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让教师啼笑皆非的误会

那些让教师啼笑皆非的误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住,离不开“信任”二字!生活中,很多矛盾都是由误会引起的,而很多误会都缘于人们的惰性——自己搞不明白,而又不愿意去深入了解!于是就胡乱猜测、臆想,造成对别人的误解和伤害!很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其实就是因为缺乏交流和沟通,造成了误会。今天就来给大家捋一捋这些误会:


误会一:教师让学生买资料,就是想要谋取利益。

很多家长以为,所有教师都是唯利是图的。只要是老师让自己的孩子买任何一种作业资料,那都是因为教师和书店老板在勾结谋利。家长自己想想,单凭学校每个学科发的那一套作业题,孩子如何迎考?

可能有家长会说:教师自己不知道给孩子出题吗?当然,老师出题也不是难事儿。很多教师也经常自己出题、自己打印出来,再发给学生做。但自己制作试卷对大多数教师来说,还是觉得效率太低。因为要设计、打字、排版,(即使是网上下载别人的东西,下载后也要自己修改、排版)年龄大的教师眼睛老花、打字慢;年轻的教师往往课太多、培训多、时间不够用。如果把出的题展示到屏幕上,让学生先抄题再完成,那样也很浪费学生时间的。

大家换位想一下,学生每做一套作业,教师反而是给自己“找麻烦”——每一套作业教师都得批改呀!如果家长非要说老师是为了买资料挣点学生的钱,那所有教师都宁愿“佛性”一点儿——不给自己找麻烦。这样既让家长说不着自己,又不用多批改作业!何乐而不为呢?之所以买资料,还不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提高孩子的成绩!

(当然,可能又有人要吐槽说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的事儿了。申明一下:我讲的是乡下,乡下家长很少管孩子的作业。其次,城里教师让家长改作业也无非是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学习。家长批改的那点作业只占学生作业量的“九牛一毛”。所以,请别说老师的工作让家长做了!管理孩子的学习、生活——家长也是责无旁贷!家庭作业让家长检查一下无可厚非!)

那些让教师啼笑皆非的误会


误会二:得罪了教师,教师会给我的孩子穿“小鞋儿”。

很多家长以为,如果得罪了教师,教师就会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会给自己的孩子穿“小鞋儿”。

怨恨是把双忍剑,伤人必伤己!心里装着仇恨放不下的人,最终自己也不会过得愉快!况且,师生之间哪来的“仇与怨”?

很多家长有疑问在“脑子里盘旋千万遍”,就是不爱与教师沟通!就像那个“借千斤顶的人”(还没跟别人交流过,自己就在心里臆断:肯定别人不会借),往往造成误会!就算是家长和教师之间有些小“过节”,也没有哪个教师要记在学生头上、跟学生过不去。因为那样做不过是耗费心力、自毁形象,何以“师表”?

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影响不了教师对孩子的公平!但是,会影响孩子对学习、对老师的态度!


那些让教师啼笑皆非的误会

误会三:孩子上台机会少,都是因为教师太偏心?

人都是讲感情的,有些家长很通情达理,沟通能力强,他们能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所以教师与这些家长的关系较好。并非像有的家长想的那样:一定给教师送了礼!其实,不论关系亲与疏,教师都有职业道德的约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促进他们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况且,哪有教师想让自己教的“弟子”落后于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教育的过程不过是“发掘、打磨”的过程!只不过有的家长是开明、优秀、上进之人,所以这块“璞玉”在形成的过程中“底子”较好;而有些孩子的家长不求上进、不学无术、胡搅蛮缠,抱怨苛责,以致于这块“璞玉”在先天形成时就有了许多的“杂质”。

老师期望每一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但肯定是那些先天“底子”较好的“璞玉”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有疑问多交流、多沟通,很多的误会都是可以避免的!愿每一位家长多与孩子的教师愉快地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