_CHECKDATASIGVERIFY

兩個操作碼。這樣的改變則意味著BCH未來會逐漸實現一些類似以太坊的職能,成為一個平臺型的共鏈。

而澳本聰一方則認為這背棄了中本聰和比特幣的初心堅決反對。這一決裂,就導致了即將到來的硬分叉。

至於其他的分歧,比如澳本聰一方提出的直接把BCH的32M提高到128M,則不是什麼重要的原則性問題了。

事情大致如此。如果我們回望歷史,站遠一些,從高處俯瞰這個事件的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事情。

我們先說幾個就硬分叉這個現象呈現出來的幾個問題,然後我們再來說一說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有的視角,以及最後我們如何看待吳忌寒一派和澳本聰一派的爭鬥。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第一個問題,硬分叉的忒修斯之船的悖論

哲學上有一個很經典的忒修斯之船悖論,在硬分叉這個現象中會十分突現。所謂忒修斯之船悖論,是古希臘哲學家普魯塔克提出的一個問題。

希臘傳說的英雄忒修斯在出徵克里特島後歸還時所搭的30槳船被雅典的人留下來做為紀念碑。後來隨著時光流轉木材逐漸腐朽,雅典人便會用更換新的木頭來替代。最後,該船的每根木頭都被換過了。

問題是,最終產生的這艘船是原來的那艘特修斯之船呢?還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來的船,那麼在什麼時候它不再是原來的船了?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後來對此進行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來的老部件來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麼兩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關於這個問題之所以會深刻,正宗道統的地位的鬥爭。不要說在區塊鏈世界,就是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裡,不管是宗教,政治,倫理,還有學術流派等等情況中,這種鬥爭都是非常常見的,而且常常鬥得你死我活。

這個問題如果不能理清,很多時候會導致人們的認知和意識形態的混亂。

此前有人解讀這個問題的時候,把人類自己作為比方,一個人由於不斷的新城代謝,身上的每一個細胞其實都已經換了一遍,但是張三還是張三,李四還是李四,不會因為時間和新陳代謝的緣故變成另一個人。

但把這個比方放在比特幣這裡,軟分叉的版本迭代算是一個新陳代謝,我們還能接受和理解,而硬分叉相當於又重新造了一個克隆人。那當這兩個一模一樣的人站在面前的時候,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呢?

同樣的,硬分叉以後,我們應該支持哪個幣?才能符合正確的價值判斷呢?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第二個問題,硬分叉會無限稀釋比特幣嗎?

早年比特幣現金第一次對比特幣進行分叉的時候,就有人提出質疑,認為人們有共識的時候就專注一個幣,如果出現分歧了就硬分叉生出新的幣,而未來如果再有共識分歧,還會再生出新的幣,如此這般可以永無止境地分下去,比特幣不是就被無限地稀釋了嗎?那它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問題從道理來說是存在的,畢竟硬分叉誕生了新的數字貨幣,分散了原來幣種的算力,應該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我們結合現實來看似乎並非如此。比如在2017年8月比特幣硬分叉,BCH誕生前夕,比特幣確實出現過大幅波動的情況,但在BCH真的分叉成功以後,比特幣反而一路高漲,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這個表現似乎和這個道理的思路的又不一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第三個問題,向左?向右?誰才正確?

我們回看這次硬分叉的導火索,背後的核心邏輯是吳忌寒和澳本聰的礦池權力之爭,也是利益之爭。利益之爭雖然是本質,但路徑是否正確代表方向。正如當年特斯拉和愛迪生的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一樣,本質雖然是利益之爭,但是決定勝負的,還是時代的需要。

那回到這次硬分叉事件,吳忌寒想改良,而澳本聰想堅持,究竟誰才是正確的呢?

從忒修斯之船的哲學問題,聊聊BCH分叉為什麼是件小事情

這三個問題都挺有意思,下面我們挨個解讀一下。

忒修斯之船這樣經典的問題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一樣是個真實的問題。例如此前巴比特的創始人長鋏就曾從這個問題的角度去解讀過以太坊的硬分叉,是一個很有趣的角度。

忒修斯之船之船這個問題其實在我看來,他既可以是原來的船,也可以不是。

如果把船作為一個航海工具,一個需要工作的單位載體,船上的水手們構成的文化能夠得到延續傳承,那這艘船當然可以叫忒修斯之船。不會因為零件和人物的改變而改變。但是,如果從文物紀念的角度,船帆是忒修斯掛上去的,船槳還被赫拉克勒斯打過海怪,這些具有唯一屬性的東西如果沒有了,這艘船當然就不是忒修斯之船了。

重點在哪裡呢?重點在於,人們的價值取向在什麼地方決定了什麼是忒修斯之船。而不在於這艘船本身。

我們以世俗一些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是靠船航行出海賺錢的,那這艘不管如何換零件,招新人去舊人,它都還是那艘忒修斯之船;而如果你是把這艘船當文物靠賣門票收錢的,那當然不換零件的船更貼近你想要的忒修斯之船的定義。

所以,這艘船到底是不是原來的船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還能不能符合你的價值觀。

正如已經換了零件的船,他依然可以出海工作,創造新的奇蹟,即使不許這艘船叫這個名字了,它依然可以說自己繼承了忒休斯之船的靈魂,而放在家裡不換零件的忒修斯之船隻是一堆朽木。

所以,忒修斯之船這樣的問題,如果單純地區爭論一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邏輯遊戲,才會導致人們思想的混亂。但是比特幣迭代很多次,分叉也有很多版本,不見得人們會發生混亂,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人們都很清楚自己的價值取向在哪裡,而不關心這些所謂概念名字的問題。

《金剛金》雲: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共識是有階段性的,人們有自己的價值偏好,就有自己的價值取捨,隨著時間的改變,這些都會變化。當共識出現裂痕需要切割,市場就已經有自己的預期和反應了。這種情況表現為行情的劇烈波動。

人們有不同的價值判斷,就會有有不同的價值取捨,因而會產生硬分叉,產生新的幣,是順應了人們的需求。人們在硬分叉後去選擇的那一個共識,那一個幣種,都是屬於自己的忒修斯之船。

比特幣在第一次分叉產生比特幣現金以後,在市場的價格表現確實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既然有人依然相信它的價值,就不會跌無止盡。

不過,回到這次BCH的硬分叉,市場的下跌是必然的,這個情況絕難避免。而是否能像2017年一樣創造反彈的奇蹟,目前市場環境已經不一樣。因此未來市場寒冬的週期也會因此延長。

硬分叉產生了新的幣種後,和原來的幣做市場競爭,這其實很符合哈耶克所在《貨幣的非國家化》中所描述的那種多種貨幣競爭的情況。

事實上,比特幣自身也出現過無數的分叉,但是很多幣無法凝聚更多的共識最後就死掉了,這是市場天然的淘汰機制。

所以,未來會因為價值取捨的不同,導致各種分叉的情況還會發生,但是從市場淘汰的機制我們會看到,無數的分叉數字貨幣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而無法被淘汰的,將會並存。

那回到吳忌寒和澳本聰這裡,他們兩人的取捨孰是孰非呢?我們從他們的價值取向來看都有各自的道理,而從實際的利益糾葛來看,他們都有全力以赴去爭奪市場的理由。至於在事件發展過程中,雙方從同舟共濟到同室操戈,這也是常見的。所以這件事本身沒有孰是孰非。

如果我們要判斷事件未來發展的方向,關於吳忌寒主張的需要升級為一種平臺屬性的通證,還是澳本聰主張維護中本聰最初的原則就是一個支付工具,到底誰的價值是正確的,需要看市場發展的情況。

目前市場發展的情況來說,ICO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說已經死了,目前大家關注主要還是STO,而STO這種模式是否具備發展的空間和市場規模,還需要看技術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和解決哪些問題。如果像此前一些觀點所評價的,所謂以太坊式的區塊鏈2.0壓根就不是區塊鏈的方向,打這根兒上就錯了,那吳忌寒選擇的方向則壓力山大。但澳本聰的堅持是否就回歸初心值得一直堅持下去呢?這件事也不見得。

正如當年交流電和直流電之爭,最終特斯拉代表的交流電贏得了市場的認可,可是直流電依然存在著。回看如今,當初兩人爭了那麼久,最終這兩種電都是人們的剛性需求。

或許,吳忌寒和澳本聰這次爭鬥,也不過只是區塊鏈發展史中的一次尋常浪花。未來兩種觀點都會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