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改革方案的浙江特色

邱聰江

最近,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機構改革動員大會,部署推進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同意的《浙江省機構改革方案》,這標誌著浙江機構改革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這個機構改革方案首先在總體設計上突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主體動力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組織結構上堅持黨、政、軍、群等各部門之間優化協同高效,在保障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這些與中央層面的機構改革是一脈相承的。同時,這個機構改革方案有一個最大亮點就是突出浙江特色:組建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

“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群眾的普遍讚譽,已經成為浙江改革最亮的金字招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專門聽取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調研報告,並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應中央改革任務要求,浙江這次機構改革,單獨設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劃入“最多跑一次”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牽頭協調職責。這一舉措,無疑具有廣泛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其一是有利於加強省委對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領導和統一部署。突出改革強省工作導向,彰顯把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和定力,強化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力量,繼續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積極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不斷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

其二是有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一些改革舉措涉及自我革命。儘管浙江的市場經濟發展走在全國前列,但是一些領域市場經濟體制也有待於進一步完善。設立這一省級機構,有利於進一步激發社會和市場發展活力,也有助於進一步將政府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確保和規範“看得見的手”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

其三是有助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諸如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房地產調控政策、環境保護政策等。當前這些政策還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這一機構的設立,必將有利於更深層次地推動這些政策的良性發展。

(作者為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