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日风俗:端午节,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有古人的智慧!

小时侯,一说端午节,馋嘴的小孩儿立马就会流出哈喇子。

那时家里很贫困,一年到头也很难吃白面馍,但到了端午节,则会大大地奢侈一下。老家的习惯是吃糖包、鸡蛋等。妈妈头天晚上发上一盆白面,起大早揉面,用红糖、芝麻调馅,然后捏成三角形的大糖包,蒸满满的一锅。

中国的节日风俗:端午节,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有古人的智慧!

当妈妈把灶火烧起,热汽从锅中升腾而出时,一阵阵新麦的面香挟着甜甜的糖味开始飘出来,缕缕不绝,萦萦绕绕。等到掀开锅盖的一刹那,世界都瞬间消失,眼前只剩下白哗哗甜滋滋的糖包包了。

同时还要再煮上一锅鸡蛋、咸鸭蛋、新蒜等。想想看,五色线和香包包的艳丽,有雄黄酒的浓烈,有艾草的幽香,再有眼前美食,幸福足够了。

中国的节日风俗:端午节,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有古人的智慧!

端午美食释义

中华大地,各地风俗风味不同,但无论南北,端午这一天,一律都会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端午之后,进入盛夏时节,天气日益炎热,人体消耗能量增大,肠胃功能逐渐下降,通过鲜、香、甜的美味,激励人的食物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人体免疫力。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其性味甘温,有健脾暖胃、补中益气的功效。

《本草纲目》中称糯米能“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中国的节日风俗:端午节,不仅是舌尖上的享受,还有古人的智慧!

芒种过后,人容易苦夏消瘦,端午吃糯米粽子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常用来包粽子的叶子有芦苇叶、荷叶、竹叶等,这些天然的叶子含有丰富的叶绿素、氨基酸、维生素、多酚类物质和钾等多种营养。用它们包裹食品,一起经过高温蒸煮后,不仅为食物增添一种大自然清香,其中的营养物质也充分地浸透到食物中。

一颗小小的粽子,包含着中国文化古老的智慧,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