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關協”:點燃關心下一代事業的燎原之火

安阳“关协”:点燃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燎原之火

開欄的話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安陽人民同全國人民一起,在40年的歷史大潮中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改革篇章,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壯麗大劇。我們採擷了40年曆史大潮中的朵朵浪花,共同回顧改革開放歷程中的點點印記。也許我們並不系統,也許我們並不全面,但我們希望用我們的筆和鏡頭,以點帶面,充分展示改革開放以來安陽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充分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敬請關注《改革印記》。

□記者 蘇迅

“進入會場和走出會場時,600多名少先隊員手拿鮮花,和600多名老幹部手挽著手。上萬名群眾夾道歡迎,氣氛十分熱烈。”11月6日,說起34年前安陽“關協”成立大會召開的情形,市關工委秘書長兼辦公室主任鄧洪新仍記憶猶新。

1984年3月18日,這個日子註定要寫進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史冊。這一天,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成立大會隆重召開,時年24歲的鄧洪新作為會議籌備組人員見證了大會的盛況。“所有與會人員全部步行從安陽賓館走到工人文化宮,包括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錦濤等領導。”鄧洪新告訴記者,當年出席會議的除了胡錦濤,還有時任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的胡德華、“中國的保爾”吳運鐸、著名教育家孫敬修、解放軍總政治部離休幹部王遐方、時任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李葆光等。

一個市級關心下一代組織的成立緣何會驚動這麼多重量級人物?“安陽成立‘關協’屬全國首創,是一個壯舉。”鄧洪新一語中的。

記者瞭解到,我市成立“關協”,緣於時任安陽市少先隊總輔導員韓鳳珍的提議。在工作中,韓鳳珍看到一些學校經常請紅軍院的老同志到學校給孩子們講革命故事,教育效果特別好。韓鳳珍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如果把退下來的老同志組織起來關心下一代,該是一支多麼大的力量呀!於是,他通過與袁覺民、馬馳、侯佔璽、江振榮、蘇鴻伯、呂文鬥6位有威望、有教育經驗的老紅軍、老幹部醞釀討論,決定組建一支特殊的、高素質的關心教育下一代隊伍。隨後,由這6位老幹部簽名、建議成立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的信送到了中共安陽市委。市委立即召開常委會討論,大家對建議信一致贊同,隨即下發了《中共安陽市委對幾位老幹部發起成立“關心下一代協會”建議信的批示》,並將文件批轉到各級黨委。

1984年3月18日,我市隆重召開關心下一代協會成立大會。會上,胡錦濤高度讚揚安陽市“關協”的成立是“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種動員社會力量的好形式,開闢了一條新途徑”。吳運鐸、孫敬修、王遐方受聘擔任安陽市“關協”名譽主席。他們稱讚“這是一個首創、一個壯舉,必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舒同抱病題寫了“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協會”牌匾。時任中共安陽市委書記鍾力生在會上作了報告,明確提出了響亮的口號:“孩子們的事優先”“關心下一代光榮”。

安陽市“關協”的成立猶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勢。1985年,河南省關心下一代協會成立;1990年,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成立;1990年10月28日,中國關工委在安陽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全國第一次經驗交流會;1994年,安陽舉辦“關協”成立10週年紀念活動,同時成立安陽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2008年,中國關工委在安陽召開全國宣傳工作會議……

安陽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關工委組織的發源地。正如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在安陽召開的關工委成立30週年紀念大會所講:“1984年3月,安陽市成立了全國首個關心下一代組織。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它開闢了老同志發揮餘熱、老有所為的嶄新舞臺,為我國關心下一代事業點燃了‘星星之火’,作出了奠基性的貢獻。”

如今,安陽市“關協”已經走過了34個春秋,全市各級關工委組織成為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強大力量。這支力量乘著黨的十九大東風,在新時代關心下一代道路上創造著新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