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爭奪戰:被“掏空”的車企面臨邊緣化

人才争夺战:被“掏空”的车企面临边缘化

在中國汽車市場這個大叢林中,“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正在快速而明顯的顯現作用。最先發揮作用的是市場上“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用腳投票和政策的收放開始讓無法適應的企業逐漸式微,走向邊緣化,以幻速、力帆、沃特瑪等為極端案例,全產業鏈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其中任何一個小過失都可能導致企業的覆滅。當自主品牌好不容易找到新能源汽車這個肥沃草地,遠處的外資品牌已經虎視眈眈,它們以技術和品牌作為武器,毫不留情地發起了攻擊,大量產品在今年“兵臨城下”。

不論是資金層面還是技術層面,又或者是產品服務方面,整個行業的變化趨勢已經形成,大量的人才流向強勢企業,產業鏈上的洗牌清晰可見。在這個過程中,新的商業模式成為他們競爭的有力武器。生存下來,已經成為叢林競爭的第一要點。今年,像“長安-比亞迪”這樣,本土車企之間有了罕見的聯盟化,而零部件經銷商企業的“斷臂求生”,甚至合資車企也開始到海外“覓食”。尋找下一個可以滿足生存條件的叢林,成為所有人正在進行的改革。但在這個叢林裡的生死相博中,能存活下來的一定是少數。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耿慧麗10月初,前張江高科副總經理、智慧園區建設與產業綜合體運營專家朱攀確認加盟華人運通有限公司,出任副總裁,這是新造車企業“挖角”的一個最新“成果”。從2015年到今年,數量巨大的新造車企業,挖遍了各個傳統汽車集團,他們動輒將工資開到了原來的150%,幅度之大,令人咂舌。在上海汽車城安亭,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以及捷豹路虎、沃爾沃等周邊的企業,幾乎被“掏空”。

新造車企業的人才結構和傳統車企有明顯不同。在傳統車企中,來自汽車領域的研發、技術、品質管控、渠道管理和銷售人才是主力。但在新造車企業中,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語音控制等新技術更受重視。而在銷售和渠道管理方面,更重視與用戶面對面交流的新造車企業更多聘用來自快消品、IT行業的營銷人才。

同時,由於融資是新造車企業的一項重要課題,來自投融資界、懂資本的高管也是新造車企業中不可或缺的。比如,車和家聯合創始人、總裁沈亞楠曾任聯想集團副總裁兼摩托羅拉(中國)董事長,具有豐富的全球供應鏈管理和海外市場開發經驗;小鵬汽車挖來的前摩根大通亞太投行主席顧宏地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負責財務、融資、併購以及國際合作等業務。

除了這些高級人才,最基本的技術工人也是搶奪的關鍵。據估計,目前中國的汽車行業人才缺口到達110萬人次。人聚則財聚,人散則財散,在中國汽車行業,處於低迷期的汽車公司往往都伴隨著較高的人才流失率。以北汽為例,從李峰、蔡建軍到李宏鵬、張勇、劉智峰,這些北汽曾經的干將一個個地離開。而此時,陪伴著北汽的是其業務上的頹勢。除了北汽,長城、奇瑞、比亞迪、吉利等車企也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時候。

今年11月,在蟄伏几年之後,公司改革成效顯現的奇瑞汽車公司董事長尹同躍振臂一呼,呼喚奇瑞人“回家”。一些曾經出走的奇瑞系人才,開始逐步迴流。而從銷售業績來看,奇瑞也確實是今年為數不多保持增長的企業,並且增長幅度還在10%以上。而諸如力帆、幻速、昌河、海馬等車企,人才的流失已經非常嚴重。

任何競爭說到底都是對“人”的競爭。在跨國車企在中國任用人才越來越本土化的另一面是,中國本土品牌越來越追求國際化,對於國際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前不久,紅旗品牌慕尼黑前瞻設計中心正式落成,該中心由近期加盟一汽的一汽的前勞斯萊斯設計總監——賈爾斯·泰勒將負責。而在紅旗之前,長城、奇瑞、比亞迪早都已經將一些優秀的設計人才攬入懷中,併成為企業發展的轉折點。啟用外籍設計師、藉助國際化人才來開發,這是中國汽車行業人才流動趨勢的一個典型代表。

其實,自主品牌這方面的行動很早。早在2011年,吉利就曾挖角沃爾沃負責設計的副總裁彼得·霍布里負責吉利的造型中心,去年吉利又挖來超豪華品牌賓利的設計師,以提升內飾設計水平。2017年,比亞迪前奧迪設計總監負責奧迪和蘭博基尼品牌車型的知名設計師沃爾夫岡加盟後,其操刀的“Dragon Face”設計風格讓比亞迪的新車造型有立竿見影的提升。長城、奇瑞同樣也是早在數年前就挖過國際知名設計師、研發工程師。

對於國內的主流自主品牌而言,在德國、意大利、英國、美國、日本等汽車人才集中、技術先進的地方設立研發分支機構,延攬海外人才,並不是新鮮事。在製造、品質管控領域同樣如此。可以說,自主品牌近年在顏值、品質等方面有明顯提升,這與自主品牌近年大力挖角“洋麵孔”有關。即便是剛起步的蔚來、小鵬等新造車企業,也要在美國、德國等技術領先的國家設研發機構。

除此之外,這兩年汽車行業不斷吸引著來自IT、房地產、家電、酒業等業外“野蠻人”不斷敲門,新造車企業風起雲湧。在這樣的行業發展大勢下,一些等級森嚴的大國企也被倒逼進行人事改革,一汽、東風、長安近期都在推行人事管理改革,通過引入項目管理制、核心崗位待遇市場化、市場化招聘等多種方式延攬人才,更激進一些如長安,甚至引入股權激勵制度。

在產業變革的洪流中,中國汽車行業的人才流動更加頻繁,流動走向也更加多元。但在對核心人才的競爭上,弱勢企業的吸引力將會更加式微,而他們在發展中也將更加邊緣化。在中國汽車市場進入負增長的時候,不僅企業間的淘汰會加劇,瀰漫在人才之間的爭奪也會變得更加激烈,強勢的企業無疑會成為人才的避風港,而這些企業也會藉此機會為下一次跳躍式的發展積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