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兄弟城市交流合作 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加强兄弟城市交流合作 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11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率达州市党政代表团对我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交通等方面情况进行考察。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陪同考察。图为考察阆中古城保护情况。 记者 张力 摄

南充新闻网讯(记者 张春华)11月14日至1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达州市委书记包惠率达州市党政代表团对我市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旅游交通等方面情况进行考察。包惠表示,南充达州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携手促进川东北经济区各市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群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险峰,市委副书记古正举陪同考察。

14日下午,包惠一行首先前往南充现代物流园,考察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情况。

南充现代物流园是国家级示范物流园,规划面积11.6平方公里,概算总投资320亿元,布局进出口岸、公路集散、多式联运、城际配送四大物流平台,建设汽车汽配、粮油、建材等八大物流产业区。

园区内,物流大道东西横贯,浙江传化、友信崧锋、南鑫国际等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在两旁依次排开,生产区宽敞整洁、车流繁忙有序,处处彰显现代气息。

“总建筑面积是多少?”“农产品交易区多大?”在园区展示区内,包惠对相关情况一一了解。当听说今年1至10月园区实现社会物流总值300亿元、上缴税收8000余万元时,包惠表示,南充现代物流园规划起点高、建设时间短、运营效益好,成效十分明显。目前达州也正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南充的经验值得达州学习借鉴。

高坪江东大道自去年10月开始改造提升,通过实施路面改造、景观塑造、强弱电下地、雨污管网建设等,形成一条新的景观大道、产业大道。

“改造江东大道我们花了几个亿,已整理出两侧土地约2000亩,值100多个亿。”宋朝华介绍说,江东大道提升改造,直接激活沿线土地、楼盘物业“双增值”,实现了城市环境品质、城市发展资源、城市发展空间“三大提升”。

包惠对南充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的做法予以肯定。她说,南充通过实施江东大道提升,彻底改变了商业体周边环境,聚集了人气、商气,实现了商业提档升级,体现了南充城市经营理念的科学性。

“现在我们还在旁边的江中湿地打造一个2000亩的大型湿地公园。”(紧转3版)(紧接1版) 宋朝华高兴地说:“春节请你们再来看,这里将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15日一大早,包惠一行来到阆中古城,考察古城保护开发情况。

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是川东北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有2300多年历史。景区内拥有90余条古街巷,古民居院落上百个,主要包括张飞庙、贡院等景点,被誉为“巴蜀古建筑的实物宝库”。

阆中文化创意产业园坐落在古城内,建设范围包括阆中古城丝绸两厂、“城南天下片区”等。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风霜雨雪在墙体上刻下深深印记,大家行走在经保护修复后的古城丝绸厂内,厚重的年代感扑面而来。

在展示区,一张张写满沧桑的老旧照片,将人们拉回到那过去的年代;保存完好的俄式建筑,一排排整齐的老式纺织机,好似在诉说昔日的繁华。

行走古街巷、瞻仰古圣贤,阆中古城带给所有人以惊喜和震撼。“这就是历史,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文化。”大家对阆中古城的科学保护开发赞不绝口:“南充旅游,有看点、有内涵,让人印象深刻。”

随后,包惠一行还先后参观考察了四川张飞牛肉公司、宜华木业。现代化的设施设备、科学的管理手段、先进的发展理念,让张飞牛肉和宜华木业在市场角逐中占得先机,不断做大做强,不仅实现了企业自身发展,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解决大量就业。

包惠表示,南充与达州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经济相连,具有较强互补性。南充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起步较早、成效明显,经验值得达州学习借鉴。两市要坚定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加深两市联系,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川东北经济区各市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

宋朝华说,当下南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快构建“5+5”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实施“一主一副、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推动形成“招强引优、全域开放”全新态势,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两市同为川东北经济区重要城市,南充愿与达州真诚协作、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达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邓瑜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洪继诚,市政府副市长、通川区委书记杜海洋,市委秘书长陈刚参加考察;南充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何迎晓,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潘国华,市委秘书长李洪君陪同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