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教师:我虽有三十年教龄,可我还是评不上高级职称

农村老教师:我虽有三十年教龄,可我还是评不上高级职称

去年国家出台相关职称政策规定:农村教师满三十年教龄,可以享受一次同一职级内晋级(比如说,一级教师的十级,可以直接进九级,九级可进八级),不再受名额数的限制。今年国家对农村教师的评职政策进一步放宽:不但可以用三十年教龄在同一职级内晋级(比如说十级进九级,九级进八级),而且可以用它评高一级的职称(比如说一级教师评高级)。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教师都很高兴。

教师们都跃跃欲试地要评高级职称。可是在准备材料时,有些人却犯难了:评高级职称的几个要求把他们给挡在了门外。条件一,要求评高级的教师,在一级教师职称任职以来,必须要有一年或两年的年度考核结论为“优”;条件二,自任一级教师职称以来,必须要有县级或以上级别的公开课获奖证书;条件三,普通话水平至少“二级乙等”。大部分老教师虽然都有普通话“二乙”证书,但别的条件却没有。曾听一老教师感叹:“我除了一头白发,什么条件也没有。”听着让人心酸。可能有人会说:“你既然什么条件也没有,那就表明你当教师确实很失败呀!那你又凭什么还要妄想“高级职称”!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

农村老教师:我虽有三十年教龄,可我还是评不上高级职称

确实有的教师一辈子在学校都没怎么好好上过课——因为确实教不了学生,可偏偏又误入教师行业(比如说,有的初中毕业后当兵,然后转业后分到学校当教师)。如果安排他上课,误人子弟,家长不同意!所以他们只能在学校做些杂事。所以这些教师想评职称很难。

另外也有一些老教师,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曾做出过成绩,他们也曾“优秀过”。可那个时候像县级公开课比赛很少,甚至没有举行过,即使有公开课比赛,也都是片区级别的。近些年虽然经常举行县级、市级赛课,但好多老教师早已“职业倦怠”。况且现在参赛的大多是“小年轻”,老教师更是没有信心报名参加了。所以他们也无从获得高级别的公开课获奖证书。

农村老教师:我虽有三十年教龄,可我还是评不上高级职称

要想年度考核得“优秀”,也很不容易的。一个学校每年内就那么几个“优秀”的名额,况且这些年都是依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在同年级的排名来评定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量化、并且能用来评定教师呢?)。因为职称有奔头,很多教师上课都很拼的。大部分老教师是拼不过年轻人的(当然也有部分老教师很厉害)。如果不把“优秀”评到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教师头上,难道要放到那些所教学生成绩很差的教师头上?

既没有县级及以上级别的公开课获奖证书,也没有年度考核“优秀”,所以很多老教师是“望职称兴叹”哪!他们有的干脆放弃评职的念想,有的对学校心生怨恨——认为是学校的考核没有偏向自己。

农村老教师:我虽有三十年教龄,可我还是评不上高级职称

对此,很多学校领导也表示很无孤:老教师的评职问题,他们也不是没有考虑!但如果只考虑年龄,不肯定、承认教学业绩,那教学工作还怎么推进?虽然国家放宽乡村老教师评职条件,但并没有说不要任何评职条件,相信国家此举也是有深意的。因为评职称的初衷是要激励教师努力工作!如果“职称”成了年龄的“附属物”,职称还用“评”吗?每人发一个就行了。

对些,各位网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讨论。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